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肖
面對高一新組建的班級,班主任的工作之重就是將分散的個人凝聚成一個有合力的班集體,這樣班級才能形成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才能充分發揮班集體對個人的影響力。基于此,我認為,組織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契機,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品質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核心,培養班干部團隊并發揮班干部的影響力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嚴格常規管理和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力保障,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情感動力。
組織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是契機
本學期,學校組織開展了軍訓、秋季運動會、一二九合唱比賽等活動,通過參加這些集體活動,學生間的溝通增多了,互相更加了解,在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彼此的默契,也增強了對班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以軍訓為例,學生由于相互不夠了解,沒有形成班級合力,最后在隊列會操中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這使對新班級充滿期待的學生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因此,在得知秋季運動會因場地原因改為團體項目時,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利用班會時間,由幾位班干部牽頭,帶領全班學生思考運動會準備階段的各個環節并提出建議,最后確定了班級入場式表演的形式、入場詞創意、每個項目的參與人員等。通過班會,學生們意識到運動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并在利用大課間時間練習團體項目時打破了矜持,自發組隊練習項目,班級凝聚力建設初見成效。在之后的綜合素質活動中,學生們自愿組隊,為了贏得比賽,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每一個任務,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加強學法指導和培養學習品質是核心
在高中,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與初中相比,高中的學習有一些新的特點,知識量大,學科知識的抽象概括性強;綜合性、系統性強。因此,在開學一段時間后,學生在學習上的不適應逐漸顯現出來。對此,我利用班會時間,向學生介紹如何進行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主要做到以下幾點:跟住老師,抓住課堂,記好筆記,用好自習,學會提煉,學會歸納,提高能力;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先分析后解題,先理解后記憶;要注重各學科的均衡發展,既要鞏固優勢學科,更要注重不斷強化薄弱學科。
進入高中后,除了學習方法有所改變之外,競爭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在新的班級中,身邊優秀的同學更多,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學生脫穎而出,一些就失去了往日的優越感,心理上會產生落差,喪失信心。因此,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優秀的學習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于是,利用考試前后的機會,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設定恰當的學習目標,用平穩的心態克服不斷的困難,相信“越努力就會越幸運”。
培養班干部的核心影響力是途徑
鑒于班級建設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踏實、勤奮的學習環境和溫暖、友愛的生活環境,因此班干部應該是踏實、勤奮、溫暖、友愛,并能起到榜樣作用的。因此,經過觀察和自我推薦,我任命了一批踏實、組織能力強、愿意為班集體奉獻的學生擔任班干部。
每次集體活動前,我都會組織班干部召開會議,商討活動細節,再由班干部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在班干部的共同組織下,每次活動都能夠順利完成。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要求每位班干部各司其職,保證班級的正常運轉:班長能夠主動承擔起班級大大小小的事務,體育委員能夠組織好每天的課間操,學習委員能夠及時督促大家交作業并反饋作業上交情況等。
嚴格常規管理和培養規范意識是保障
對新入學的高中生進行日常規范教育極其重要,這是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班級穩定的保障。班級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細致和嚴格,使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每一項任務。為此,從開學初,我就利用班會和零散的時間,不斷向學生強調日常管理規范并督促到位,帶著學生走過最初的階段,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使班級更穩定、更團結。
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是動力
班主任的工作瑣碎、細致、嚴格,班主任和學生有更多的溝通機會,同時也有更多批評教育的可能。教育強調親其師,信其道,因此,班主任要更加了解學生,付出更多的關愛,才能讓學生更加接受班級管理。除了課上和課間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之外,我還創設了一個和學生溝通的途徑——寫周記。學生可以寫近期生活中發生的任何有意思的事、有意義的事、或者想對我說的話。從學生交上來的周記看,大多數學生是認真對待,真心在進行溝通:有的學生在周記中敘說升入高中以來的種種不適和壓力;有的學生抒發情感上的困惑;有的描述班級趣事;也有學生對我的工作提出建議等等。從周記中,我對學生的內心或另外一面有了更多了解。他們的記敘和對我的評語,讓我們彼此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有些不想當面說的話,有了表達的機會。
對于一個新建立的班集體,最重要的是將學生凝聚到一起:在集體活動中能夠體現班級榮譽感,在學習中能夠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生活中能夠遵守班級管理規范。通過不斷的配合與磨合,使班級逐漸形成穩定、向上的班風和學風,為未來三年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