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華,劉冰,張艷霞,王坤宇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69-01 ? ? ? 中圖分類號: S662.2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杏樹結果具有較高營養價值,是我國果樹栽培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較高利用價值。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可以讓杏樹種植獲得較高產量,提高杏樹栽培的經濟收益。通過研究,明確栽培杏樹技術要點,加強技術控制,優化栽培效果。
關鍵詞:杏樹;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杏有著豐富的有機化合物,有益于人體健康,種植杏樹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不需過多水分,對土壤要求也相對較低。因此研究杏樹栽培技術對于大面積種植杏樹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高產量,提升經濟收益。
1 ? 選址整體
杏樹栽培對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可選擇疏松輕質土壤。杏樹偏好沙性土質,可以在沙性土質中得到良好的生長,有助于提高產量。杏樹適宜在偏堿性土壤中生產,pH值在6.8~8范圍內都能獲得良好的產量。由于杏樹耐堿,土壤含鹽量處于0.1%~0.2%范圍內,可以提供給杏樹良好的生活環境。杏樹整體要注意排水不良的情況出現,保證地下水穩定在1.5~2 m,平溝整地需要保證4 m溝距,保持1 m的溝寬。挖溝需要將表層土放置在溝上側、將石塊、底土放置在下側。再回填草皮和熟土,熟土不夠用還需要使用表土回填[1]。將溝下沿底土累積成土埂,踩平整地后,將坡面修整成梯田。確定種植地址和面積后,根據排灌和道路的規劃,分成多個大區和小區,大區面積超過6.7 hm2,小區面積為2~3.3 hm2,保證長方形的配置。
2 ? 育苗定植
在4月上中旬進行栽植,將主根和側根劈傷部分剪至新鮮位置,使用清水對根部進行6~12 h的浸泡。將根部取出后,放置在生根粉上浸泡2~3 h,沾泥漿后才能進行種植。杏樹幼苗可以選擇播種嫁接方法種植,在春秋撒種最佳,開溝要注意調整行和株間的距離,不能距離過近。要使用嫁接方式培育幼苗,接穗工作要盡量嚴格,使用1年生木質枝條。定植幼苗要選擇植株健康的幼苗,選好后在冷水中浸泡24 h后完成栽種。深耕栽種土地要控制25 cm的深度,完成翻耕后弄平土壤。使用原始方法進行栽培,行和株之間保證4 m×4 m的距離。栽種前使用1 kg磷酸二銨和12 kg馬糞進行整地,將兩者進行充分攪拌,使用移栽方法,調整嫁接口朝向陽面。將幼苗垂直放入土壤中,保證幼苗根莖正常伸展。完成移栽后注意及時澆水,移栽區域鋪設沙子,避免水蒸發出現干裂問題。
3 ? 整形修剪
杏樹若未得到修剪,容易出現授粉不良、枝量過大等問題,導致杏樹開花較多,但是結果較少。整形修剪工作不科學,會造成樹枝爭奪水分,導致結果量少,且出現在外圍,內膛由于未吸收到陽光和水分,逐漸干枯,枝芽無法生長。在杏樹幼苗期間,要控制好栽種比例,花期使用養殖蜜蜂進行授粉,秋季用遺留玉米秸稈煙熏避免杏樹被凍傷[2]。在種植地上風位置堆10堆玉米秸稈,霜凍前點火,要注意控制明火出現,保證杏樹種植安全。對杏樹施肥每年要進行4次。第1次在秋季施有機肥,每株要施加60 kg,對幼苗和剛坐果植株減少用量。處于成熟期的杏樹要增加施肥量,春季施加2次氮肥和磷鉀肥,采摘后施加復合肥,每次保證1 kg肥料。
4 ? 病蟲害防治
杏樹常見病蟲害有流膠病、根腐病、蚜蟲、黑絨金龜子、介殼蟲等。病情嚴重會造成表面出現皸裂,造成杏樹枯死。感染果實后會造成果皮出現顆粒物,導致果實變硬,無法食用。對杏樹病蟲害防治要根據不同病害采取不同措施,冬天需要清理樹干流膠部位,將清理位置涂白避免蟲害和日灼的出現。杏樹發芽前噴灑5Be石硫合劑,預防出現褐腐病和炭疽病。杏樹長出新葉時要注意防治細菌穿孔病,按照240∶4∶1比例配制水、硫
酸鋅以及石灰,或者使用300~500倍65%的代森錳鋅。
果實生長到指甲蓋大小后,噴灑400倍多菌靈或者菌特液。為提高防治效果,還可以使用300倍~500倍65%的代森錳鋅。
綜上所述,本文具體研究了杏樹栽培技術,經過科學的選址整地、育苗定植、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對杏樹進行科學栽培,有效提高杏樹的產量,保證種植杏樹的經濟收益,提高種植農戶的收入水平。提高杏樹產量,在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可以帶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解從福.杏樹栽培三大主要結果時期的生長特性與修剪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7,20(12):39-40.
[ 2 ] 李寶旗.寧夏南部黃土丘陵區杏樹栽培技術研究[J].寧夏林業,2017(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