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紅

個人信用卡不得用于買房和投資早已不是新規,但近期多家銀行針對信用卡的消費場景又進行了加碼,明確對房地產類商戶刷卡的限制,其中涉及購房、中介、租房、物業等多項業務。
以前,在購房資金緊張時,很多人會刷信用卡,“首付不夠,信用卡來湊”,這比四處借錢方便許多,也不用欠下誰的人情。擁有幾張5萬-10萬元的信用卡,雖然對標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杯水車薪,但對大部分二、三線城市來說,一套兩居室的首付也就幾十萬元,刷信用卡買房很常見。
不過以后,希望透支信用卡買房的人行不通了。8月以來,在監管要求下,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加強對房產類商戶交易管控。總體來看,透支信用卡在開發商或中介買房都被叫停,繳納物業費和分時用房(出租房)多被限額交易,單筆不超過1.5萬元或3萬元。
事實上,個人信用卡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等已不是新規。《理財》雜志記者在售樓處買房時,售樓部就明確表示,“我們是不支持刷信用卡購房的,只接受儲蓄卡”。監管早在2012年《中國銀監會關于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確,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卡不得用于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也不能用于幫助他人或企業貸款等。但對某些想鉆信用卡買房空子的人還是時常有的。隨著近年來樓市調控的不斷加碼,很多銀行已不支持本行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交易,還有一些銀行明確交易限額。建行、農行、興業、招商、平安、光大等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明確對房地產類商戶刷卡的限制,其中涉及購房、中介、租房、物業等多項業務。
多家銀行叫停信用卡透支買房
在“房住不炒”的定位指導下,為減少炒房投機行為,目前的房產調控政策仍然趨嚴。在此背景下,資金流入樓市就被嚴格管控,不僅開發商想要從銀行或其他渠道融資不易,購房者想要從銀行拿到貸款也不易。銀行在涉房交易的信用卡透支方面,管控也是越來越嚴格。
8月20日,平安銀行發布公告稱,為落實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平安銀行對房地產類商戶設定限制,當用戶在此類商戶透支消費時,有可能導致交易失敗。據悉,平安銀行信用卡此前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交易規模限制為,單月(自然月)交易不超過1萬元(含),全年(自然年)累計不超過10萬元(含)。
8月30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信用卡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1771、7012)的單筆交易金額不得超過1.5萬元,日累計交易金額不得超過1.5萬元,而月、季度、半年、一年累計交易金額則均不得超過5萬元。同時,農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1520、7013)進行交易。此前,農業銀行上述種類商戶交易日累計交易額為3萬元,年累計交易額最高為20萬元。
9月12日,興業銀行公告稱,該行信用卡在物業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透支交易設定限制,同時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1520、7013、7012、1771)進行透支交易。在物業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透支交易設定限制,持該行信用卡在此類商戶透支消費時,有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9月26日,建設銀行公告稱,該行信用卡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7012)交易,按客戶實施管控,即單筆交易金額不得超過3萬元,日、月、半年累計交易金額均不得超過5萬元,年累計交易金額則不得超過10萬元。另外,該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1520、1771、7013)進行交易。
9月27日,招商銀行公告稱,該行信用卡在物業類、分時用房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7012等)設定交易限制,另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1520、1771、7013)進行交易。
9月30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10月8日起對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類相關領域的交易進行管控,光大信用卡在此類商戶透支消費時將會導致交易失敗。
事實上,近來各家銀行紛紛密集發布公告,對房地產類商戶交易進行限制。銀行此次發布的公告,不單單限制“信用卡購房”,刷信用卡付中介費、繳房租、物業費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既有限制額度,也有禁止交易。
例如,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9月12日發布公告稱:“我行信用卡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1520、7013、7012、1771)進行透支交易。我行信用卡在物業類商戶(商戶類別碼為6513)透支交易設定限制,當您持我行信用卡在此類商戶透支消費時,有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監管趨嚴,實為管控信用卡風險
央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6.32萬億元,環比增長3.23%;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為7.23萬億元,環比增長3.64%。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29 萬元,授信使用率為44.3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38.84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17%,占比較上季度末上升0.02個百分點。
在信用卡逾期風險增加下,銀行加強對涉房信用卡透支交易的管控也是有必要的。銀行資深專家董崢認為,對信用卡資金流入房產的管控一直都存在,近期監管趨嚴一方面是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原因,另一方面是信用卡風險管控加強。
當前國家的房產調控政策以嚴防炒房、維穩房價為目標,因此對流入樓市的資金面管控比較嚴。在過去幾個月里,有不少銀行就因為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被處罰。所以銀行不管是為了符合監管還是響應國家政策,此時加強信用卡風控很有必要。信用卡透支屬于短期融資行為,所以用信用卡透支去買房的,多半是投機客,他們買了房也只等著房價能快速漲上去,然后賣掉用賺的錢去還銀行的錢。但今年以來,各地房價上漲速度明顯放緩,有少數地區的房價甚至還有下跌,而房價不漲或漲得很慢,這些炒房客可能就會沒錢還,銀行面臨的違約風險就會增加。就算用信用卡透支買房的人是剛需,如果首付都還要靠信用卡透支來填補,其財務狀況可能還要更差一些。一旦收入來源不足或出現一點問題,銀行就會面臨違約風險。
信用卡套現風險大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信用卡套現呢?
我們來算一筆賬,一般信用卡的免息期是50-55天左右,一年365天,只要用兩張信用卡倒賬,一年套現8次就夠了,即使按5‰的手續費計算,年化利率相當于4%,低于當下銀行的貸款利率。正因為此,很多人在貸款時,最先想到的就是信用卡套現,甚至有些人通過信用卡套現進行投資。
假設一個人有兩張信用卡,額度均為10萬元,先從一張卡套現10萬,從第一天起算,50天之后用第二張卡套現還第一張卡,到第三個月的時候再從第一張卡套現還第二張卡,這樣反復進行,一年8次就可以。然后用10萬元去買P2P或炒股,如果賺了,皆大歡喜;如果虧了,就可能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
其實信用卡套現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我國的法律,而且一旦被發現存在使用信用卡套現的問題,個人征信系統是會有記錄的,以后想要從銀行貸款買房、買車都會受到影響。
838.84億元
央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6.32萬億元,環比增長3.23%;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為7.23萬億元,環比增長3.64%。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29 萬元,授信使用率為44.3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38.84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17%,占比較上季度末上升0.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