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彬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就個體而言,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認知能力的一種,也是社會交往的工具,是兒童社會化、個性化的重要標志。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于各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使他們在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發生變化的過程。但是,隨著幼兒經驗的豐富和興趣的遞增,在戲劇教育過程中幼兒會表現出自發、自主、自享、自教育的特點。那么教師如何支持和促進幼兒在語言區域活動中學習與發展呢?
關鍵詞:語言區活動 戲劇主題 幼兒 發展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48-01
1.“先入為主”——戲劇與環境的整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要求:“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币詰騽”緸檩d體,將語言區環境創設成幼兒喜歡的一個場景,這樣的氛圍能給幼兒愉悅、溫馨的感覺,促使幼兒想說的欲望,語言能力便能得到發展。以往我們都會在語言區內簡單地設置桌椅給幼兒看書、操作材料等,而結合戲劇便可以體驗多個不一樣的場景有不一樣的體驗。比如,中班戲劇《愛吃水果的?!?,以牛圈為環境創設的靈感,在語言區設置用紙皮圍成的圓圈,讓幼兒可以舒服的坐在“小牛圈”里進行閱讀。小班戲劇《螞蟻和西瓜》,以螞蟻洞為設計依據,利用呼啦圈和紙皮創設螞蟻洞場景。通過創設情景式的閱讀環境可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讓幼兒享受閱讀的快樂。
2.“畫龍點睛”——戲劇與材料的對話
如果說創設情景式的閱讀環境是“拋磚引玉”,那么有趣的操作材料對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預設期間,許多老師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么樣的材料是適合孩子的?什么的材料能激發幼兒敢說、想說、愿意說?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不妨把問題交給孩子,讓他們帶著我們解決問題。比如,中班戲劇《愛吃水果的?!?,教師在第一階段投放關于水果的卡片、背景圖,經過兩次的觀察發現這份材料并不吸引孩子,原來幼兒對一成不變、機械模仿的看圖說話缺乏興趣,他們更愿意拿著這些水果卡片在桌子上擺弄?;谟變旱呐d趣,第二階段教師在這份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把戲劇角色做成皮影,并增設“小劇場”舞臺。經過階段觀察發現這份材料最受小朋友歡迎,也發現幼兒操作這份材料的時間是最長的。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具有戲劇角色的操作性材料更能激發幼兒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以戲劇為載體,通過創設“小劇場”、“皮影舞臺”、“電視播報”等培養幼兒的表達與合作能力。
3.“錦上添花”——戲劇與《指南》的碰撞
在《指南》精神的引領下,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在語言區預設的目標也是有所區別的。比如,在《螞蟻和西瓜》戲劇主題背景下小班段語言區可以投放繪本、錄音機、手偶,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傾聽能力,鼓勵幼兒能口齒清楚地說兒歌、戲劇童謠、復述簡單的戲劇故事,這與《指南》語言領域的核心目標不謀而合。在《愛吃水果的?!窇騽”尘跋轮邪喽握Z言區還可以增加小劇場、觀眾席、評委等,在合作中培養幼兒文明的語言習慣,結合社會經驗引導幼兒根據戲劇需求調整自己表達表述的語氣、音量,鼓勵幼兒能連貫地講述繪本,初步嘗試仿編臺詞。同時,根據不同的戲劇主題,可以嘗試融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嘻哈西游行之真假孫悟空》的戲劇主題背景下,語言區可以投放“兒歌閃卡”,讓幼兒通過改變兒歌的節奏方式以一種新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說唱、接臺詞等。
4.“潤物無聲”——戲劇與幼兒的互動
戲劇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具有個別化教育的特征,是基于幼兒興趣注重個別差異,提倡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選擇活動內容而進行因人而異的個別化教育,這樣教師在區域指導時更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關注、了解、研究兒童。在幼兒語言發展階段,忌諱“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而應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情況而定,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對于講述能力較強的幼兒,可側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表現力,給予建議或點撥式的引導,多提問幼兒“為什么”“怎么說”讓幼兒想出恰當的詞匯表達。對于能力中等的幼兒,教師可作適當的示范提示,鼓勵幼兒耐心傾聽他人的發言、講述。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采用“跟讀”“陪讀”的方法,教師講一句,幼兒重復教師的語言,或者提供錄音機讓幼兒一邊聽錄音一邊看圖書。教師應隨時注意觀察,只有細致地觀察,才能了解幼兒的活動水平以及幼兒是否需要幫助。教師的指導不在于是否一定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而在于在觀察的基礎上指導的時機、方式把握得是否準確。
“凡是兒童能夠自己做的一定要讓兒童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能夠自己體驗的一定要讓兒童去體驗”,戲劇主題產生于幼兒又服務于幼兒,通過與環境的整合、與材料的對話、與《指南》的碰撞、讓戲劇與幼兒充分地互動。戲劇主題背景下的語言區是具有童趣,具有靈魂的區域,有利于幼兒去享受戲劇、體驗戲劇,有利于實現“玩中教,玩中學,玩中求進步”,培養幼兒在語言區域活動中自主游戲,快樂游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偉霞.淺談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及其途徑[J].科技風,2012(13)
[2]張敦梅.立足實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J].名師在線,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