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求學之路到參軍之旅,從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到甘肅舟曲泥石流抗洪搶險再到濰坊壽光抗洪救災,從地方青年到消防滅火救援的戰斗一線再到現在的119生命線上的平安守護者。我,一路走來,初心未改。
我出生在沂蒙革命老區的一個農村,家境貧寒,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靠親朋好友的幫助,順利的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2006年9月,我很榮幸,在國家助學貸款的政策下和大學老師的幫助下,我能夠繼續讀大學。
讀大學期間,輔導員李老師的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對我影響甚遠,更讓我懂得了校訓“責任”的意義,那就是:“能幫助別人是一種能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2007年4月,因表現突出,先后在學院團校、黨校參加了為期4個月的培訓,并順利結業。那是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理論。知道了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2007年12月,我被學院確立為入黨積極分子,這也是我第一次被黨組織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
2008年春節前的一天下午,全家人邊吃飯邊看電視,突然出現一個鏡頭: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冰雪災難,很多人都堵在路上,有家不能回,春節也不能團圓……,看完新聞后,感覺自己是幸福的,可以團圓的過個春節。也就在此次也心里有了一個想法,自己要做點什么。春節過后,銀行第一天上班,我立即把假期打工、學校獎學金和勤工助學節約下來的所有積蓄,通過山東省慈善總會悄悄地捐獻給了南方凍雨受災區域……。后來通過電臺、報刊等媒體的報道后很多人得知了此事。對于我的所作所為也不理解,也有了各種說法,要知道,這筆錢在當時可是我一年的大學費用,對于一般家庭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我覺得沒什么,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該有責任,有義務為社會做點事情。
攜筆從戎,青春無悔
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祖國發生洪水、冰雪災害時,發生汶川大地震時,是我們的軍隊及時出現在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是那些最可愛的戰士—也是我的同齡人—用自己肩膀為祖國、為人民筑起了鋼鐵長城!
2009年6月,國家出臺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學校也張貼了《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入伍預征公告》。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攜筆從戎、應征入伍,成為國家首批13萬大學生應征入伍中的一員,2009年12月,我順利參軍入伍,服役于邱少云生前所在的部隊。
剛下玉樹,又上舟曲。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2010年8月8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作為新兵的我,與連隊一起參加了玉樹抗震救災和舟曲泥石流抗洪搶險的任務。在戰斗一線,我積極向黨組織遞交的請戰書,有幸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隨連隊黨員突擊隊參加抗震抗洪一線執行任務。在玉樹,解放軍就成藏區人民心中的英雄,子弟兵震天的口號聲,給驚惶失措的受災群眾帶來了生命的希望;在舟曲,一瓶純凈水賣十元,災區人民不舍得喝,把最干凈的水留給最親的人,留給解放軍們。生死關頭,人民軍隊和人民在一起!危難之際,黨和人民在一起!生命之中有當兵的歷史而變得與眾不同,兩年的軍旅生涯使我懂得,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更讓我明白了信念堅如磐石、意志強于鋼鐵、紀律重于生命、責任重于泰山的優秀品質對我踏入社會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共產主義信念,永做黨的人。
退伍不褪色,鐘愛橄欖綠
因家中變故,我選擇退役,因鐘愛橄欖綠,我再次選擇了消防。穿上橄欖綠,繼續接受黨的教育。在組織的培養下,我很快從地方青年成長為消防滅火救援的戰斗一線戰士。2015年5月,我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人生當中的第三次入黨申請書,經組織考察并確認為入黨積極份子。2016年7月,在黨組織的培養后,我終于被接收為中國共黨員預備黨員,經過一年的考察,一年后我如期轉正。至此,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共產黨人。
風雨人生路,走過才領悟。2018年8月,作為大隊接警調度員的我參加了總隊接警調度員暨應急通信保障業務培訓班學習。培訓期間,我與總隊參訓學員一起赴濰坊壽光參加了抗洪救災行動。通過此次壽光執行任務,一幕幕感動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志愿者們為消防戰士送上帶有溫暖的早餐、受災母子為午休消防戰士站崗、村民為戰士準備水餃……我再次感受到了壽光人民對人民子弟兵的熱情。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受黨和國家培養多年,這個時候我沒有理由不沖在前,我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壽光災區人民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新時代新征程也意味著新要求新挑戰,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進。
面對改革,初心不改
消防隊伍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隊伍,是一支特別聽指揮、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講奉獻的隊伍。習近平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時指出,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你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作出了突出貢獻。長期以來,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消防指戰員奮不顧身地出現在最危急的關頭,戰斗在最危險的地方;在血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消防隊員不畏艱險、逆向而行;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時候,消防隊員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用犧牲和奉獻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消防改革既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將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面對改革的大考,請黨和人民放心,請組織放心,我將初心不改、牢記使命,堅定維護核心、忠誠履行使命,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面對改革,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是艱難的,但是每一個抉擇都是唯一的。作為一名消防隊員,當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時,我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是我唯一的選擇。對我來說,頭頂的不管是軍徽,警徽,還是國徽,肩上的使命未曾改變,我都將不忘為民初心,牢記我的消防夢。
3月30日,木里發生森林火災,威脅附近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撲救火災中,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英勇犧牲,4月2日,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名單公布,其中4名烈士是臨沂籍,分別是徐鵬龍、張帥、趙永一和康榮臻。在和平年代,他們作為沂蒙兒女,用最好的實際行動對沂蒙精神進行了繼承和發揚,用生命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些沂蒙英雄。作為消防救援隊伍中的一員,我要化悲痛為力量,主動扛起光榮旗幟,自覺學習實踐總書記訓詞,學好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為保一方平安,貢獻自己的力量。生在這篇紅色的沃土上,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些救火英雄,用他們的精神力量激勵自己,主動扛起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的使命,在追逐夢想的路上釋放出更為持久、更為強大的力量。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信心滿懷。既需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沐浴在黨的陽光下,我將用不變的信念追求,平凡的崗位堅守,無悔的青春奮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牢記總書記囑托,為奮力走在前列,建設現代化強省,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譜寫新時代篇章。
(夏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