趙征
摘要:融媒體時代,對傳統媒體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傳統媒體廣告流失、人才流失現象不斷增多,如何使傳統媒體走出當前的困境,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是當前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以傳統媒體之一的廣播為例,提出使廣播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實現良好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廣播;具體策略;重獲生機
廣播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元素之一,要保持歷史定力,緊握專業優勢,牢牢占據音頻傳播權威領域,尤其要進入網絡輿論主戰場。廣播從業人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升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有效發揮廣播作為輿論引導的作用,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
在“眾聲喧嘩”的融媒體時代,涌現出形態各異,但質量參差不齊,甚至輿論導向有誤的網絡音頻產品,有些內容嘩眾取寵、能夠獲得一時的流量,但伴隨用戶理性回歸和體驗需求的不斷提高,這種“快餐式”的網絡音頻,最終會被時代淘汰,是難以長久生存與發展的。
對于傳統廣播來說,其優勢是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一直以深耕精品訪談、發布消息即時性為方向,這樣的傳統優勢不能丟掉,面對移動互聯時代網絡電臺的沖擊,傳統廣播更不能隨波逐流、盲目學習,其根本是依舊要保持住主流陣地、主流聲音的定力不動搖。
但是,不隨波逐流并不代表一成不變。在移動互聯時代,廣播必須做到“吃透三頭”,即黨的輿論引導方向、受眾所需內容、互聯網語境下從媒介經營管理到語言語態的變化,才能在輿論環境下謀得一席之地,成為有溫度、有態度、有影響力的媒體。
(一)以受眾為主體,增強受眾互動
新興媒體之所以迅速發展,是因為互聯網極其重視用戶體驗和互動性。學習互聯網思維模式,對廣播的播放方式與內容進行變革,是有效擴大廣播受眾群體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浙江城市之聲提供了范式,它廣泛聽取受眾的意見,讓聽眾對節目的內容與質量進行評判,后臺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內容進行分析,對節目進行調整,撤換掉了聽眾不喜歡的節目,對關注好評的內容根據受眾的意見,也做了進一步的優化。
深度體驗和深度互動,都是傳統廣播需要思考和改革的重要課題,但由于受固有運作方式的長久影響,傳統廣播迅速轉型是不可能的,需要勇氣和信心。浙江廣播電視臺民生資訊頻道的改革歷經三年多,在旅游、運動、汽車、房產行業等廣播節目做出深刻改變,最終走上了一條全新的產業化發展之路,重獲新生。
(二)立足于自身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
廣播并不是覆蓋氛圍越廣闊,經濟收益就會越高、影響力就會大,必須要立足于自身的發展優勢,對潛在用戶市場進行深挖。增強廣播的市場競爭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是突破傳統媒體“體制”束縛的前提。改變以往的不符合市場的運營機制,強化人員管理,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對專業突出的優秀人才進行引進,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日常考核,提高廣播隊伍整體的專業素養與職業精神。浙江電臺音樂調頻在運行方式的變革中取得了巨大成效,采用了商業化的運作方法,成立了少兒廣播合唱團。突破原有體制的束縛,采取與其他企業的跨界合作,增強自身的活力,給自身注入新的力量,是實現廣播新發展的途徑之一。
(三)充分發揮主播的作用,發展“主播經濟”
當前各種APP平臺上出現風格不一的“網紅主播”,他們憑借人格魅力以及對事物的特有想法擁有巨大的粉絲流量,甚至影響了粉絲的生活方式,由此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實,“主播”歷來是傳統廣播的核心競爭力,但“主播經濟”發展不充分,沒有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培育“主播經濟”,發揮“主播”的“意見領袖”作用,形成音頻產品,也是實現傳統媒體突破現有困境的可借鑒的方式。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的一檔母嬰育兒類節目《母愛好時光》,就是迎合人們對母嬰育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的發展需求創建的,節目聯合多個育兒方面的專家給當今的年輕父母提供科學育兒知識的講解,該節目的主持人已成為母嬰方面的“意見領袖”,給該廣播頻率帶來了不可小覷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到來的大環境下,廣播雖然面臨著多方的壓力,困境重重,但是使廣播走出困境的途徑與方法很多,廣播單位以及從業人員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心,為廣播事業的再創輝煌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