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濤,孫艷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119-01 ?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由于我國氣候及地理特色,導致北方水稻秧苗期常常會出現許多問題。詳細分析了水稻秧苗期播種期、播種、稻田管理、苗期病蟲害等問題,提出了科學的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值得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水稻;秧苗期;解決方案
雖然我國現在的水稻秧苗技術已相當成熟,但近年來由于春季北方出現的異常天氣,苗期出現了許多問題。所以筆者將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解決方案。
1 ? 北方水稻秧苗期常見問題
1.1 ? 幼苗
農民通常使用鹽水來選擇種子,這就導致浸種前種子處理不夠,不經重力機篩選。其次是人工發芽溫度不易掌握,溫度不均勻導致低溫芽不規則,發生高溫燒芽現象。再者是秧苗期操作不當、土壤厚度不均勻、痰液濃度不均勻、棚膜選擇不當等。當幼苗未拱起,澆水時,水會沖向除草劑,造成一些種子受到藥害,還有出現“高龍苗” “脫發苗”和不同程度死苗的問題。床層不平整,底層水不能均勻混合,苗木壓力不實,不能與苗床完全接觸,會造成一些苗木離開土壤和水分而死亡。苗床中的闊葉雜草成簇,幼苗出現頂部現象,部分幼苗死亡。
1.2 ? 病害
在北方地區,枯萎病主要發生在保濕和早期育種的后期。它是由曲霉屬感染引起的弱寄生真菌病。所謂弱寄生細菌,只能感染生長緩慢的植物。防治枯萎病的關鍵是使弱寄生菌不能進入。再者就是綿腐病,其是一種真菌病,通常由于長期低溫冷卻、苗床較低洼、土壤冷涼等導致。然后是惡苗病,該疾病是由曲霉屬真菌的入侵引起的。當土壤溫度為30~35 ℃時很容易發生,施用氮肥或有機肥會使病情加重。一般秈稻比粳稻發病重,糯稻發病輕。
1.3 ? 蟲害
首先是水稻潛葉蠅,是本田移栽后期和本田移栽早期的主要害蟲。主要危害是幼蟲潛入葉體內部,潛食葉肉留下兩層表皮,使葉子呈白色條紋。當葉子中有更多的幼蟲時,整個葉體呈白色并腐爛,導致整株植物死亡。
再者是水稻象甲。幼蟲在土壤中吃水稻根,導致水稻變黃,整個植株嚴重時死亡。
2 ? 解決方案
2.1 ? 秧苗期問題的處理方案
第一,對于種子的處理方法,是平均每100 kg在水中加入25 kg鹽,充分溶解[1],然后加入種子攪拌,漂浮出空顆粒,并連續測試。選擇鹽后的種子用水洗滌并消毒使用。第二,對溫度的處理方案,使用恒溫發芽裝置可以有效地解決溫度分布均勻的問題,保證出芽質量。此外,還可以提高保溫浸泡棚中的溫度和發芽率。為了確保發芽前的均勻加熱,可以用溫水洗滌1次,水溫控制在40 ℃左右,不宜過高。使用袋裝發芽,填充稻草約50 cm,然后用塑料布覆蓋,每2~3 h轉動1次,并噴出與種子溫度相同的溫水[2]。白天干燥,必須在夜間開火預熱,約48 h時種子暴露白芽,可以將芽蔓延到地面,在常溫下播種。最后是秧苗期操作的問題,播種前應充分攪拌攪拌劑,在早期階段,苗床充分澆水。土壤不宜過厚,最佳厚度為0.4~1 cm,覆蓋均勻。澆水需足夠以確保一次性出苗。
2.2 ? 主要病害的處理方法
首先是枯萎病,模具和二氯酚種子包扎或土壤消毒均可起到藥劑防病的作用。多菌靈的30%水溶液與種子混合,其量為3.3 g/kg種子。土壤消毒一般在播種前用1 000倍30%藥用稀釋液倒入床土中幾厘米,噴灑也會有很好的效果。水稻秧田用敵克松1∶500倍液體,噴灑。利用移栽,清網1次,干燥苗圃,可以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再者是枯萎病,播種前可以用復合木霉菌預防使用,一旦發現中央病株,應立即給予防治。當棉花腐爛病發生嚴重時,田里應再次換水2~3次。
2.3 ? 主要蟲害的處理方法
首先對于水稻潛葉蠅來講,水稻潛葉蠅一般在水中溝邊雜草上過冬。在適當的時間灌溉以除去雜草可以消除越冬昆蟲,減少昆蟲種群的數量,并防止春季大面積發生。藥物防治一般可用1 000倍溶液或70~80 mL的20%藥劑稀釋至30 kg,均勻噴灑莖葉以達到防治的效果。對水稻象甲來說,為了確保移栽后水稻象
3 ? 結束語
培育出一種根系發達、抗逆性強、碳氮比高、灌漿程度高、均勻而強壯的根莖,是釋放水稻生產潛力的重要基礎。雖然我國水稻秧苗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在生產實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參考文獻:
[ 1 ] 滕范奎,嚴秀山,宋京洙.淺談水稻育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墾殖與稻作,2002(S1):96.
[ 2 ] 張文香,王成璦,趙磊,等.育苗方式對水稻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09(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