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粉絲群的小伙伴提出了這樣的需求:想在家里搭建一個私有云,主要作用是通過電腦端和移動端可以方便地上傳下載視頻和照片等文件,如果能夠掛機下載和遠程訪問就更好了。而似乎WiFi無線硬盤、智能路由器和NAS都能實現這樣的私有云功能,那么到底該如何選擇和搭建呢?下面就和和小獅子一起來看看。
私有云方案多? 弄清需求做選擇
想要搭建私有云,如今有不少辦法都可以實現。前面我們提到的智能路由器、WiFi無線硬盤和NAS是目前使用得比較多的三種方案,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智能路由器:這種方案通過外接硬盤就能夠搭建私有云,雖然搭建方便功能也比較齊全,但受路由器性能限制,并不適合重度使用。智能路由器本身也并不便宜,花幾百甚至上千元的價錢升級路由器來完成這個方案對玩家來說并不劃算。
WiFi無線硬盤:該方案和智能路由器的方案比較類似,WiFi無線硬盤更追求移動便利性,但受到本身性能的限制,WiFi的傳輸速度有限,高清視頻的播放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另外價格也是阻礙玩家們入手的一個因素。
NAS:這三種方案中NAS是功能最全性能最強的一種,但NAS比前兩個方案更占空間一些,自己搭建NAS系統對新手來說不算太友好,而成品NAS的價格又不便宜,這些都阻礙了新手選擇NAS。
綜合來看,三種方案都各有優劣,路由器和WiFi無線硬盤使用起來難度不大,適合偶爾用用的輕量級用戶,有重度需求的玩家則可以考慮搭建NAS系統。
除了“黑群暉”? 這些NAS方案也不錯
本著物盡其用的DIY態度,淘汰下來的老主機正好派上了用場,雖然老主機的配置拿來玩游戲已經不適用,但是用來做NAS在性能上卻是綽綽有余。不過對于老主機的配置同樣也有講究,首先盡量不要選擇功耗太大的硬件組合,低功耗集顯平臺是最佳選擇,畢竟NAS長時間開啟,功耗太大電費不劃算,其次網絡方面最好采用千兆路由加千兆網卡的組合,以保證大文件的傳輸速度和高清視頻播放的流暢性。另外,如果NAS需要7×24小時長期開啟,那么配備NAS專用硬盤更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家用成品NAS中,大家常見的有群暉、威聯通和鐵威馬等,其中群暉又以不錯的軟件易用性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不過它們的價格都不算便宜。由于群暉采用X86的硬件,所以玩家們通過搭建和群暉相同的硬件平臺,破解群暉的系統,做出了“黑群暉”。雖然“黑群暉”在價格上遠低于原版,但其作為破解版不但有著版權風險,同時群暉的異地遠程功能是無法使用的,這讓其易用性大打折扣。
除了“黑群暉”,開源的FreeNAS、NAS4Free和OpenMediaVault也是目前應用得比較多的NAS系統,其中前兩者基于FreeBSD開發,后者則基于Debian Linux開發。對于熟悉Linux的玩家來說,OpenMediaVault用起來也比較方便。
U-NAS安裝簡單? 新手也能一步到位
這三款開源NAS系統雖然應用人群也比較廣泛,但畢竟是國外團隊制作,在使用習慣上還是有些不適合國內玩家,需要折騰的地方不少,對新手來說不太友好。所以新手想要搭建NAS的話,我們可以選用國內團隊開發的萬由U-NAS系統。該系統同樣基于Debian Linux開發,喜歡折騰的可以玩出更多花樣,新手也可以使用內置的功能非常快速地上手。
在安裝U-NAS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個U盤做安裝盤。由于U-NAS的系統盤和數據盤是獨立開來的,所以還需要準備至少兩塊硬盤或者一塊硬盤一個U盤(系統可以安裝在U盤中)。
準備好之后,在U-NAS官網下載好系統鏡像,通過“Win32 Disk Imager”工具將系統鏡像寫入到U盤中。隨后開機選擇U盤啟動,就會出現U-NAS的安裝界面。安裝過程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選項,幾乎不需要干預,等待安裝完成重啟即可。
系統設定簡單? 共享文件方便
安裝完成重啟后,會出現類似DOS的文字啟動界面,待啟動完畢后會出現“U-NAS login:”的字樣,代表NAS系統啟動完畢,這時我們就可以在日常使用的電腦上打開瀏覽器使用WEBUI對U-NAS進行設置和使用了。
U-NAS官方提供了一個叫做“U-Finder”的工具來尋找局域網中的U-NAS主機地址,方便用戶打開WEBUI界面進行設置使用。如果不使用這個工具的話,在瀏覽器中輸入U-NAS主機的IP地址也可以進入WEBUI界面。
U-NAS的WEBUI界面比較簡潔,采用了仿Windows風格,上手比較容易。對于新手來說,首次加入新硬盤可以直接點擊“一鍵配置”對硬盤進行初始化設置,比較方便,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操作會清除硬盤上的所有數據。
控制中心則類似于Windows的控制面板,系統功能都在這里進行設置修改。對新手來說,用得最多的就是存儲管理中的共享文件夾和邏輯卷管理了。邏輯卷的概念類似于Windows中的磁盤分區,而共享文件夾設置則提供了多種不同的權限設置,其中我們需要設置的主要是SMB和NFS共享權限,操作比較簡單,點點鼠標就可以完成設置。
完成了共享設置,就可以方便地從NAS中上傳和下載文件。接下來我們還可以試試掛機下載。U-NAS集成了Transmission這個非常熱門的跨平臺BT客戶端,可以用來掛機下載BT和PT,圖形化的界面和我們日常使用的迅雷之類的下載軟件沒有太大區別,對新手來說也沒有什么難度。同時Transmission還支持反向代理,配置好后可以從外網訪問它進行遠程掛機下載,比較方便。
“黑群暉”用戶最羨慕正版群暉用戶的就是QuickConnect遠程訪問功能,U-NAS提供了類似的U-Anywhere功能,注冊后可以方便地從外網通過網頁或客戶端訪問家里的NAS,讓NAS的適用范圍更廣。
擴展方面,U-NAS也提供了一個APP管理器,里面的APP雖然不如群暉多,但是常用的基本上都有,喜歡折騰的玩家可以進一步深入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