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當前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均發行了凈值型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混合類為輔,且產品投資期限均較長。
到目前為止,中國銀保監會已批準12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分別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和徽商銀行。
12家銀行中,中國銀保監會已批準5家理財子公司開業,分別是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和農銀理財。部分理財子公司已經研發推出理財產品,其他銀行也在開展相關準備工作。
此外,還有21家銀行發布了擬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公告。根據測算,已開業、已獲批籌建、已發布擬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告的33家銀行,包括6家國有銀行、9家股份制銀行、16家城商行、2家農商行。在2018年年底的非保本理財規模共計19萬億元,占全市場總規模的比例達到86%。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PK
由于銀行在類同收投資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同時國內銀行理財產品客戶以個人投資者居多、風險偏好較低,目前各大銀行或理財子公司推出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仍以同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
當前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均發行了凈值型理財產品,以同定收益類為主,混合類為輔;且產品投資期限均較長,中銀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封閉期限在728天,工銀理財的兩款產品投資期限也在1年半以上。
具體來看五大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建信理財,主要規劃大灣區資管業務。建信理財推出的兩款產品,即“乾元”建信理財粵港澳大灣區指數靈活配置理財產品(第0l期)和“乾元一睿鑫”科技創新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均主要投資于標準化資產,購買起點均為1元。“乾元”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股票、債券、金融衍牛品等資本市場投資品,其中股票投資部分采用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化投資策略。而“乾元一睿鑫”理財產品則采用“同收打底+權益增厚”相結合的策略,布局股市長期配置價值。
工銀理財,推出的產品主要投向涉及同收、權益、私募、量化、跨境多市場復合投資領域。工銀理財已發行了“全鑫權益”“鑫得利”“鑫穩利”“博股通利”等系列20余只產品。20余只產品中,超過半數為固定收益類,而權益類產品目前只有1只,即“博股通利”,該產品將選取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企業,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直接投資未上市的股權,后續主要通過科創板上市退出,實質是一個類似私募投資的產品。
交銀理財發布的“穩享一年定開一號”為同定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投資于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主要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于貨幣市場工具、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及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其他交易市場的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符合監管要求的僅投資于債權類資產的公募基金、基金公司或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券商資產管理計劃、保險資產管理計劃及信托計劃等。
中銀理財推出五大理財產品,即“全球配置”外幣系列、“穩富——福、祿、壽、禧”養老系列、“智富”權益系列、“鼎富”股權投資系列以及指數系列。其中,“穩富”產品為養老客群提供長期投資、策略穩健的理財產品,以金融力量落實國家養老服務發展部署;“智富”“鼎富”產品重點投資于股票、非上市股權等,讓投資者分享資本市場發展和經濟增長成果,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以中銀理財為例,記者登錄中國銀行于機銀行看到,手機銀行首頁展示欄有“中銀理財”,點擊進去會發現多款在售理財產品。其中,有一款產品中銀策略一智富(封閉式)2009年01期,特別標注有中銀理財公司,該產品當前已售罄。產品說明書顯示,該款理財1元起售、1元整數倍累進認購,期限728天,業績比較基準4.7%。
中銀理財的成長歷程
相比于銀行理財產品,理財子公司的多項業務規定均有所放寬。例如,產品類型力面可發行分級理財產品;投資范圍方面,對非標投資的比例不限制“本行上一年度審批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同時放開公募銀行理財投資股票市場的限制,對于投資理財產品的規定也更為寬松,可在一定比例范圍內投資于其他機構發行的資管產品。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理財子公司起步階段產品有四大特征:“1.以同收為主體,積極布局權益類。2.權益類投資以私募股權、FOF模式居多。工銀理財和中銀理財的權益類產品,一個是投資非上市股權,一個是以公募基金為主。3.以復制指數起步,積極探索量化策略。4.部分保留了浮動管理費這一理財特色。”
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監管標準征求意見
9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凈資本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凈資本管理辦法》共四章(20條),分別為總則、凈資本監管標準、監督管理和附則。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主要包括凈資本、風險資本以及凈資本監管標準等三方面內容。
根據《凈資本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應當符合兩方面標準:一是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二是凈資本不得低于風險資本,確保理財子公司保持足夠的凈資本水平。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凈資本管理辦法》提出五點監管要求:一是落實主體責任。規定理財子公司董事會承擔本公司凈資本管理的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負責組織實施凈資本管理工作,至少每季度將凈資本管理情況向董事會書面報告一次。二是明確監管報表要求。理財子公司應當定期報送凈資本監管報表,并對相關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三是明確重大事項報告責任。理財子公司凈資本、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凈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例等指標與上個報告期末相比變化超過20%或不符合監管標準的,應當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書面報告并說明原因。四是明確信息披露要求。理財子公司應當在年度報告中披露凈資本管理情況。五是規定監管措施。對于不符合凈資本管理要求的理財子公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采取相關監管措施。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凈資本管理辦法》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制定《凈資本管理辦法》是落實資管新規、理則新規和《理財子公司辦法》等制度要求的具體舉措。通過凈資本管理約束,有助于引導理財子公司樹立審慎經營理念,堅持業務發展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業務盲目擴張,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也有助于確保同類資管機構公平競爭,防范監管套利,促進我國資管行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