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明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089-01 ? ? ? 中圖分類號: S48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分析我國植物源農藥應用,需要以植物源農藥種類為基礎,結合合理用藥、適法施藥、靈活用藥、適宜機械等植物源農藥應用技術,體現我國植物源農藥應用進展,以期為今后植物源農藥研究發展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植物源;農藥;應用;研究
植物源農藥與化學合成農藥不同,能夠在田間發揮一定積極功效,因此,受到新農藥研發界的高度重視。分析我國植物源農藥應用的研究,有利于我國新農藥研究,清楚其種類與基本應用技術,充分發揮該類農藥的作用,促進我國農藥研發學發展。
1 ? 植物源農藥主要種類與應用
(1)印楝。其活性成分為印楝素,主要作用方式為生長調節、拒食、產卵驅避。主要作用機理為刺激抑食細胞,引發拒食作用,對變態肽類激素進行阻斷,影響保幼激素與蛻皮激素的滴度。印楝素應用于糧食、花卉、棉花、瓜果、林木、蔬菜、咖啡、茶葉、煙草等作物,對蔬菜小菜蛾、蝗蟲等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除蟲菊。其中的除蟲菌酯Ⅰ、Ⅱ,茉莉菌酯Ⅰ、Ⅱ,瓜菊酯Ⅰ、Ⅱ等成分具有殺蟲功效,殺蟲機理為毒殺、擊倒與驅避等。除蟲菌屬于神經毒劑,主要對鈉離子通道產生作用,致使神經細胞重復開放,對害蟲造成麻痹,致其死亡。除此之外,除蟲菌還能夠影響突觸上的ATP酶活性。除蟲菌殺蟲范圍為衛生害蟲與農業害蟲等,應用在蔬菜蚜蟲、家蠅等害蟲防治中。
(3)魚藤。其中的殺蟲活性物質為魚藤酮,大多提取于魚藤屬等植物,在綜合防治中,魚藤酮殺蟲藥劑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魚藤酮對蚜蟲、小菜蛾、菜粉蝶幼蟲等害蟲起到強烈的胃毒與觸殺作用,對日本甲蟲類害蟲起到拒食作用,對鱗翅目害蟲起到生長發育抑制作用,甚至對某些害蟲能夠起到熏殺作用。
(4)雷公藤、苦皮藤,主要活性物質是苦皮藤素Ⅰ~Ⅴ,作用方式為毒殺、麻醉與拒食等。該類植物源農藥的主要防治對象是猿葉甲、玉米象、稻苞蟲、菜青蟲等。雷公對瓜果類害蟲與葉菜類害蟲藤起到拒食、忌避、抑制生長發育、毒殺、產卵忌避等作用。
(5)萬壽菊、豬毛蒿。其中光活化毒素為聚乙炔、呋喃香豆素等,在光照下受光動力與光誘發毒性影響,對昆蟲起到較強殺蟲活性,但活性相對于哺乳動物較低。該類植物源農藥比較容易合成,結構簡單,具有較大開發潛力。
(6)番荔枝。其中的番荔枝素屬于較強神經毒劑,對線蟲、煙蚜、棉蚜、菜蛾、根猿葉甲蟲等活性較好,可有效抑制其呼吸鏈的電子傳遞。
(7)其他殺蟲植物。比如,杜鵑花科的黃杜鵑,胡椒科的黑胡椒,菊科的松果菊,千日菊、柏科的沙地柏,蕓香科的茱萸與木茼蒿等。
2 ? 植物源農藥的應用技術
2.1 ? 合理用藥
要按照有害生物的特點,進行植物源農藥的合理用藥。根據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特征與類別進行藥劑種類與施藥方法的選擇,使植物源農藥能夠通過適當方法進行施藥。結合有害生物危害特征與發展規律,實行植物源農藥的適時施藥,按照藥劑性能科學把握使用劑量,重點考慮用藥成本,從而實現植物源農藥的合理用藥[1]。
2.2 ? 適法施藥
要按照保護對象的特點,進行植物源農藥適法施藥。由于作物種類不同,植物源農藥的施藥方法、制劑形式、藥劑品種也存在一定差異。植物源農藥可以作用于經濟作物或者有機、綠色基地的大田作物。在基地中,植物源農藥的施藥方法應主要采用全覆蓋噴施;枸杞、果園等作物的大面積田塊需要使用大型機械進行植物源農藥噴施;中草藥、花卉、蔬菜等田塊可用手動機械噴施法進行用藥。
2.3 ? 靈活用藥
要針對環境因子,進行植物源農藥靈活用藥,由于植物源農藥容易降解,為實現其在田間的持效期,需要對其田間半衰期進行充分了解,在使用過程中,盡量避免不利的環境因子。因此,為延長植物表面藥劑的粘附時間,在施藥過程中盡量避開雨天,如果出現施藥后下雨的情況則需要重新進行施藥。另外,植物源農藥施藥最好在4:00 PM至傍晚之間,經過試驗結果驗證,在此期間施藥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2.4 ? 適宜機械
適宜機械指適宜質保機械,大多植物源農藥具有不穩定與易分解的特性。因此,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噴藥時間,實行全覆蓋,提升施藥效率,解決植保機械與有害生物的問題,快速、高質量、高效率地施藥,使植物源農藥在田間的作用發揮最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植物源農藥應用具有合理用藥、適法施藥、靈活用藥、適宜機械等技術,研究植物源農藥的應用,可為我國新農藥研發提供發展契機。
參考文獻:
[ 1 ] 俞曉平,呂仲賢,陳建明,等.我國植物源農藥的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學報,2005(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