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糖尿病腎病的中西醫研究進展。方法 隨機從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抽取50例納入到討論中,回顧分析其病歷資料,按照其治療方式分2組,每組25例,對照組接受西藥治療,研究組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比較。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療效92%高于對照組80%(P<0.05)。比較兩組患者腎功能(BUN、SCr、UAER),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患者生化指標(LDL-C、HDL-C、HbA1c、TG、TC、FBG),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糖尿病腎病治療當中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臨床生化指標,提高治療效果,安全性比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西醫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5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歷資料,依據其治療方式分兩組,每組25例。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后實施。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32~68歲,平均為(53.6±1.3)歲,病程時間為1~13年,平均為(6.2±1.5)年;研究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32~67歲,平均為(53.5±1.2)歲,病程時間為1~12年,平均為(6.3±1.4)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P>0.05。
納入標準:第一,所有患者均被臨床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第二,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第三,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第一,合并其他嚴重慢性病患者;第二,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患者;第三,藥物過敏患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原發性腎臟疾病或泌尿感染者;②哺乳、妊娠期患者;③對本研究中所使用藥物存在過敏者;④病歷資料不全者;⑤不配合此次檢查者;⑥中途脫落研究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需要進行相關化驗,并且做好健康教育,配合適當的運動和飲食。對照組接受常規西藥治療,包括注射胰島素,同時,為了保護腎臟功能,還需要使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或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有效控制血壓。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出現血脂增高異常,還需要給予阿托伐他汀(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每天1次,每次20mg。
實驗組于常規西藥療法的基礎之上予以實施中藥治療,最先對于患者展開中醫辨證分型,主要藥方包含桑葉、地龍、水蛭、赤芍、葛根、山藥、太子參、黃芪。對于肝腎陰虛患者需加用菟絲子、龜板、丹皮、熟地;脾腎兩虛患者需加用白術、干姜、附子;心脾兩虛患者需加用合歡皮、木香、酸棗仁、遠志;脾胃陰虛患者需加用麥冬、玉竹、沙參;等。醫師依據患者有所不同的中醫辯證型實施藥物的增減變動,把所有藥物水煎成1劑,每天分2次服藥。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對比其治療效果。
1.3、指標判定
根據2002年《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實施)》認定療效,顯效:證候積分減少≥90%,血脂、血糖、尿微量黑蛋白排泄率正常;精確:癥狀獲得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0~89%,血脂、血糖、尿微量黑蛋白排泄率減少≥30%;無效:未曾達超過標準。
中醫證候積分:以此患者脈象、發力、面色、口干、腰酸、汗出、舌象等作為指標,根據高低等級,使用癥狀積分法,測量證候積分,0分︰無癥狀;1分:中度;2分:中度;3分:重度。
治療前后提取其空腹靜脈血液5mL,離心力處置5min,功率作為3000r/min,剝離血清之后,待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偵測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測量其生化指標: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葡萄糖血紅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并且展開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最后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總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療效92%高于對照組80%(P<0.05)。詳見表1。
2.2、腎功能
比較兩組患者腎功能(BUN、SCr、UAER),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生化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生化指標(LDL-C、HDL-C、HbA1c、TG、TC、FBG),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一種,具有不可逆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該疾病發病概率為越來越高。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病理改變為機體細胞外基質積累、基底膜增厚、腎小球肥大而導致腎功能衰竭。隨著病情的發展,很可能會引發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心力衰竭等癥狀。因此臨床上針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意義重大。中西醫結合治療是隨著醫療技術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綜合治療方式,通過中醫辯證,醫師能夠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然后結合糖尿病腎病的四種類型給予對癥用藥。而西藥治療中,通過運用胰島素、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阿托伐他汀等藥物,具有控制血糖、降低尿蛋白、降低血脂的效果。因此,在糖尿病腎病治療當中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取得比較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療法其中使用中西醫融合療法能精確緩解患者醫學癥狀,可以顯著的提升治療效果,且安全系數高,值得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傳,尹德海.糖尿病腎病微炎癥狀態的中西醫研究概況[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14(02):157-160.
[2]陳銳,聶海洋,陳錦英,南征.糖尿病腎病機制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2):6515-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