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為什么寫大時空詩

2019-09-10 00:37:02王鉆清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言

內容摘要:我回顧中國詩歌史,發現寫大時空的詩自屈原以來,還沒有真正形成體系或者說詩體;我也只是某些方面有所探索,近幾年寫了一些可以構成“科幻詩體”的系列詩篇,往往內在美大于形式美,或者說沒有完成這一詩體的完美形式,如上所述。所以,我只是在創作“大時空詩”(科幻詩)上有了好的開端。

關鍵詞:大時空 大時空詩 科幻詩 反直覺 實驗性意象 語言 題材 詩體

說起“大時空詩”,首先得界定這一詩體的定義。那是2016年1月9日,我喜出望外地收到了時任《北京大學學報》主編程郁綴教授的電子郵件。他老人家回復稱:“王鉆清先生:您的《大時空詩(九首)》已經拜讀,感覺很好!一是充滿了對地球人類的愛心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熱情;二是想象豐富,意象奇特,藝術的夸張十分精彩;三是詩歌的語言不落俗套,有創新性。希望您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程郁綴于北京大學”。

于是,我有了出版詩集的念頭,動手把我自2005年以來所寫的有關“大時空”的詩結集;隨后把電子版通過電子郵件發給程教授。電話聯系時,程教授說他從來不給人寫序,并強調他沒有同意寫序。我就不指望他老人家了,立即打開電腦敲出了自序。

又是喜出望外:2016年2月25日,我收到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程郁綴先生撰寫的序文。他老人家在序文中給“大時空詩”下了定義:“詩人以十分豐富的想象,將地表人、外星人、地球、月球、火星、太陽、星系等作為描寫對象,并融入時空幻性和哲學思考。詩人這些大膽嘗試創作的“大時空詩”,尤其具有創新性……其“大時空詩”,把光年、光速等當作詩歌的“大數據”,并以哲學思維穿越星球之間,以科學幻想審視多個宇宙,以詩性的感覺創造幻性大時空,力求呈現別樣的趣味。通過書寫人類精神與宇宙精神交織及碰撞的狀況,或者說以宇宙大發現的詩思和詩意的時空幻性,來傳達一種詩性的哲思。”

之后,我將該詩集的題目標為《發現世界和宇宙幻影》,把電子版發給著名詩人、詩評家、《星星》詩刊副主編李自國先生,他看后用電話告知將書名定為《大時空詩》為宜。于是就這樣定了。

自2005年以來,我一直嘗試寫作“大時空詩”(或稱科幻詩),早期只是借用天體、星系、太空、外太空等空間物理和天體物理元素來言說現實關系,如《世界是水》《航海家的發現》《太空機械舞步》《觀月全食》等;中間也有過渡期的作品——即把天體新概念及太空新發現等融入感性的詩中或制造詩的新語境,比如《黑森林》《我跑遍南北半球尋找“一個人”》《一個人的地球夢》《哲學家的目光在星系空間被點亮》等。后期進入成熟期——自2015年以來,我的創作終于成就了漸趨定型的“大時空詩”——寫出了時間的空間性和空間的時間性以及時空的無限大(宏觀)或無限小(微觀),諸如《追尋幽浮的生命》《對時間的沉思》《穿越時空的人心》《太陽灼燒的人心》《一個智慧而強大的存在》、《大設計》等。

一.尋求語言突破的可能性

盡管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詩歌的語言極其豐富,且所指、能指及意指、意趣也富于變化;但是走到今日似乎可運用的新詞匯、新意象、新語言形式并不多,倒是病態的語言及語言運用的病態逐漸惡化。針對當下語境,我在詩歌語言上的嘗試正是我對抗自己語言被污染或對抗語言腐敗或對抗日常口語貧乏與流俗,力求用新的語匯、語態和語體來增加語言的豐富性。

早期,我只是將天體和星系等太空元素移植詩中,意圖在于突破詩作中的陳詞濫調,制造新穎的意象和隱喻。后來,我用十年時間寫的長詩《未來啟示錄》,在語言方面的摸索正如文學批評家唐小林所評論的:該長詩語言風格獨特——語體張力有度,語勢起伏有致,語意含混求新,語調跌宕求變,語境內涵豐盈。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該長詩中有意地尋找“語言的未來”——努力找到新的表達與事物關系的方法,比如實驗性意象和深度意象等,盡量讓語言更為清晰地呈現人類或自我在“大時空”中的存在狀況。特別是他以“科幻詩(或稱大時空詩)”,適應自然科學在認識宇宙的進展中讓人類看到置身其間的世界復雜性變化,而且嘗試用更復雜的方法建立與世界的對話方式。努力進入如是創作狀態:以神魔的詩性或超人的神性在語言和精神超越此刻、現實和肉體。

另外,我通過創新中的隨性拼貼與轉換創造了新的語言方式,正如中國當代文學“晚生代”代表作家文浪所說:“大時空詩”具有反詩歌的傾向——其詩嘗試運用小說和寓言的手法比如變形、荒誕和關系換位等,呈現科幻性和戲劇性,表現為渴望中尋找自我與外部對話的語言迷津,讓靈感在語言節奏中得以反映,用繁復的句子應對繁復的世界,且有令人驚訝的意象和句式,形成個性化的語感、詞語功能活用的語態、繁復的語境、混沌的意境。

讀詩的第一感覺大約是語感和語態,正如陜西詩人第五鵬所說:王鉆清的長詩《未來啟示錄》有一種逼人的磅礴氣勢,如江河傾注、山岳崩潰的洶涌,猛烈而奔放,一瀉千里,讓人震撼。它體現著詩人的見識和氣魄,在探索中尋找和發現著新的藝術境界和奇觀。詩的生命在于創新和發現新美的藝術境地,王鉆清具備了這樣的修養和積淀。他的詩激情蕩漾,筆力飛揚,用一種新的關懷新的視角,體現著詩歌創作的豐富多彩性和不竭探求新路子的精神,也體會到詩中充滿情感的愿望和理想。讀此類詩的時候,總覺著不可阻擋、不可扼制的野性和粗獷,撲面而來,不由人往下看,隨著作者的激情而澎湃,享受著興奮,淋漓痛快,可謂是“快如并剪,爽如哀梨”。

二.拓展詩歌題材新領域

我時常想到:中外詩歌真正巧妙的地方少之又少,詩的妙處在于作者與讀者一起完成,或者說幾乎寫詩的技術都用盡了,詩歌可表現的人心、人性及人道等似乎也寫到了疑似盡頭,人就是這樣的人,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子。在詩歌創作上要求變和出新,難啊!

其實,我在詩歌寫作中一直注重求變出新。2013年歲末,我把自2005年至此時寫的有關大時空的詩稱為“時空幻性詩”,還沒想到命名為“大時空詩”,選了一組詩做的標題是《一個人的心靈時空》。憑著這種感覺寫下去,直到2015年在深圳鳳凰書院連續聽了幾場講座,偶遇名師指點才明白這種“科幻詩”就是獨特的“大時空詩”。于是我將這3年寫的這類詩編為一組詩,標題為《發現世界和宇宙幻影》。

我記憶深刻的是2015年某一天,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楊先生在鳳凰書院主講有關科幻小說《三體》的藝術成就及影響。在提問對話環節,我將我寫作“科幻詩”的情況描述并向李教授請教如何更深遠地探索這類詩的創作。當時李教授給我留下了他的電子郵箱帳號。之后,真是有幸,又是在鳳凰書院聽了著名國際天文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江曉原教授主講《火星故事: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我當場向江教授請教了幾個天文方面的科普問題。后來,我看到發現超級地球的信息,查閱了有關天體物理和空間物理方面的資料,興致使然,便寫了幾首題為《面對人心的超級地球》《尋找地球人新的生存空間》等詩。

期間,我在鳳凰書院還聽了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和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學報》主編程郁綴教授的講座,自此得到他們的多次指教。我記得,程教授在講座中說:曹操是中國第一個直接把自然風景當作描寫對象的詩人,如他的《臨滄海》。有趣的是程教授把自己曾用新詩寫的看海觀景詩與我們分享。他還強調,要做就做第一。我想,我真是與北大有緣——我曾就自己創作“詩體游記”在北大發表演講,又榮幸地得到眾多北大名師的教授點撥。

于是,我開始查閱中國文學史,并結合作品來讀。二千多年前,先秦楚國詩人屈原寫出《天問》。我問過有些哲學家為什么楚人能寫這類詩。得到的答案是你們楚人擅長于玄思奇想。我從《天問》感到了屈原的如是思維特征。在這部中長詩里,屈原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的怪事、大事,由天象到人事,僅就宇宙的起源和流變、日月與列星的布局等發問,他當時沒有天體及天體運行方面的科學探測成果作為寫作材料,所以未能把天體、星系及其運行狀態作為描寫對象。他有問“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而我們現代科技就有“度之”,發現宇宙星空是有序的,預測有多重平行宇宙。

我重讀唐代詩圣李白的詩,覺得作于一千多年前的《蜀道難》《夢游天姥山別魯東諸公》等詩別開生面,令人腦洞大開。不過,李白只是借助有關日月天地的神話傳說來烘托所寫的蜀道和天姥山,并沒有直接描寫星球、星系和天體運行。就是后來的詩鬼李賀也沒有做到這一點——《夢天》一詩寫夢游月宮的情景,有唯靈浪漫主義的氣息。詩鬼李賀開創了“長吉體詩歌”。明代和清代有寫天文臺的詩,如清代潘果《觀星臺》 從觀星的角度來寫天文臺的人工智能和想象中的天象——“吐吞日月孕精氣”、“真收萬象入指掌”。接下來,我讀了中國現代詩人郭沫若的《鳳凰涅槃》,覺得他所寫類似屈原的《天問》——就“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以及宇宙的起源等發問。隨后,讀到中國當代詩人顧城15歲時在海灘寫下的《生命幻想曲》,感到天才詩人幻想走遍大地讓自己的生命在宇宙中共鳴而已。

我從多方面的考察中發現,把天體、天體運行、星系、星空布局直接當作描寫對象并將這一文學題材整體運用的詩歌,早期有神話傳說,后期有科幻文學——除詩歌之外的有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于是,我就選定這一題材進行大時空詩(或稱科幻詩)的創作。

自2013年初至2015年底,我仍在大時空詩寫作的過渡期。我把這期間寫的這類詩遍選為一組詩,標題為《發現世界和宇宙幻影》,諸如《熱帶雨林》《海底世界》《一個人的地球夢》《尋找地球人新的生存空間》《穿越時空的人心》等。

之后,我進入自覺創作大時空詩的階段——用很長時間收集空間物理和天體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人類對宇宙的猜想和預言、太空探測、天體運行以及相關高新科技成果等信息,研讀有關科學資料和科普文章,大量閱讀詩文和書畫,欣賞音樂和戲劇,以刺激思維和激活語言,以點燃詩情和引爆詩思,真正做到“有感而發”并達到“井噴”狀態。若找不到創作靈感或藝術感覺,就把那些資料丟棄。我把2016年寫的大時空詩編選一組詩,標題為《未來大設計》,其中有《一個智慧而強大的存在》《大設計》《地表人的退守與進攻》《新地平線》《未來啟示錄》等。我回過頭來看這些詩,發現空間感很強,時間感不明顯。于是我開始突破自己,在2017年寫了一組詩,標題為《打開時空之門》,有《重疊的世界》《自然的選擇》《生命的邊界》《永生的靈魂》《有序的星空》《黑洞的背后》《回歸的時光》等,終于寫出了空間的時間性。沒想到,我在2018年寫了幾首真正意義上的大時空詩,比如《太陽灼燒的人心》《在長城聆聽宇宙的聲音》《月亮真身》等,引力波傳導的外太空聲音,其實被我們人類接收到要花多么悠長的時間且穿越多么繁復的空間。于是這些詩中產生了眾多意象,以恢宏的氣勢和生命的偉力像太陽一樣灼燒我們人心。其時,我真正開始了“反直覺的實驗性寫作”而呈現“大時空”。又沒想到,2019年初,我在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雙腿跨在本初子午線體驗一腳站在東半球、一腳立于西半球的感覺;隨后,我寫了《對時間的沉想》,終于寫出了時間的空間性。接下來寫了《追尋幽浮的生命》《時空深處的本色》《讓人心在月球背面的悲歡》等詩篇。我將這些詩編為一組詩,標題為《敲響自然的骨頭》,就這樣把對自然的認識帶入詩意的大時空領地和詩思的超驗境地。

三.探索詩體革新之路徑

我撰寫的《中國新詩何時創立定型的新形式》這一文論表明,本人對漢語新詩并不滿意——漢語新詩在詩歌結構和表達方式上借鑒西方詩歌的成功經驗比如意象組合和詩歌分行等均有突破性拓展,但是在詩歌形式上仍無可推廣的完美形式。那么,我的大時空詩(科幻詩)在詩體革新上有什么進展呢?

于是,我回顧中國詩歌史,發現寫大時空的詩自屈原以來,還沒有真正形成體系或者說詩體;我也只是某些方面有所探索,近幾年寫了一些可以構成“科幻詩體”的系列詩篇,往往內在美大于形式美,或者說沒有完成這一詩體的完美形式,如上所述。所以,我只是在創作“大時空詩”(科幻詩)上有了好的開端。

我又從文學史和作品解析等多視角考察外國文學,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法國天才作家蘇利·普呂多姆,他是法國第一個以詩歌著稱的天才作家,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自《孤獨集》(其詩具有哲理性)之后,他的詩轉向一種哲學和玄學思考,試圖將科學、哲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探討"內在的人性",創作一種博大精深、融天地與人性于一體的詩歌。他渴望像探討世界的本源和本質以及人生的真諦,“但是,他徒然具有科學修養和熱情,卻不具備寫哲理詩的才情,也沒有找到將詩與科學、哲學結合起來的角度”,雖有許多至理名言,但往往只能流于空洞說教。”外國有文學評論家如是表示,他視為畢生頭等要事的長篇訓諭史詩卻被認為缺乏想象力,缺乏詩意,幾乎無法閱讀。我想,無論怎樣,開創性的事總是要人做的。后來,我讀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的作品和有關史料。他1892年出生于美國,移居巴黎時期寫了《地球之壺》《詩藝》超越時空限制的詩篇。

當我讀到日本當代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時,眼睛為之一亮:他二十一歲(1952年6月)出版了處女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并以此詩集被稱為昭和時期的宇宙詩人。隨后,他進一步探索。《三萬年前的星空》是他執筆70周年全新詩集,是他在晚年時寫給生命、自我、孤獨和宇宙的唯美詩篇。這些詩篇穿越了語言、時間與空間,語言簡練純粹,禪意而空靈,透出一種感性的東方智慧。

對比這些大家,我有幸的是遇到了太空探測和物理研究等方面成果豐碩的大好時期,近三十年也是我接受世界科技信息最為廣博的時期。我在上世紀九十代成名的先鋒作家文浪的影響下,自那時起就關注天文地理方面的最新科技信息以及預言、神話和傳說。自上世紀末起,我中斷寫詩十年后,在深圳又開始寫詩,特別注重創新。正如文浪先生所說:王鉆清向中國古典詩歌和外國“意象詩”學習,并有意識地在意象上求新——他的“大時空詩”如是:一是在大自然和新科技中尋找未被意象化的具象并與文化交融從而產生“新意象”,如《面對人心的的超級地球》、《穿越時空的人心》等。二是通過反常搭配或有機轉換等技術處理使意象組合產生整體性語境而呈現新意,即一個具有整體感的意象或整體性象征物包裹若干被意象化的具象從而使意象組合出新意,或者說整體性意象里套著多個具象或若干單個意象,用繁復的語言應對繁復的世界,或構建與自然生態相對應的人間生態,最終讓語言抵達其終點,讓多方參與詩歌創作并感應某種靈魂存在。比如《黑森林》、《開啟希望的門》等。三是捕捉全新的詩性感覺以產生富有新意的意象,并且去發現那些個別的、隱秘的感覺,進而將個人的語言置于一個時代或世界的語境,如《一個人的地球夢》、《倒時差》、《大時空詩》等。如是完成語言的更新。

于是,我更加注重詩藝探索,后來寫的大時空詩(科幻詩)呈現如是特色:奇幻理性,復雜遼闊,科學暢想和推理,打開想象在天宇飛翔,讓詩的靈性助推思想著落于靈魂的棲息地。正如北大、清華、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華中師大和華南師大等一些讀者所說:讀了王鉆清的科幻長詩《未來啟示錄》感到詩人開辟了詩的新領域,表現新的見解和美的發現,也充滿情感的愿望和理想,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氣象——氣勢宏偉、氣息強烈、奇幻理性、內涵豐富、復雜遼闊。還有讀者評論說“癡狂的孤獨者,敢于揮舞詩劍,劃破宇宙,斬斷污濁,把遠古、現實、未來,把科學、預設、幻想,把理性、混沌、狂想,揉捏在大時空里。”

歷史小說作家丑人評論稱:“長詩《未來啟示錄》劍走偏鋒,在先鋒的塔頂上書寫,探尋未知世界和人類困惑的因由。來自詩人內心的氣場,寬宏致遠,絕非世俗的洪流奔涌而出,將人與宗教、人與宇宙、人天地自然、人與未知的詭異靈動,勾連一起,寫得大氣磅礡。”

檢討自己成型的大時空詩,我覺得在形式上并不完美。我也有意識的大體押韻,注重節制性的簡潔;但是與早先寫的大時空詩很不一樣——失去了先前詩作中的那股強烈的氣息和本色的氣勢以及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嘗試創作大時空詩有十余年,從試驗到近三年漸趨定型,呈現了獨特的言說方式,但是這些大時空詩的內在美大于形式美。一是通過跳躍式思維與混沌意象提供了新的經驗、新的發現,呈現新鮮感和獨在的具體性,表現為非對稱與非理性的雙重書寫,揭示了更多的未知;二是通過粗曠的宏觀宇宙與微妙表述,呈現非時空虛擬,呈現信息云存儲及心靈情感的斑駁投影,呈現藝術性說謊的更復雜真實及更深層詩思,抵達思想意義的厚度,詩里有一種宏大的氣魄和自由穿梭萬物的從容。三是讓象征或意象、明喻或暗喻、擬人或擬物等修辭手段將語言要抵達的地方半遮半掩如海洋中的冰山,或遮遮掩掩如叢林里的野獸。比如詩作《熱帶雨林》、《海底世界》、《空間站的星語人言》的整體性意象里套著多個具象或若干單個意象,用繁復的語言應對繁復的世界,而且物象與心理或對應或對流,進而構建與自然生態相對應的人間生態,最終讓語言抵達其終點,讓多方參與詩歌創作并感應某種靈魂存在。四是“反直覺寫作的實驗”,去掉錯覺和通感的假象,比如對太空觀測和天體運行的描述,為了有詩意,我在詩性膨脹和詩興沖動時采用科幻手段和關聯性想象等進行書寫。

著名文學批評家唐小林在《尋找當代詩歌的“突破口”——從“大時空詩”看王鉆清的詩學觀》表示:“一個平庸的詩人,是絕不可能受到詩神的垂青的。只有那些在寫作中具有宏偉抱負,在經年累月的寫作中堅守自己的詩學觀的詩人,才有資格在詩歌的田野上獲得寧靜的豐收。”“從王鉆清一百余首大時空詩中,我們發現他的“大時空詩”形成了“體系”:他一邊建立自己與時間幻想、空間探測、抽象現實、人類未來等相關的題材體系,一邊建立與“大時空”、人類性、現代性等諸多因子緊密聯系且富有個性的語言體系——科幻的、詩性的、哲思的、神性的、靈異的、奇幻的、混沌的語言體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鉆清的長詩《未來啟示錄》定義了“大時空詩”(或稱“科幻詩”)。”

長詩趨向新詩的準詩體,但還沒有完美的可定型的長詩形體。在《未來啟示錄》這部長詩里,我在語言和意象等方面有些嘗試。試圖以天文地理等方面新的科技概念或未被比喻格的物理概念為語言材料,通過轉喻或深度意象化或非常態的詞語搭配生成富于詩意的語言。這是語言的冒險。至于以宇宙星空為描寫對象并直接進入詩歌結構,構成一種“反直覺”的表達形式和穿越時空的跳躍性表現。這種探索有無限可能,或許后來者比我做的好。期望他人和后輩完成飄亮的新詩體。

我心里明白:我的大時空詩有一個統一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大時空”,特別是在《未來啟示錄》里“大時空”支撐這部長詩的“格局”,并且力求做到“文道合一”。不過,我的大時空詩在把人的思緒帶入一個有著無限遐想的虛擬世界或真實世界的同時,也許會令一般讀者只能抽象地意會其意指、感性地撫摸其意趣、有意地觸碰其真實呈現以及隨性地感受其氣息,而無法真正的詮釋和理解。

有不少讀者說,讀王鉆清的詩得讀幾遍,初讀只有感覺和意會,再讀則帶著詩的氣息和氣味進入詩的語境和意境,再深入讀就可以把握詩的玄機和微妙,捕獲詩的真東西(詩人以說謊者的姿態和手段在言說)和美感。

(作者介紹:王鉆清,筆名清平灣,湖北仙桃沙湖人,現居深圳,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水利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做過新聞記者、編輯、總編,首創“詩體游記”并受到境內外70余家媒體關注和語文界專家好評,首創“大時空詩”并受到境內外60余家媒體關注和學界專家學者肯定,出版詩集《回歸或出發》《大時空詩》和長詩《未來啟示錄》,詩集《回歸或出發》獲得第二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圖書一等獎,《大時空詩》詩集獲得第五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圖書一等獎,“大時空詩”系列《在飛行的上空感知生命》獲得第二屆上海市民詩歌節詩歌創作獎,著有《新語漫話紅樓夢》并在《長江網》等媒體連載。)

猜你喜歡
語言
詩之新,以語言創造為基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1:28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日常語言與播音語言
新聞傳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4
語言技能退化與語言瀕危
我有我語言
論語言的“得體”
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 22:00:56
Only Words慎用你的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播放|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动漫精品| 高清国产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欧美日韩免费| 69综合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欧美中文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高清资源|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福利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五月激情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黄| 成人在线欧美| 无码 在线 在线|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亚洲91在线精品| 国产青青操|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日韩av无码DVD|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91在线|中文|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91偷拍一区|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