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野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68-01 ? ? ? 中圖分類號: S723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隨著自然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對于生態環保的注重度也在不斷提高。林業建設是建設生態環境、緩解社會環境污染壓力的有效途徑,不僅滿足了我國社會經濟對木材的需求,而且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培育經驗,對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木;種苗;培育技術
隨著我國林業建設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社會對木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林業種苗技術對于林業的發展以及林木的成材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近年來,我國雖然加大了林業建設力度,效果較為顯著,但是林業的建設質量卻并不理想。為了滿足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林木,應不斷創新與改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加大對種苗培育技術的研究,從而提高我國林木的質量,促進我國林業建設朝著綠色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1 ? 我國林木種苗培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社會各界對林木建設重視度的不斷提高,從事林木種苗培育的事業單位以及相關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多,對育苗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與日俱增。我國市場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引下,生態環保理念得到了普及,文明、環保、生態的現代化社會建設,都為林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由于我國林業建設的起步較晚,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水平還有所不足,部分林木企業仍然在沿用傳統的種苗培育技術,以至于阻礙了我國林木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應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如抗性育種、無性育種等,促進育苗質量與育苗工作進度的提高,為我國林業開創一片新天地。
現階段,在我國林木產業發展過程中,種苗培育技術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不僅影響了林木的成活率,而且影響了木材的質量。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種子利用率低。絕大部分采種工作仍然采用人工作業,種子利用率較低,導致一部分林木種子流失,不僅影響了種苗培育的數量,而且降低了種苗培育的利潤。②苗圃經營過于粗放。由于國有苗圃屬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經營規模較小,經營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方法上,不僅無法實現苗圃經營的集約化,而且無法發揮示范帶頭作用。③基礎設施與培育技術較為落后。近年來,我國創辦與成立的苗圃,受到資金不足的影響,各項設備較差,房屋、圍墻等基礎設施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圃管護工作的難度;還有部分苗圃缺少專業的灌溉設備,種苗的水分得不到保障,以至于育苗質量與數量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1]。
2 ? ?林木種苗培育技術
2.1 ? 育苗技術
育苗技術對于林木種苗培育的成活率有著決定性作用。應根據種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標準流程。在種子經過專業技術發芽之后,就進入了培育階段。采用容器培育方法,不僅能夠提高種子的繁殖速度,而且能夠提高種子的成活率,避免種子繁殖過程中受到季節的影響。容器培育具有較強的便捷性,不僅適用于種苗的培育,而且適用于各種蔬菜和觀賞植物的培育。另外,要做好后期的養護工作,定期除草、施肥、澆水等,保障種苗能夠健康生長。
2.2 ? 苗木施肥技術
在林木種苗培育過程中,采用容器育苗,能夠嚴格地把握種苗的施肥量,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從而實現苗木管理的合理化。同時,對于不同種類的樹苗,以及樹苗在不同階段的生長情況,應靈活地控制與掌握施肥量,強化對施肥的管理,為樹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最后,還要嚴格控制施肥的方法與時間,保障苗木能夠獲取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不僅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材質量,而且能夠實現施肥技術的科學化、精準化,為后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 體胚苗發育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體胚苗發育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針葉林等樹木的體胚苗發育技術的優化最為顯著。體胚苗發育技術具有高效、穩定等特點,體胚通過在指定的環境下生長,能夠避免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2.4 ? 種子處理技術
現階段,我國部分專業學者為了擴大我國林業種
3 ? 總結
在新形勢環境下,林業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其對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價值,而且要滿足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實現林業建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林木種苗培育應在傳統培育技術的基礎之上,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完善,充分地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與培育技術,加強對林木種苗培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從而提高我國林木種苗培育工作的水平與效率,促進我國林業朝著集約化方向發展,實現我國林業的集中管理。
參考文獻:
[ 1 ] 寇治國,潘儒學.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7(25):35-36.
[ 2 ] 田建英.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初探[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8,3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