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靜
摘 要:從事教育的人需要對相關教育問題達成共識,并且應當充分的重視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問題。對此,老師們經過開會以及實踐采取了一些措施,為此用了大量的時間和耐心,但仍然有很多問題是老師們所迷茫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兒童的心理問題,讓老師們百思不得其解。就此而言,找出當前幼小銜接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從而深入的研究其原因,而且需要多方面的重視兒童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眾多兒童的學習樂趣。確保幼小銜接的順利完成,更好的促使兒童成長。
關鍵詞:心理問題 學習樂趣 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49-01
從教師的觀點上來看,其幼小銜接主要指的是從幼兒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觀察他們的自身特長,從生活、心理素質等多方面更好的幫助幼兒順利的完成教育階段的過渡,為幼兒的身心健康做好優越的基礎。
1.幼小銜接期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內心過于焦慮
學前班的幼兒時期,他們的學習、吃飯、穿衣及上廁所都是需要教師全面的跟蹤教學,可以說是面面俱到,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們感覺到依賴性,明明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還是要等老師幫助。但是,當他們步入小學的校園中時,生活以及學習等多方面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完成,對于這種突然失去依靠的焦慮感,眾多的兒童心理上受到了較大的空缺,不想去面對以及不能面對現實的狀況,更不愿意接受,從而產生了焦慮,變得不知所措、膽小如鼠、性格怪異、長期以來,不但影響到學習方面,同時也會阻礙兒童的成長健康。
在學前班時,每天都會以游戲的方式去學習知識,對時間的要求沒有限制也沒有相對的課時作業,所以幼兒每天都很輕松并沒有壓力存在。而步入小學時期,會按照一定的規律準備課時作業,兒童會面對多個學科老師布置的作業,特別容易陷入迷茫當中,遇到學習困境。
(2)無法集中精神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在幼小銜接期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溜號的現象,這也是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目前,對待學前兒童的教育方式逐漸偏向小學的教育方式,這種狀況普遍出現在偏遠山村,由于學校的經濟狀況并沒有城市中小學的優良環境,不能給兒童提供游戲場地以及相應的游戲工具,只能普遍的運用書寫表達。
與此同時,在眾多偏遠山村當中,家長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是比較低的,而且思想都普遍的過于傳統,會把希望完全的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去幫自己完成未實現夢想,從而沒有認真地為兒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多方面考慮,過早的讓孩子接觸書本知識。本該無憂無慮玩耍的時代,卻背負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承載著親人以及學校的希望,逐漸讓孩子失去自我,失去了對生活的主宰能力,久而久之,不僅沒有增長孩子的知識水平,從而讓他們逐漸對學習感到厭惡,進而在正式進入小學以后,沒有辦法把心思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減小了學習的動力,影響了幼小的順利銜接。
(3)連續性教學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有些人員只關系銜接的過程,卻忽視了連續性問題。兒童的心理是多樣化的,不僅有著階段性特點,同時連續性也是重中之重的,他們的心理變換是和各種各樣的問題相關的,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前期的發展需要為后期的發展奠定基礎的。但是現在普遍的小學教師對學前班時期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很了解,而學前班的老師也沒有對小學課本做過多地研究,這就出現的學前班與小學時期的教學方式嚴重斷層,彼此之間的聯系過于稀少,導致相關的課程幾乎沒有。這樣情況下,兩者的教學內容及其方法上存著較大的差別,由于兒童年紀還小無法接受這樣重大的轉變,從而無法投入到小學的學習當中。
2.幼小銜接期兒童適應障礙的應對
把銜接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根據兒童的發展規律來進行銜接教育,注意兒童的心理、智力和綜合素質方面進行培養,為兒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打好基礎。學前班應該與小學之間有著必要的聯系,以便交流銜接內容,培養兒童的樂趣以及適應新知識的能力,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順利的完成幼小銜接。
家長理當對幼小銜接有足夠的重視,家長作為養育孩子的重要關系人,要時刻關注兒童的心理變化以及當天的情緒狀況,當孩子表現出厭煩或者急躁的狀況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家長也要起表率作用,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弄手機。積極教導孩子要認真聽講,了解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長以及愛好,為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打下基礎。
教師在其中也是起到相對重要的作用,既要準確的了解學生在學前班時期的學習狀況以及生活方式,還要制定兒童能夠適應的課時作業以及規章制度,隨時觀察兒童的學習狀況,并且提出良好的建議,幫助兒童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另外,學校還應該制定心理健康課程,定期的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為兒童解決心理問題。
幼小銜接的問題受到很多教育機構重視,因為一個孩子是否熱愛學習或以后是否會認真學習都會從中體現出來。因此應充分重視并且更好的加強幼小銜接工作,多種方面的培養兒童的心理素質,解決相對出現的問題,促使兒童更加熱愛學習,對學習充滿樂趣,并且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娜.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特點及應對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170-171
[2]黎潔儀,鐘英明.幼小銜接期的兒童美術教學嘗試[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10):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