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旭釗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作文水平能直接體現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童話作文”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是提升作文教學質量的有效形式。本文在深入分析 “童話作文”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創新的重要性。
作文能力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能力,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入學后先要從簡單的字和詞語學起,一直到學會寫作文,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不會描寫事物、寫作內容缺乏邏輯等問題。另外,教師的教學手段較為簡單,加上學生接觸社會的范圍較窄,寫作的內容與實際情況有脫節現象,也沒有完全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這都是現階段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針對這些問題,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概括出幾點“童話作文”教學措施,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從多角度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課外閱讀貫穿小學作文教學的全過程
從學生層面來講,“童話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在開展“童話作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在充分意識到課外閱讀重要性的基礎上,將其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并以此為導向,積極開展作文教學內容的優化和改革,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夯實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教師在設計“童話作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重點強化目標導向,凡是能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形式,都應該納入到考慮范圍內,不能因循守舊,一味地按照之前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活動。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選擇課堂教學方式,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注意作文能力培養的靈活性,讓學生通過科學的訓練,實現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二、注重聽說讀寫訓練,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童話作文”實踐教學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學生對于有興趣的事情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不知疲倦。所以,要依據學生的興趣進行“童話作文”教學。情景教學的重點是情景,有些情景能在現實中實現,可以建議學生去多參與實踐活動。很多情景學生無法真實感受,可以讓其展開想象的翅膀。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情景,都可以為他們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在熱烈的氣氛烘托下,讓學生“以筆代嘴”,將想要表達的想法和事情寫出來。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在全班朗讀,給學生充分的表現機會。然后,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并進行結構和脈絡分析,讓學生了解具體好在哪里,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設計《哪吒鬧海》時,我曾經進行過讓學生簡要描述故事的訓練,但學生只說出一段冗長而無序的話,可見“童話作文”寫作方式的滲透與應用仍然是很大的問題。反觀薛法根老師的做法,“將故事用三句話描述出來”,教學指令清晰,學生能夠借此展開具體的活動,而非無所適從,這就是“具體實在的讀法”的有效體現。學生能說出第一句,“哪吒為何鬧海”;第二句,“哪吒如何鬧海”;第三句,“哪吒鬧海后如何”。只此三句便說清楚了哪吒鬧海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幫助學生將閱讀內容轉化為語言表達出來。
三、喚起生活回憶,吐露內心情感
小學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特點是愛玩愛鬧,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豐富多彩的生活會給他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在進行“童話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資源”,選擇題目時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首先要創立情景,帶領學生回味以前經歷的符合題目的事情,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回憶當時的情況,讓故事有一個主要的框架結構。然后,一點點填充內容,在故事的中間和結尾處要加入情感,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才能提升作文的價值。例如,照相在學生的生活中是最為平常的事情,可以單獨開設一堂課讓學生將自己滿意的照片拿出來,在課堂上交流,輪流向大家展示照片內容,回憶當時的場景,講述當時的心情,并進行延伸性童話創作。這樣的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氛圍,進一步鼓勵學生將所說的話落實到筆上。
綜上所述,小學“童話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實現的,要有針對性地看待情況和問題,對于先天性優勢要加以利用,對于后天不足要進行彌補,制定長期有效的教學方案,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從低年級開始進行階段性培養,采用多種方法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重從興趣方面入手,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模式,同時加強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