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娥
摘要:在幼兒園開展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利用身邊的各種器材器具,使之變成有用的玩教具。環境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制作的玩教具自然也不一樣,因此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材料器具,利用不同的資質玩教具啟迪幼兒智慧,提高幼兒動腦動手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自制玩教具
在學前教育中,學生天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死板的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戶外活動是貫徹寓教于樂教學觀念的主要途徑,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自制玩具設計戶外活動方案,增添學前教育的趣味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打造高效的幼兒園教學課堂。本文將淺析幼兒同如何利用自制玩教具,開展戶外活動為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詳細分析和探討。
一、木棒類戶外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周邊會有各種各樣的木棒,教師應合理利用周邊教學資源,為學生設計合理性、安全性活動方案,形成趣味性的游戲環節,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教師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術棒和相關工具,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剪刀將木棒刻成所要想的類型,將其合理運用,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玩具。比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自制玩具的模型,并以示范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玩具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運用木棒來制作出玩具車類的拖拉教具,利用木棒、繩子、膠水、紙等材料制作成一個汽車玩具的大體模型后,們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自主繪畫汽車模型上的圖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推動學生制作出色彩鮮艷、獨特的汽車。
二、繩子類戶外活動
在自制玩教具戶外活動的開展中,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借助周圍事物設計學生熟知的游戲方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為學生準備粗細合適的繩子,借助民間流傳下來的文化和兒童游戲,組織學生開展翻花繩的戶外活動,引導學生將一根毛線結成繩套,促進學生運用靈活的手指相互配合,以撐、壓、挑、翻、勾等細微的動作變化,精確自身的動作和操作,促進學生大腦發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在具體的戶外活動中,教師以講解的方式傳授基本的技巧,并積極參與其中,以手把手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引領學生不斷熟練自身的手指動作,當學生掌握翻花繩游戲的玩法時,教師組織學生之間開展游戲環節,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翻花繩游戲的樂趣,并以加強手部活動的方式開發大腦的潛在技能,達到訓練思維、啟發智力的作用,整體性提升戶外活動開展的教學效果。
三、沙子類戶外活動
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加強周邊教育資料的利用程度,展開多樣化的戶外活動,引導學生從戶外活動中鍛煉思維和身體素質,提升戶外活動的教育有效性。在沙子堆城堡的戶外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量的沙子,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對城堡的認知,自主聯想城堡的大體模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除此之外,由于多人合作,城堡的面積不斷擴大,難免會出現沙子不夠的現象,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小小搬運工的活動,利用小沙袋來搬運沙子,鼓勵學生主動展現自己,承擔沙子搬運的任務,引導學生在搬運中鍛煉身體。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分享自身的成果,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推動學生智力、身體素質健康地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合理利用生活事物,引導學生參與到玩具的制作中,推動學生創新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戶外活動實踐中展開知識的積累,促進幼兒園戶外活動教學思路的創新和改革。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史風梅.農村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