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真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166-01 ? ? ? 中圖分類號: F323.3 ? ? ? 文獻標志碼: A
摘 ? 要:現階段,我國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化逐漸實現了與專業組織之間的合作,這使得農業機械的運用更加廣泛,并在互助過程中提升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基于此,主要就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對機械現代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同時也吸取了相關經驗,促進了我國農業機械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以期為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農業機械;現代化;影響
農業機械化的發達程度能夠很好地衡量整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也有較多曲折。由此,主要分析了基層農業機械現代化與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之間的聯系,并得出下面幾點結論。一些新生的基層農業機械化合作組織不僅能夠保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效力,還可以減少小規模家庭生產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模式之間的矛盾,為行業提供更多的借鑒和經驗。
1 ? 基層農業機械化合作組織的發展趨勢
近些年,我國農機化水平有著進一步的提升,這和國民經濟總體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此外,我國農機化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是國家財政的投入及行政力量干預。我國政府對農業機械化水平有著較高的重視程度,但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效果[1]。同時,我國政府本身也需要更加關注農業的發展,但卻難以負擔整個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往往要從政策的制定著手,提高農機化的發展水平。比如:我國在《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出臺后,積極地貫徹落實各項農機發展中的政策,從而提升整個農業機械水平。國家還需要不斷地引導、發現新的基層合作組織,以便使農機專業合作社、協會等得到較好的發展。基層農業機械合作組織往往是受行政力量的促使,其難以歸屬于國家行政體系內。其本質主要是要以市場為目標,進一步體現出社會與技術之間的聯系,也是農村基層社會生產的結晶,在社會內源式發展中有著較強的作用。
2 ? 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對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影響
2.1 ? 促進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加強城鄉發展趨勢
對于農業機械化而言,其本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勞動生產力,促使第二、第三產業的農民逐步從土地中解放,進一步打消外出農民工的憂慮[2]。此外,農機專業合作社還可以在農忙季節時使農民工返鄉務農,解決農村生產力問題。
2.2 ? 限制農田季節性拋荒
我國農村工業化水平及城鎮化趨勢在不斷加快,許多勞動力產業出現了轉移的情況,在糧食生產效益較低的背景下,農村出現了大量農田季節拋荒的情況。但農村積極地開展、組建農機服務組織,便能夠盡量使此類情況得到緩解。
2.3 ? 增強農機戶的組織化程度及市場競爭力
我國農村農機服務組織往往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基礎,不斷地開展統一管理工作,對工作進一步明確、細化,使組織內部互幫互助,從而進一步減少出現單機、獨戶、孤軍作業的現象,有效地降低市場風險。
3 ? 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影響下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的策略
3.1 ? 加強領導,把握方向
對于農機專業合作社來說,應當積極地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及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各項法規,樹立以農民為主體的目標、堅持各項合作原理、規范管理需求、遵守各個部門的規定等原則。農機專業合作社需要堅持家庭承包經營,要堅持服務的宗旨,有效地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還要在進一步堅持各項原則的基礎上,把握法律各項規范內容,在運行機制的約束下對內部進行管理。
3.2 ?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我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始終與政府的支持、指導有著密切的聯系,更與整個產業的發展有著長久的關系。因此,該組織需要更多地認識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的特征,征求相關成員的意見,最終達到積極引導的目標,使農機大戶、中介有著穩定、長久的發展,在開展扶持工作的同時,壯大整個產業的發展[3]。
3.3 ? 優化環境,有效扶持
目前實行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是發達國家成功的范例。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推行“以工補農、以工促農”的政策,不僅為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還能夠向社員提供一系列的優化服務內容,進一步解決日常中農民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尋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新道路。因此,政府及部門應當實現政策上的幫持,更要給予建議,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較快發展。
綜上所述,由于目前正處于農業機械合作組織的機制階段,該階段不光要克服實現農業現代化中的制約因素,還應當及時地幫助農機化發展更加高效,得到大眾的認可。在這樣的合作機制下,還需要與市場規則相一致,貼近基層社會的生產實踐,真正地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及潛質。
參考文獻:
[ 1 ] 黎海波.論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對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影響[J].現代農業裝備,2018(6):64-66.
[ 2 ] 何琳.農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政府工作定位及啟示[J].農業經濟,2017(2):59-61.
[ 3 ] 樂波.論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對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影響[J].社會主義研究,2017(1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