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曦
曾幾何時,一說起會員,就想到高爾夫俱樂部,想到游艇俱樂部。沒想到,在智能手機大普及、移動互聯網全覆蓋的當下,我也當上了會員。
先是各大主流網站,一注冊郵箱,一開博客,就自動成為該網站的會員,然后是微博,會員資格,要付錢買。再后來是淘寶、支付寶和微信。
以前,在網上看電影、電視劇、聽音樂,都是免費的。忽然有一天,所有的視頻網站都推出了會員制,不買會員卡?片頭一分鐘甚至更長的廣告急死人。忍無可忍,買!月卡、季卡、年卡,“有效期”越長越優惠。
沒多久,又有令人泄氣的發現。當紅的電影電視被幾大視頻網站瓜分了。甲劇A網獨播,乙劇B網獨播……就這樣,我成了好幾家網站的“尊貴會員”。網站方想方設法吸引用戶,每個網站都鼓勵會員每天簽到。送積分、送“紅包”、送“金幣”……這些小恩小惠,消費時可抵充錢款,盡管只有幾分幾毛。
除了常見的超市會員,還有一種線下會員,也很令人無語。如今的美發店、美容店、洗衣店,不買店家的卡,不充最低額度的錢款,消費價格就要翻倍。前年,我在小區附近的洗衣店充了300元,洗了兩件羽絨服;去年春天欲洗羽絨服時卻發現,那里已經變成一家理發店。
“尊貴的會員”們,千萬不要自以為真的尊貴起來了,我們只是大數據時代的分母或分子。以有限的銀子,為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做出盡可能多的貢獻,才是會員的義務。尊貴是騙人的,流量和營收,才是實實在在的。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