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67-01 ? ? ? 中圖分類號: S753 ? ? ? 文獻標志碼: A
摘 ? 要:對新時期森林撫育的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從加強森林撫育工作的組織力度、強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保證監督工作3個方面,對提升新時期森林撫育水平的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森林撫育;技術要點;建議
當下,森林撫育的主要工作在于大范圍地延展森林面積、大規模提升森林覆蓋率、加強培育手段等幾個方面。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態勢而言,由于環境形勢惡劣,培育質量不能保持穩定,同時,森林建設中水土流失問題嚴重,急需采用有效的方式加強森林撫育管理。
1 ? 新時期森林撫育的技術要點
1.1 ? 幼齡林撫育
幼齡林的生長過程需要大量日照時間,并且對土質的要求很高。當樹木生長到指定狀態時,林業管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修剪,避免由于高度過高造成樹葉的遮擋,導致受光程度不同、光照時間不足的現象,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為保證樹木能夠受到均衡的光照并正常吸收養分,需要將修剪工作拖延到秋末冬初的季節再開展。與此同時,由于森林種植中很難控制種植密度,為保證樹木能夠合理地吸收土壤養分,就需要管理人員加強對于雜草的控制,避免由于雜草過度生長而影響到樹木的生長。可以利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在森林中進行大面積的雜草清除,在空曠地帶采用機械設備除草,再對地域較為狹窄或者邊緣地區進行人工清理。另外,為保證養分的充分吸收,應當定期進行大規模的施肥處理,確保土壤中存有大量的養分,維護土質內部的生態環境平衡,進而促進樹木的生長。
1.2 ? 中齡林撫育
在樹木進入到中齡林時期時,應合理的規劃其成長區域,針對郁閉度達到0.8以上的樹木應當對其進行適當的砍伐。要結合實際的分布情況,根據“三砍三留”的原則對樹木進行合理的砍伐,定期清除生長過于茂盛,長期發展態勢不好、總體質量略低的樹木,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樹木予以保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砍伐過程中不可以存留多余的新林窗,應當保證樹木生長區域內對于日照和營養的滿足,最好的砍伐時間是秋冬季節。此外,在砍伐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受病蟲害侵害的樹木,要對其進行整體砍伐,并觀察附近的樹木有沒有受到侵擾,必要時可以將其附近區域的樹木進行大規模的砍伐,以防止病蟲害大面積蔓延。
2 ? 提升新時期森林撫育水平的措施
2.1 ? 加強森林撫育工作的組織力度
為保證我國森林建設的總體發展,各地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于森林培育的管理,并成立專業的工作小組,尤其是結合國家的方針、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社會需求等多方面情況,制定詳細的管理工作任務,相應的提高物種的豐富性。針對當前的建設情況組建多個領導小組,形成更具有管控能力的組織,制定詳細的責任制度,落實責任、提高效率,保證參與撫育工作的所有人員都可以在專業的領導下有序地開展工作,確保工作人員積極認真地將上級所部署的任務落到實處,才能保證森林培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保證森林建設工作的質量。
2.2 ? 強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
林業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林業管理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加強業務管理規劃的制定,強化培訓效果,并將整個流程和環節統一管理。邀請專業人士以及專業院校的老師實地講解具體的培養方式,將專業的理論知識落實到實際的培養過程中,豐富管理人員知識儲備量,加強實際操作水平,掌握工作要點,建立規范統一的培養流程,以此全面提升技術人員的撫育工作能力。
2.3 ? 保證監督工作
由于林業培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應當有針對性地、長期地對培育工作進行監管,定期的派遣專業檢驗小組到實地進行考察,明確實際培育樹木的質量和成活率,并根據實際建設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對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相對應的經濟收益做出估算,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天氣情況開展調查,與培育之前的狀態進行對比,從而明確培育工作的進展。培育監管的過程是根據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的評定,不僅客觀,還會形成較為完善和科學的監督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