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發輝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58-01 ? ? ? 中圖分類號: S641.2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鄗育 101是以BT853為母本、T317為父本雜交選育的無限生長型鮮食番茄新品種,適宜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早春、秋延后及越冬保護地栽培,2018年12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編號:GPD番茄(2018)130772)。總結了該品種的栽培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新品種;鄗育 101;選育
1 ? 選育過程
1.1 ? 母本來源
母本 BT853,是由雜交種巴特經春、秋溫室加代自交分離6代,于2011年選育出的穩定自交系。屬無限生長類型,早熟,粉紅果,硬度好,果型扁圓,果皮堅韌、光滑、艷麗,果肉厚,品質佳,商品性好,果臍小,畸形果率低,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YLCV),高抗南方根結線蟲;缺點是莖節間長,株型較高。
1.2 ? 父本來源
父本 T317,是由雜交種TY3號經春、秋溫室加代自交分離6代,于2011年選育出的穩定自交系。屬無限生長類型,中熟,粉紅色,圓形,肉厚耐貯運、低溫、弱光,抗南方根結線蟲,高抗 TYLCV;缺點是生長勢弱。
1.3 ? 品種試驗
2012年春以BT853為母本、T317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經過2012年秋季、2013 年春季在日光溫室內有40對組合參加對比試驗,選出包括“BT853 ×T317”組合在內的 2 對優良組合。該組合在2013年春季試驗中折合產量 6 721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金棚8號增產 5.3%。2013年秋季在石家莊進行大區生產試驗,該組合平均產量6 536.8 kg/667 m2,比對照金棚8號增產 5.2%。2014年春季和秋季分別在河北省和山東省安排 4個點次多點試驗,全部點次比金棚8號增產,并且在抗病性、硬度、熟性等園藝性狀優于金棚8號,平均產量6 700.9 kg/667 m2,比金棚 8號平均增產 4.8%。將該組合定名為鄗育 101,2018年12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編號:GPD番茄(2018)130772。
2 ? 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無限生長類型,中熟,生長勢強。果實為扁圓型,平均單果重 240 g左右,成熟果為粉紅色,果實硬,果皮厚且有韌性,正常栽培條件下無裂紋、青皮現象,耐貯運,單穗果數 4個左右,口感好,品質佳。
3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
適宜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早春、秋延后及越冬保護地栽培。
4 ? 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主要測試性狀
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主要測試性狀見表1。
5 ? 栽培技術要點
5.1 ? 早春保護地栽培
日光溫室早春栽培于1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 50~60 d,2月中旬定植,采用高壟寬窄行栽培,定植 2 800株/667 m2左右;春大棚栽培于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栽苗3 000株/667 m2左右。單干整枝,日光溫室留 5~6穗果、大棚留 4~5穗果。
5.2 ? 秋延后保護栽培
塑料大棚于6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期 25~30 d,7月中旬定植,9月底至 11月采收;日光溫室7月上中旬播種,8 月上中旬定植,10月開始采收。塑料大棚單株留3~4穗果打尖,栽苗3 000~3 500株/667 m2。日光溫室播種時單株留4~5穗打頂,栽苗 2 500~
5.3 ? 日光溫室越冬茬栽培
一般 9—10月育苗,11月定植,第二年1月開始采收,6月結束,定植密度2 400~2 600株/667 m2。
6 ? 注意事項
(1)鄗育101高抗TYLCV,但在秋延后高溫季節栽培,要注意防治煙粉虱,并使用防蟲網、粘蟲板等物理阻隔措施,降低感染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風險。
(2)苗期及定植后要注意保持晝夜溫差,適度控制澆水,輔以輕度化控,防止植株徒長。
(3)鄗育101 品種的內源激素含量水平較高,使用激素噴花和蘸花,要適當降低濃度,濃度過高會造成裂果和畸形果,建議使用熊蜂等昆蟲輔助授粉,能提高商品性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