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語文備考當力求“立地頂天”。“立地”就是要夯實基礎,落地落細,力求精準、精細、精致,讓學生走得穩。頂天就是要拔高頂層,整合知識,注重思維,立德樹人,讓學生走得遠。高三語文備考,還當做好“四個一”,助力學生實現品質提升、心態提質、分數提高的多贏目標。
關鍵詞:語文備考;立地頂天;主體意識
引言:高三是“育分”之機,更是“育人”之機。抓住契機,方法得當,就有可能實現品質提升、心態提質、分數提高的多贏目標。因分失人,高三大忌。眼中有分,心中有人,是高三備考的大前提,語文備考也絕不能脫離這個前提。我主張高三語文備考當力求“立地頂天”。“立地”就是要夯實基礎,落地落細,力求精準、精細、精致,讓學生走得穩。頂天就是要拔高頂層,整合知識,注重思維,立德樹人,讓學生走得遠。
一、立地策略:夯實基礎
1.路徑明確化:分類突破、專題推進、綜合情境、積累整合、講練結合,在全覆蓋的前提下重點訓練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在選擇題和作文上下苦功夫和巧功夫。
2.早讀精準化:強調早讀目標的精準性,一讀一得(一篇古文加一首古詩,限定在高考必考篇目內),由語文教師和科代表商量后確定目標,科代表板書目標。強調早讀的步驟精細化,“齊讀”“自由讀”“齊背”,三步強化,相得益彰。
3.默寫一體化:早讀主背,課堂主寫,再加習題主測,教師點撥易錯點易混點,形成讀背寫測悟一體化格局。
4.積累常態化。抓好課前三分鐘,積累近義成語、文化常識、名言事例等。用好零碎時間,隨時做好摘抄隨筆、作文素材積累。
二、頂天策略:拔高頂層
1.注重思維的系統性。系統思維強調整體性,強調層次性,高考考察歸根結底是對思維的考察。如2019年全國三卷21題新聞報道壓縮題,其關鍵信息為:(1)2019年4月21-28日;(2)第55屆世乒賽單項賽在布達佩斯舉行;(3)中國隊包攬5枚金牌;(4)馬龍成為50多年來首位實現男單三連冠的選手。這道題強調了敘事要素的完整性,具體包含時間、地點、主體、事件、結果等。說到底,對于具備系統思維的考生來說,這道題是小學內容披上了高中的外衣。又如2019年全國一卷第9題從“故事”“新編”兩個方面分析《理水》的基本特征。這些題目都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才能完整作答,這就要求考生思維全面而精準。
2.注重知識的體系化。把點狀的知識變成網狀的知識,讓點與點之間發生勾連。如翻譯六字訣,留刪換調補貫,在講“調”字訣的時候,就可以和文言文特殊句式聯系起來。哪些句式需要調?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如何調?按照現代漢語語法規則調。再輔之以知識樹、思維導圖等思維工具,零散獨立的知識就能有效收納到認知的網絡中去。
3.注重品質的堅韌度。高三是學生自入學以來,面臨的最艱難最辛苦的一段時間。在高三的備考中,教師盡量做到“多提醒少批評”“多指導少評論”“用豪情激勵學生”“用行動帶動學生”,讓學生學會堅信、堅持、堅強、堅韌,建立師生親密關系,實現教學互長。高三這一年,學生要仰仗父母、老師的關心、鼓勵、督促,才能走得穩,才能少摔跤。要加強家校溝通,雙邊合作,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三、立地頂天:主體意識是關鍵
高三備考,學生是主體,“立地頂天,學生放中間”。教師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有必要做好“四個一”。一是達成一種共識:高三備考就是用近300天的時間把老師看法(理念)變成自己想法(認識),把自己的想法變成自己的做法(操作),然后用自己的做法實現自己的想法(目標)。二是轉變一個身份:由“學生”轉變成“考生”,在“學”的過程中隨時帶著“考”的意識,以“考”為導向,以“學”來筑基。三是形成一股合力:非智力備考、智力備考形成合力,家校形成合力,師生、生生形成合力。四是最終實現一個目標:品質提升+心態提質+分數提高。
參考文獻
[1].溫儒敏.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頭等大事[J].語文建設,2016(9):4.
[2].王大績.高考語文[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161.
[3].金英華.提升高三語文備考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教師,2017(7):34.
[4].提高高三語文復習效率“四重視”[J].呂小江.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3)
[5].論如何提高高三語文復習效率[J].謝正華.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06)
[6].把試卷變成試金石,以提高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效率[J].息曉莉.學周刊.2014(21)
[7].茹守江.高三語文備考復習斷想——高考復習課堂“五化”教學法[J].中學語文,2017(09):90-92.
作者簡介:婁永紅,研究生學歷,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