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加強
【摘要】中學生心靈敏感脆弱,教師和家長一句看似無意的話卻有可能觸及他們的敏感神經,從而讓他們心生抵觸。作為現代教師,應當以“家校合作模式”為主要思路,重新審視自己對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下面,作者根據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分析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希望能對其他中學教師提供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關鍵詞】家校合作模式;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對策
一、家校合作模式下教師和家長的教育思想轉變
很多教師和家長都認為中學生和小學生不一樣,他們更多的不是哄而是嚴加管教。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種管教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造成部分中學生為了擺脫殘酷的生活,明知有些事情是錯的還繼續去做。所以,依照我個人的建議,對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千萬不能一味“嚴格”,而是要以科學的“人本管理”方法為指導思想,才能讓中學生不再抵觸教師和家長,才能讓他們真正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更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二、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教師和家長的心理教育做法
1.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1)發現中學生的優點,滲透賞識教育。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中學生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中學生雖然文化課學得不好,但是體育、音樂、繪畫、舞蹈等方面頗具天賦,這也是優于其他中學生的地方。所以教師在和中學生交流的時候必須要從別的地方挖掘他們的優點,積極滲透賞識教育,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欣賞甚至是羨慕自己。(2)尊重中學生的自尊心,平等待之。每個中學生都是有尊嚴的,生而為人,即人人平等,所以教師不能對學生頤指氣使,更不能惡意辱罵,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和中學生交流,慢慢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其敞開心扉,如此才能獲得中學生的“心理認同”。
2.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1)擺事實講道理,說明生活的美好。對于許多中學生來說,小小年紀就生出了對“生死”的拷問,這一點值得所有家長關注。作為家長,不能覺得孩子這么想就是幼稚,而是要想想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在教育過程中要給中學生擺明事實,用一些他們聽說過、接觸過的例子告訴他們熱愛生活和放棄生活的顯著區別,利用“接地氣”的實例為引講明熱愛生活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會更容易讓他們明白應該好好熱愛生活。(2)允許孩子發表觀點和看法。有些家長朋友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監護人,自己說什么都是為孩子好,自己說什么都是對的,這種想法實際上顯示出了家長的幼稚。中學生見多識廣,他們的某些思想意圖或許家長還不曾了解,所以作為家長,在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如果孩子有話要說,那就要仔細聆聽,對他們說得不對的地方可以糾正,對他們說的對的地方要表示贊同。
三、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互動交流
1.家長要理解和尊重教師。實際上,家長朋友要理解教師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給中學生營造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這并非有意推卸教育責任,而是一種整合和調配教育資源的策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朋友必須要積極配合教師,多和教師溝通交流,努力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2.教師要給家長傳授好的心理教育方法??陀^來說,家長中少有專門鉆研心理學知識的,所以也缺少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的科學方法。但教師不同,學生心理學是他們的必修課,也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總結了很多科學的心理教育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采取科學的家校合作模式,可有效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作為現代中學教師,需要繼續分析和研究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策略,采用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亞君.中學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7(2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