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瑩
摘要:電視臺新聞報道的質量直接決定著電視臺的社會影響力,而新聞質量的好壞取決于記者新聞采編能力的高低。在新聞采編過程中,只有記者把握好采訪方向,整合好新聞稿件內容,不斷提高自身對新聞采編的敏感度和把握性,才能使電視臺新聞傳播行業獲得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基層電視臺;記者;新聞采編;采編策略
新聞領域的工作一直以來都承擔著引導輿論的社會責任,在對人們進行正確價值觀傳遞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尤其對于電視臺行業來說,由于電視臺新聞更具權威性和公信力,人們自然更加相信傳統基層電視臺新聞播報的內容,這是新時代電視臺記者可以利用的新聞采編優勢之一,在擴大電視臺新聞播報的影響力上具有巨大的意義。在實際的新聞采編工作中,首先電視臺記者要深入了解新聞采編的外部環境,明確不同新聞采訪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在正確的采編方向上做好基層電視臺新聞播報工作,從而有效保證良好的社會生活風氣。其次,記者想要充分利用好新聞的價值觀向導責任,需要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時,能始終保持工作熱情,能第一時間趕到新聞采訪現場,充分發揮自身的新聞思維意識,從而對新聞事件進行有效還原,以此為人們提供既真實又形象的新聞播報內容,增加電視新聞的說服效果,從而擴大電視臺新聞的社會影響力。最后,電視臺記者要確保新聞播報的真實性,這是利用電視臺新聞引導社會輿論的前提要求。在新時代,隨著網絡新聞傳播渠道的出現,新聞傳播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網絡新聞中的虛假消息、不實言論也不斷出現,給真實有效的新聞環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作為基層電視臺,記者要利用電視臺所具有的新聞傳播權威性特點,對稿件質量進行嚴格核審,確保電視新聞的真實性,以此在良莠不齊的新聞傳播環境中,樹立一根“真實”的標桿,打造基層電視臺真實性新聞的優秀品牌。
新時代以來,記者獲得新聞信息資源的渠道得到了多樣化發展,利用網絡渠道記者可以快速獲取各種新聞信息,從而進行新聞采編工作。然而網絡化環境意味著新聞信息獲得的虛擬性,得到的新聞信息通常是“死”的,不僅在新聞傳播效果上不具優勢,同時在新聞真實性上也值得懷疑。因此,作為基層電視臺記者,在利用多種新聞采編渠道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從人們的基層生活中獲取新聞資源,勇于進入基層生活,在基層中捕獲各項“活”的新聞信息,并進行新聞性的深度挖掘,從而在新聞傳播中讓觀眾獲得真實的情感體悟。例如,在播報“扶貧”類新聞時,電視臺記者要有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調研采訪的勇氣,要在體驗基層生活中了解精準扶貧的意義與效果,并在對不同扶貧對象的采訪中,獲得地區性扶貧的第一手資料,并在電視新聞播報中體現出基層扶貧的推進效果,為基層人民增加脫貧致富的信心。
新聞采編技巧是決定新聞播報質量的關鍵技能,在采編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記者需要的新聞采編技能也有著不同的轉變,如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中,電視臺記者在掌握傳統采編技巧的同時,還需要會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新聞信息的獲取與采訪,以此來保證電視臺新聞的編輯效果,不斷提高電視臺新聞的播報質量。首先,在新聞信息獲取上,記者要善于將實地采訪與網絡新聞挖掘工作有效結合,在保證新聞采編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新聞采編的使用效率。其次,在新聞采訪技巧上,新聞記者需要重視受訪對象的特點與愛好,做好采訪引導工作,仔細分析受訪對象的話語內容,進而在不同的線索中完善新聞事件的整體發展流程。最后,在后期的新聞編輯處理上,如今的新聞記者需要對近年來較為實用的網絡繪編軟件進行靈活運用,在新聞主題不變的情況下,盡量優化新聞版面內容,增加新聞外在美感,這是吸引觀眾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拓寬電視臺新聞的傳播范圍。
總之,新聞采編工作對于基層電視臺的新聞播報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保持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活躍度,是提高基層電視臺新聞傳播生命力,促進基層電視臺傳媒行業健康發展的正確采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