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欣


當你走在路上,或抬頭望,或低頭瞅時,總會看到幾只喜鵲翹著尾巴,時而迎著微風輕盈飛翔,時而披著夕陽的光芒悠閑踱步。這讓我想起五代時期花烏畫家黃筌為兒子所作的臨摹帖《寫生珍禽圖》。畫中那靈動的畫眉、可愛的麻雀、小巧的鷓鴣活潑生動,而我最愛的喜鵲更是栩栩如生,仿佛能穿越時空飛到我的面前。
教師批注:文章開頭引人入勝,具有先聲奪人之效。小作者由《寫生珍禽圖》展開聯想,表達了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在我臥室窗戶正對面的大樹上,有幾只常常來訪的“喜鵲朋友”。它們有著烏黑發亮的后背、雪白的肚皮和橘色的爪子。它們淺黃色的小嘴時不時發出喳喳喳喳的啼鳴,似乎一刻都不會停息。哪怕深夜,我也總能瞥見它們的影子一閃而過。
開春時,樹上有喜鵲忙上忙下、飛來飛去。仔細觀察,才發現它們在筑窩,兩只黑白相間的喜鵲把嘴里銜著的小樹枝放到三叉樹干上。可春天是多風的季節,我眼看著一陣風把那喜鵲好不容易銜來的樹枝吹落了,真替它們可惜。不知重復了多少次,它們還是沒有成功。可那兩只喜鵲卻毫不氣餒,始終堅持著,是那樣執著。我單看著,卻無能為力,只能默默地為它們加油,很多天之后,鵲巢終于搭好了,我也頗覺欣喜!到了夏至,窗外那棵大樹早已枝繁葉茂,喜鵲也在這里繁衍出了后代,一家子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每天看著那飛進飛出的喜鵲父母,聽著小喜鵲喳喳的叫聲,我心情格外舒暢。喜鵲的食物常以昆蟲為主,其中80%都是害蟲,看來喜鵲也為我們人類做了很大的貢獻。
教師批注:小作者觀察仔細,用動靜結合的寫法把喜鵲搭窩的細節進行了詳盡描寫。這樣傳神的刻畫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喜鵲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師批注:這部分內容與喜鵲搭窩無關,語義銜接欠缺自然,可以刪除。
喜鵲不僅是我們生活中的“小伙伴”,還是吉祥的象征。
教師批注:作為過渡段,后半句應該與下文內容更為貼合,下面的段落主要闡述的是喜鵲的美好寓意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所以,可以改成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在人們生活中更受歡迎”。
自古以來,喜鵲的叫聲都包含著美好的寓意,“喳喳喳喳”意味著“喜事到家”。就連乾隆的詩中也有“喜鵲聲唶唶,俗云報喜鳴”的說法。一年到頭,喜鵲不管是喜還是悲,不管是在地上還是在枝頭,不管是年幼還是衰老,發出的聲音始終是一種調、一種音。而儒家眼中的圣賢,就應該像喜鵲那樣始終如一、波瀾不驚。
從古至今,喜鵲始終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從傳說到現在,一直是我們的伙伴!
教師批注:這個句子語意重復,可改成“從古至今,喜鵲始終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愛喜鵲!”
點評:本文詞雅文練,把喜鵲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間透露出小作者對喜鵲的喜愛。其實許多大畫家也把喜鵲當成心頭好,比如國畫大師徐悲鴻。他創作了《喜鵲登枝》《四喜圖》《雙喜圖》《喜鵲迎風》《喜上眉梢》等畫作,仿佛把一生中遇見的所有喜鵲都描繪了下來。如果作者能從這些畫中發現喜鵲作為藝術形象的美,文章會更富有詩意和韻味。(指導教師:劉娜 天津市河西區臺灣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