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暉
幼兒園高質量的環境,是建立在高質量的游戲課程的基礎上的。高質量的幼兒游戲必須有支持兒童游戲發展、理解兒童需求的土壤,即以兒童為中心的環境。幼兒園環境,從空間布局上來說有室內與室外之分,但從環境的主人——幼兒來說,是可聯結、可延展的,是一體的,都是他們學習、運動、游戲的空間,故學習環境的創設應考慮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這是幼兒園以兒童為中心促進幼兒學習的新理念和新需求,也是幼兒園課程改革中的重要轉變點,是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有效做法之一。
創設理念與主要目標
創設理念 環境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是課程的重要部分,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游戲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應為孩子們創設豐富的游戲環境。根據發展適宜性教育原則,創設高質量的學習環境,是推動孩子深度游戲,促進孩子高效的自主學習的有力措施。
主要目標 一是以“一體化”為理念創設幼兒園室內外學習環境,環境中的各區域規劃合理,因地制宜,具本土特點。二是教師適時豐富環境中的材料,適宜、適量投放材料,以多種方式促進材料與幼兒的互動,不斷提高孩子的游戲水平。三是開展有效的教學研究,不斷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提高教師對幼兒室內外環境的設計、實施水平及創設本土特色環境的思考力。
創設路徑與思考
以兒童的需求為中心,匠心規劃室內外各種活動區 以一體化設計為理念,首先考慮兒童在室內外之間能自由走動,輕松變動。其次,獨具匠心地做好室內外活動區的規劃和設置。具體措施分兩步:
一是結合五大領域目標,科學設置室內活動區。每個活動區根據幼兒的個性發展需求,在大區設若干個小角。二是融合多元智能理念,因地制宜創設戶外活動區,活動區自主自由。
以兒童的學習為中心,精心投放與科學管理各類學習材料 一是適宜投放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需注意以下四個問題:從健康、安全第一的角度考慮材料的清潔、數量、完整度;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制定各材料的教育目標;研究材料的多功能性、層次性與互動性;挖掘與利用每份材料的學習價值。
二是科學管理材料。幼兒園運用了大量的管理表格,如材料添置申請表、材料投放清單等,有效解決材料因損耗性導致不足而需添置、需更換的問題。
以兒童的發展為中心,提高教師的環境指導力 真正豐富和有價值的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環境提升的過程需要老師具備良好的觀察與指導能力,讓孩子在與環境的有效互動中得到全面發展。為了提高教師指導水平,我園開展了一系列的行動計劃,即學習與培訓、觀摩與交流、教研與科研、總結與分享等。
以兒童的生活經驗為中心,創有本土生命力的環境 為了讓孩子的學習具有生活特征、地域特征,我們充分運用周邊資源,開發本土游戲,拓展生活經驗。本土化的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材料,另一種是體現當地地域特點的材料。
以兒童的自主成長為中心,運行多種組織策略 環境上的打開,意味著游戲內容從廣度、深度和時間長度上隨之打開,為了促進環境與幼兒更好的互動,我們實施了如下一些支持性策略:
一是保證游戲時間。室內外游戲一體化創設之后,孩子們以整個幼兒園為游戲場,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游戲伙伴,這時給予他們充足的游戲時間才能幫助他們主動地學習他人經驗,重建經驗,架構新經驗。
二是細化人員分工,確保幼兒安全。一體化環境的開放,孩子探索范圍增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成人的視線范圍內,我們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力量做環境中的安全特使,保障孩子的安全。
三是讓渡教師的控制權,多種方式鼓勵孩子自由、自主、多樣化地感受環境中的游戲樂趣。
經驗和啟發
環境規劃既要放眼于頂層設計又呼應于此情此景 我園戶外游戲場地的布局經歷了擺攤式游戲環境(分散、多樣、碎片化的游戲點)——集中式游戲環境(游戲內容相對集中)——項目式游戲環境(九個項目)三個階段,探索到了環境規劃需建立大格局、微設計的意識。
材料投放有張有弛,把握好層次性與階段性 我園的材料投放從教師預設材料(游戲基本材料)——緊隨游戲發展增添材料(聯合游戲的材料)——孩子主動要材料(隨著游戲情節的深入,材料不斷個性化)。這個過程需要老師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方便幼兒自由取放;二是計劃投放,不是一次投足,適當地給予幼兒想象或運用替代物的空間;三是不限制幼兒材料使用位置,鼓勵聯合游戲與不同玩法。
兒童視角下的環境大變革,促師生相長、共同走向美好 通過近三年的幼兒園室內環境一體化創設的行動研究,我們的環境創設與幼兒深度學習發生了高密度的聯結,變革席卷而來。優質的幼兒園學習環境是優質的保教質量的基本保障,室內外學習環境的創設是支持孩子在園一日生活、學習、運動、游戲的重要因素。老師從環境的點滴變化與構建多元課程之間打開了一個互生、互融的通道,建立了基于環境的課程觀,為孩子們實現童年夢想創造了美好之地。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