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新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70-01 ? ? ? 中圖分類號: S641.3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神農1號的研發對辣椒種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增加了抗病能力強的特點,同時產量也大幅提升。基于此,主要闡述了其種植特點、栽培方式等。
關鍵詞:辣椒;神農1號;栽培要點
近幾年來,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在農業中,促進了農業的高速發展。在當下相對可控的環境之下,利用科學的操作來實現現代農業的耕作方式,改變了以往靠天吃飯的約束,使農業發展不受季節的約束。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不僅可以提高收益,還可以使農民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
1 ? 神農1號簡介
神農1號是天津金谷鑫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最新選育的加工辣椒新品種。該組合中熟,植株高60~70 cm,果長15~18 cm,果寬1.6~2.0 cm,平均單果重18~22 g,未成熟果淺綠,成熟果紅色味辣,產鮮紅椒2 000~
2 500 kg/667 m2。主要用于鮮食、加工泡椒及打醬。抗病毒病能力強[1]。
2 ? 主要特點
①熟性早。比對照望都椒早熟10 d左右。②產量高。比對照望都椒增產約50%,比對照津紅2號增產15%左右。③抗性強。是目前同類品種中最為抗病毒病的品種之一,耐旱能力強。
3 ? 栽培要點
3.1 ? 育苗
天津周邊地區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保護地育苗,苗齡60~80 d,也可在4月中旬露地直播。
3.2 整地施肥
施腐熟圈肥6~8 m3/667 m2,硫酸鉀復合肥30 kg/667 m2。整平起壟,壟高15 cm。為了防止辣椒小葉病發生,需施5 kg/667 m2硫酸鋅[2]。在農業種植中,土壤的肥沃程度非常重要,將直接關系著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需要高度重視有機培肥技術的提高,來保障農作物健康茁壯生長,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在提高有機培肥技術中,第一步需要合理安排耕種方式。在農作物生長的環節中,耕種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3]。在耕種中,需要考慮到水源、土壤、種子、氣候、溫度等外在因素才能提高出芽率。大量的實踐表明,通過農作物耕種方式合理布局,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維持的時間也比較久遠[4]。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能夠快速提高土壤的肥力,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肥力與養分。主要是因為根瘤菌能夠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氮源,而氮源能夠被久遠固定在土壤中,在豆科植物成熟之后,就能夠轉化為養分。在實際的農業種植中,還有很多類似例子,都能夠將空氣中的有關成分進行轉化,將其埋藏在地底。
3.3 ? 定植密度
于4月底到5月初定植,密度為3 500株/667 m2左右。
3.4 ? 田間管理
(1)早施輕施提苗肥,移栽后,立即澆緩苗水,葉片上不要沾上泥土,施適量肥料作為苗肥,切忌多施。
(2)穩施花蕾肥,在植株大量開花而果實不多時期,追施適量肥料以滿足辣椒開花結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肥多引起植株徒長、落花,一般施復合肥15 kg/667 m2。進入雨季后注意排水防澇。
(3)重施花果肥,一般沖施水溶肥20 kg/667 m2,每15~20 d沖施1次,連沖2~3次。
3.5 ? 病蟲害防治
在辣椒病蟲害防治中,一定要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病害發生前及早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可按病害發生時間,每隔10~15 d高質量地預防1次。
對于蚜蟲進行防治,一是發現中心株及時點片挑治;二是適當提高田間濕度,創造不適合蚜蟲生長的環境;三是在5月下旬蚜蟲遷移前,隨水肥滴施內吸性藥劑康福多等,每10 d滴1次,滴施2~3次可有效控制蚜蟲蟲卵的再生。
3.6 ? 適合收獲,科學晾曬
椒果充分紅熟后應適期采收,采收過早對辣椒紅色素含量及單果重影響很大。果實采收后應及時拉運攤曬,當干椒達到“手握無氣、手捻不轉”、含水量為14%~18%時即可分級銷售。
參考文獻:
[ 1 ] 鄭剛寧,胡昌志,黃太坤.加工型干制辣椒新品種坤太1號[J].中國蔬菜,2017(12):103-104.
[ 2 ] 張紅賓,羅愛玉,張建東,等.加工型黃色辣椒新品種航椒黃帥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3(4):244-246.
[ 3 ] 李玉玲,蒙奎軍,樓愛玲.加工辣椒套種小茴香栽培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2013(2):52.
[ 4 ] 劉海宏,李喜娥,劉趙帆,等.鮮干兼用型辣椒新品種平椒7號的選育[J].蔬菜,2017(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