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紅 王一帆
摘?要:城市建筑的風格是城市地方特色文化的表達形式之一,應當依據當地的特殊歷史背景以及文化特色進行特色化的風格設計。在城市的住宅規劃設計當中應當更多的結合當地的風俗和區域特色,使得這些特色能夠很好的融合到城市住宅的設計當中,幫助城市建筑成為當地的一道特色的文化風景。本文就將具體的分析如何在城市住宅規劃設計當中進行特定的區域性表達,希望能為城市住宅規劃設計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城市住宅;規劃設計;地域性表達
城市住宅的設計水準是該城市整體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對當地的歷史文化進行表達和發揚的一個重要手段。城市住宅的設計當中存在許多共性和特性,住宅建筑往往都有普遍的共同性,但同時也因其所處的區域不同而顯示出其獨特的特征。在城市住宅的設計規劃當中凸顯城市的特色是目前日益增大的需求,因此對城市住宅設計的區域性表達的研究課題也就愈發重要。
一、影響因素
(一)自然環境
進行城市的建筑規劃時,首先需要考慮到周圍的環境,要注重保護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不應當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進行城市建設。城市建設應當順應當地的自然環境,依據自然環境的特色來進行相應的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在滿足人的需求時同時也應當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因此在進行建筑規劃時,首先需要考慮到的就是自然環境的因素。在具體規劃開展之前需要對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細致的勘察,了解周圍環境的特點,同時在規劃時對這些環境特點進行保留,構建相應的設施來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能夠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二)技術手段
建筑施工的開展需要相應的技術手段,在進行建筑設計的規劃時需要考慮到技術因素的限制。部分城市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當地的建筑技術手段無法達到較高的標準,因此在建筑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技術的限制,無法進行較為復雜的建筑設計,建筑形式和建筑風格也會較為單一。為了使得城市的建筑規劃有更加豐富的形式和更加明顯的區域風格,需要對其所擁有的建筑施工設計做更多的提高和改善,使得其技術水平能夠很好的滿足實際的規劃需要,建造出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建筑,使得當地的城市建筑真正能夠幫助地方特色文化的推廣和弘揚,也能夠使得城市居民在建筑當中感受到更多當地文化的魅力[1]。
(三)地域文化差異
目前城市人口居住越來越密集化,城市的建筑往往也都是較高樓層,一棟居民區內有大量的居民用戶。數量龐大的居民人口當中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文化喜好,人們的審美品位和文化需求會顯示出極大的差異性。在城市建筑的規劃當中需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居民中的巨大文化差異性又使得城市規劃中的地域性表達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城市規劃當中需要協調好用戶的不同文化需求與整體的地域性表達之間的關系,使得城市地域性規劃更好的符合更多住戶的文化需求。
(四)政策變化
城市的整體規劃和當地的政府發布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城市發展的變遷中當地政策也會相應有著變化。政策的變化可能會使得城市各個不同地區的規劃特色產生不連貫性,這樣的差異會破壞城市的整體表達,產生不協調的表現效果。政府的行政規劃和城市設計的具體開展可能會產生矛盾和沖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到這些因素的干擾,在滿足政府頒布的政策的同時,又能夠符合城市規劃構建的整體發展,使得原有的設計規劃能夠很好的延續和表達。同時政策的頒布也應當更多地考慮當地的區域性文化特色,使得相關政策能夠很好的促進城市規劃反應和宣傳當地的區域文化特色,打造一個富有文化底蘊的現代化城市[2]。
二、具體方法
(一)運用傳統歷史文化特色
建筑設計當中需要加入更多與當地歷史相關的元素,使得當地的歷史文化能夠被銘記和傳承。每一座城市都有著其獨特的歷史記憶,在時間的沖刷和積淀下變成城市里的一個個歷史遺跡或建筑特色元素。對于這些帶有歷史記憶的建筑文化,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應該進行很好的保存,使得當地的城市居民能夠很好的銘記歷史,并將歷史記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對于特色歷史文化元素還應當進行創新化的運用,使得這類歷史元素在新的時代重新煥發生機。對歷史文化元素的使用能夠使得城市建筑烙上當地特色歷史的烙印,擁有無法復制的特色地域性表達。
(二)特色材料的采用
當地的特色材料運用在城市建筑當中也能夠使得城市建筑擁有獨特的文化特色,當地的傳統文化中的與生活有關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融入的城市建筑規劃當中。例如當地在慶祝各類傳統節日時所運用的各類工具就可以很好的演變為建筑的裝飾元素,使得人們在這樣的建筑中能夠聯想到當地的這類特色文化,這樣的聯想能夠很好的幫助當地文化在城市居民當中的宣揚和傳承,使得居民能夠真正了解當地文化特色 并將這些特色延續下去。城市建筑還應當更多結合當地的環境特色中的材料元素,采用當地的特色植物進行建筑內部的裝飾,使得當地的自然特色更好地融入到建筑特色當中,這能夠為建筑地域特色的打造帶來更多新的創意和元素,使得地域性表達有更多的可能。
(三)與周圍城市環境相協調
城市住宅主要是供城市居民所使用,其是隨著城市居民需求的不同而不斷發生變化的,而城市住宅要想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就務必要能和城市的發展軌跡一致,即和城市環境保持協調,給住戶一種更加舒適的居住感。而為達到這一點,在進行城市住宅設計時,設計師就應當充分考慮當前城市的發展需求和城市環境的建設要求,從而將城市環境中的各項元素適當的融入住宅設計當中,讓住宅能和其周邊環境形成一個整體,進而讓整個城市更加協調,避免因為和周邊城市環境不協調而出現矛盾,阻礙城市規劃的有效開展,符合現代城市的發展目標[3]。
(四)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
對于現代城市來講,其所包含的自然環境主要有坡地和濱水兩類,而城市住宅又大多是基于這兩類自然環境而建立的,故如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城市住宅的設計也是非常關鍵的,如若城市住宅不能做到和自然環境相協調,就會導致其存在一定的違和感,既不能給住戶帶來更好的居住體驗,還可能會影響到自然環境中的生態平衡,對城市的持續性發展造成影響[4]。如對于濱水區域的自然環境來講,該自然環境過于優美,一般是城市的重要風景區域,在該區域進行城市住宅設計和建造時,設計師就應當充分考慮對該環境的影響,要堅持保護環境的原則,在建造過程中不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損壞,最好能做到在現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添加更多的藝術元素,并適當的將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入住宅設計當中,實現對當地自然環境的有效利用,形成具有該城市特色風格的現代景觀。
三、結語
城市住宅在設計時需要更多的滿足住戶的需求,同時加入更多的人文思考,使得住宅與當地的區域文化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以此來為居民打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區域性的表達也能夠為城市的住宅建筑增添更多的當地特色,使得建筑成為表達文化和人們生活特色的一個重要形式,對當地的歷史文化也能夠做到很好的繼承和弘揚,使得城市規劃設計在整體上有更加高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菲宇, 李運遠.淺析城市景觀設計的地域性表達—以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城市景觀帶為例[C]// 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0.風景園林規劃).2012.
[2]李靜巖.城市休閑廣場設計中的地域性表達—以西安鐘鼓樓廣場為例[J].遺產與保護研究, 2017, 2(2):119-124.
[3]陳立毅.寧波地區中學建筑設計的地域性表達[D].浙江大學, 2015.
[4]孫海瓊.探析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的要求及其地域性表達[J].建材與裝飾,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