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數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學任務重占比也越來越多。學生的知識及能力掌握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而且對今后的全面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校方及教師也應總結現存問題,重視學生的心理素養和身心健康,為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關鍵詞:心理健康 初中 素養
【中圖分類號】G 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26-01
現在更多的學校較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主要指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通過教育措施逐漸養成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素養和能力,科學且合理的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進學習生活中對學生成長有著促進作用。不僅需要學校在活動開展和營造學習氛圍時,注重健康心理的引導,也需要教師將心理教育融入課程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
1.多方給予正確引導,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及時、正確的引導,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各方面的認知力在逐漸完成的過程中,和小學階段有很大不同,對待學習和成長不僅包含個人喜好,也更易接受引導,使價值觀、人生觀等方向更為明確,這時更需要學校和教師的正確指導。
在校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可定期開展心理教育培訓會和發展討論會,融合各科、各班教師的簡介,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設定開展的心理教育活動形式,以學生為活動主體設計活動環節。例如,校方可分年級性開展青少年心理教育知識講座,其內容主要包含青少年常見心理疾病和案例,通過現場講師和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感到心理游戲的興趣,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于初一階段的學生,可以選擇以誠信做人為主,拒絕偷拿等行為,也可以實際發生的事情作為案例,通過和學習相關的事件引入,如,某位學生因個人生病原因未完成作業,因怕被指責便抄襲了其他學生的勞動成功,在這位同學被教師發現后,并不知悔改,認為自己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僅此一次的抄襲并不代表做錯了事。教師可先分析這位同學出現的心理狀態,且帶入心理活動指出學生行為上犯下的錯誤,如贊同學生對于作業的重視態度,但其采用的方式不可取,不應以此為理由抄襲其他學生作業,在教師指出后不知悔改,同時認為完成作業是項任務,并沒有認識到作業的意義,對學習也沒有幫助。
除此之外,教師作為知識的主要傳授者,在學生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學生較容易聽從老師的指導,而教師也因提高自身素養,高效的幫助學生正確的認知事物,采用合理的方式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成長。
2.將學習和心理教育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能力
相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初中的學生心理正處于半成熟時,心理的發展也較為矛盾,對較為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探究鉆研,若碰到較困難的學科會逃避,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通過科學且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學生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問題。
在校期間,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科知識,課本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教師可通過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升華其內涵,也可通過舉相關例子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身心得到良好發展。例如,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同學表現出偏科的行為,教師可先單獨和偏科較厲害的同學溝通,從談話中會發現有的學生是因為個人的喜好,可能女生會更喜歡語文、英語等文科類學科,在理科的學習上感覺到力不從心,漸漸失去了積極性和自信心,著重學習文科類。
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以科目學習為切入點,解決學生心理障礙,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例如,對待重理輕文的學生時,我們可先表揚其理科學習的態度,肯定理科的成績,在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生中時,教師可多溝通文科的學習問題,分析現存在的問題樹立其信心,較多學生認為文科知識點較難記憶,教師可引導其重視方法,不要從心理否定自己。可參考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理論,如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更易記憶英語單詞等,將一天內的時間有效的利用起來。
3.增強學生信心,讓學生勇于擔當
一個人的責任心對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影響,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需要磨練意志力,鍛煉綜合能力的時期,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也應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論是生活或學習做到對自己負責,在此過程中堅定了人生信心,勇于面對困難。
初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較多時候學生更擅于通過觀察模仿教師、家長及同學,因部分同學缺乏自信心,導致學習中遇到困難便退縮,團體活動中也較易推卸責任,教師可著重通過教學過程和課外活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可在班內設置輪流擔任一日班長的活動,讓學生們依照學號或班級內排序輪流擔任班長,一人為期一天,在擔任班長的期間內,可輔助教師完成班級的當日規劃,管理學生的作業上交和班級紀律狀況,并當日班長需在完成后做總結,內容可主要包括以其自身的角度分析班內存在的問題和提出建議,也可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活動的主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負責一期的班會開展。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給學生樹立了信心,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提高自我養和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專1.認真的處事態度。
積極開展核心素質教育的觀念已融入大部分學校,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也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教會學生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的同時,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將心理健康的教育開展滲透進日常學習當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論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心理健康教育[J].新農村:黑龍江,2017(12):178-179
[2]宋春艷,郝春東.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核心素養培育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7(33):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