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
摘要: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電視臺的媒體新聞編輯被賦予了新時代的任務。在這個時代下,要求新媒體新聞編輯必須有新思想、新使命、新作為。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傳媒業發展的趨勢,廣播電視的節目內容也通過新媒體傳播。現在的受眾大部分可以稱為瀏覽者,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閱讀者和觀眾。面對大量紛繁錯雜的信息,他們更多的是選擇性瀏覽,而不是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個中含義。他們更愿意去看一些圖片,用最直觀、能夠直接刺激視覺的方式去瀏覽信息,所以作為新媒體新聞編輯,就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臺;新聞編輯;編輯質量
隨著時代朝向數字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大眾對新聞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新聞編輯這個行業應該順應時代變化,朝向全媒體的方向發展。此時,作為新聞編輯,應該緊緊跟上時代的腳步,努力提升業務能力,以此來應對時代所帶來的巨變。
(一)新聞內容深度不夠
在當今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大眾得到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通過網絡媒體,可以大幅度地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讓大眾第一時間得到新聞事件的詳情。在網絡媒體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互聯網媒體、數字電視和移動通信為發展主體的多元化信息傳遞平臺。然而,傳統的新聞媒體由于內容單一枯燥、編輯方法落后老舊、對新聞內容缺乏深度挖掘等缺點,播出后的節目內容乏味且缺乏深度和內涵,已經不被主流大眾所接受。
(二)同質化現象突出
為了可以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形式必須做出適當的改變,發展出多元化的方式來滿足時代的各項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量媒體的蜂擁而入,一條信息被重復利用的次數日漸增多,使得新媒體同質化的現象很嚴重,出現相同內容的新聞多次出現在不同媒體平臺上的情況,嚴重影響大眾對新聞的興趣,從而導致大眾對新聞產生厭煩的心理,產生不耐煩、抵觸的不良情緒,這種情況是十分不利于新媒體新聞未來的發展的。
(一)新媒體編輯需具備扎實的文稿加工能力和多媒體加工能力
為了避免以上的情況出現,必須不斷提高編輯的個人能力。編輯必須加強自身對文字、圖片、數據、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元素表現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保證文字簡明扼要、圖片清晰美觀、數據真實有效、音頻通俗易懂、視頻生動活潑,并且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合理編排這些元素,使新聞內容豐富,讓人印象深刻。
作為編輯,需要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學習,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儲備。如今已經進入了數字化新時代,可以通過計算機存儲、處理和傳播各類信息,以此來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廣和傳播。同時,社會上的熱點問題也在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新聞編輯要提高自己對信息的臨時應變能力,提升對新聞事件的處理能力,并將訪問時間盡可能地壓縮。新聞編輯若想要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媒體信息時代順利完成新聞工作,不僅要扎實新聞學和傳播學等較為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拓展知識面,對政治、歷史、文化、教育、法律等領域透徹地理解并靈活地掌握。這樣新聞編輯工作者才能夠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精準地確定立場,并選擇合適的角度進行編輯,拿捏好分寸,遵守規則,發布出言語規范得體、精準合適的新聞。
編輯要具有思考辨析的眼光,對熱點新聞事件要敏感;要勤奮寫作、多思考、善言志,敢于創新;要保持正確的媒體態度,看事件時要思索辨析、寫作時要周密慎重。如此,才能不被外界復雜多變的數字媒介所影響,并且合理地利用數字媒介的信息,共享信息,傳播信息。
(二)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創新新聞編輯模式
在融媒體的社會大背景下,新聞編輯需要有專業的新聞素養,要能夠靈活地使用文字,用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新聞編輯語言進行合理的組織使用;同時在編輯文字時要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可靠性。以此為前提,將傳統媒體與現代化的技術相結合,對新聞的編輯模式進行完善。
首先,作為新聞編輯工作者,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需要對內容進行核實,確保內容真實有效。在傳播形式方面,可以結合傳統媒體的優勢來傳播新聞。比如:傳統廣播的傳播方式是將聲音作為主體、將圖片作為輔助,編輯可以根據這種傳播方式創造出較為獨特的廣播新聞。讀者可以邊看圖,邊聽廣播。為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可隨時將即時新聞插播進來。同時,對傳統的電視節目利用技術進行改造后,觀眾可以在反復回看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新聞事實的理解。
其次,對新聞進行播報時,采用不同角度,其產生的傳播效果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作為新聞編輯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角度對新聞進行編輯,不斷地將新的內容加入到系列報道中。為了使新聞的報道內容能夠更加豐富全面,編輯工作者可以將交通、氣候等情況融入到新聞的內容當中。這樣觀眾僅從一條新聞中便可以了解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將融媒體傳播的優勢顯示出來。
(三)強調新媒體編輯的科學、法律等素養
如今,我們處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作為媒體,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將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給大眾。所以,新媒體編輯工作者要具有科學、法律等素養,才能報道出優質的新聞。在國際上,一般將科學素養總結為了解科學的知識、研究過程和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對社會、個人的影響。新聞信息編輯、傳遞、收受新聞內容、信息的反饋是新聞傳播的基本環節,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編輯新聞內容。編輯對新聞的見解和觀察新聞的能力、最終呈現給大眾的作品的質量和水平的高低,都是由新聞編輯素養的高低決定的。因此,作為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要有嚴謹的態度,要樹立規范意識。
新媒體編輯工作者要提高法律素養,不僅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等法律熟悉,還要對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熟練掌握。特別是對包含著作權、肖像權、新聞控制與自由等相關內容的基本法律法規要清楚地知道。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有法律意識,依法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維護自身和他人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
總而言之,在新聞編輯的具體過程中,編輯人員一般會使用多種組合信息的方式,利用主觀思維選擇整體全局的角度,有序地對策劃進行編輯,從而使策劃能夠達到更高的水平。在當今的融媒體時代,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內的編輯工作者,只有對傳播進行周密的設計和規劃以及理性的改革創新,才能夠深度挖掘并精細加工新聞素材,才有可能在融媒體時代下將傳播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