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積極推動社會向學習型發展,將終身學習的理念植入到全民心中,教育體系的建設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需求?!睍阈@的構建,是從閱讀入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課程體系的現代化結構調整,為未來培育具有創造能力的終身學習者,是現階段學校面臨的重要發展任務。
一、反思:應試態勢下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應試教育影響了教育價值體系的核心,提高分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這導致很多學生比較重視課本知識的學習,而課外閱讀時間較少,且閱讀面窄,閱讀方法運用不恰當,通過閱讀無法感受到愉悅和滿足,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
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學生對漢語言文字規律的探尋,對學習思維方式的調整,在更廣范圍內進行閱讀拓展和漢語學習。
二、創新:以嘉年華的形式親近書香
歐洲是嘉年華的發源地,起初,它只是以傳統節日的形式存在,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一項公共娛樂盛會,包含了很多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尤其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疤仗孕℃偂奔文耆A,是宜興市陶城實驗小學書香校園建設的品牌活動,是該校對書香校園建設活動策略創新的實踐探索。它的形式為打造小鎮,小鎮居民即學生,居民手持居民護照參加各項閱讀體驗活動,闖關成功即可獲取獎章和獎勵?;顒又荚谠谟螒蚓竦囊I下,讓學生養成主動的、不斷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學以致用的良好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
三、策略:“陶淘小鎮”嘉年華活動實踐探索
“陶淘小鎮”嘉年華是基于學生立場的漢語文化學習活動,為促進學生漢語及閱讀素養的養成提供了有效策略,即教師通過游戲、對話、表演等方式,帶領學生進入良好的全新的閱讀體驗和狀態。
以下三個方面是“陶淘小鎮”嘉年華活動的主要特征。
1.場景化表演,喚醒學生成長中的自然之力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要如何引導學生來進行閱讀?如何將閱讀與學生的自然心性、身心發展規律結合起來?兒童研究專家黃武雄提出:“人從出生開始對世界產生認識,需要經歷從自然能力到文明能力的轉化。自然能力包括整體性、洞察力、辨認性,其本質是創造。”改編是一種創造,表演更是一種創造,“陶淘小鎮”嘉年華活動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如“陶淘小鎮”嘉年華中的“Cosplay舞臺秀”活動,有“英雄系列”“公主系列”“金陵十二釵”等主題,學生根據自己喜愛的書籍和書中人物來確定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點,并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設計好該形象的頭飾、服飾及道具,通過自編自導,演繹所選人物故事,詮釋人物性格,分享閱讀的快樂。又如“劇情我來編”活動,全員參與創編劇情,分組討論劇情的改編或延續,尋找角色定位,與合作伙伴利用課余時間有序訓練,最后以表演等再創造的形式,立體化地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與思考成果。
2.游戲化改造,培養學生基于系統思考的思維方法
現代認知科學的“多重記憶理論”和“模塊理論”認為,大腦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就是聲音、文字、符號、圖像、語意和關系的信息共同作用和相互配合。閱讀中的游戲化改造,就是將游戲的精神內核巧妙嫁接到閱讀體驗中,讓學生的閱讀在合適的思維方式下,在各要素之間的共同作用下,自由而快樂地展開。
如“漢字我來猜”活動,該游戲化學習的對象是漢字,漢字具有筆畫繁復、偏旁相對獨立、結構組合多變的特點,運用象形、會意、離合、增損等多種方式創編字謎,能讓學生在猜謎中產生興趣并學習。又如“漢字我來畫”活動,在文字中發揮想象,進行創意,把文字含義嘗試性地表達為圖像形式,讓學生感受漢字成畫的樂趣。又如“漢字打假”活動,學生走上街頭,發現、尋找不規范字、錯別字作為活動素材,并針對這些出現頻率較高的錯別字進行判斷、查識、糾正,努力做到不濫用字、不亂造字。
又如“文字魔法書”活動,許多成語中蘊含著一個或幾個數字,將其中的數字提取出來進行運算,使成語等式成立,“文字+數字”的形式,讓漢字仿佛被施了魔法。再如“給我一個偏旁”活動,通過給基本字(多半是獨體字)添加偏旁部首的辦法帶出一組新字,引導學生利用基本字進行學字、記字,非常有創意。
這些活動作為一種游戲,其中心是漢字及漢字群,學生通過多角度地觀察和學習,進行辨別、比較、歸類和聯想,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漢字的意義。游戲化漢字改造,就是在漢字學習中融入學生的經驗,讓學生享有更多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漢字文化;融合多種漢字元素,重組信息,實現漢字關聯性的建立,最終培養學生系統的思維方法,生成新的視角。
3.闖關式評價,創生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
學生的書面閱讀成績只是閱讀評價的一部分,閱讀方式的改變對學生來說更加重要,改變可以通過評價來獲得促進?!疤仗孕℃偂奔文耆A采用“闖關”這一新型的閱讀評價方式,寓教于樂,專門針對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而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這也是從“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向“創生適合學生的教育”的轉變。
闖關活動前,師生共同把闖關現場和兌獎處布置成游樂園,精心布置教室,并用桌子在闖關現場后門處將等候路線擺成“S”形;設計靚麗、有趣的闖關海報,張貼在教室外面,并公布游戲內容及規則。闖關活動中,每個項目邀請幾名學生或家長擔任志愿者,維持秩序,協助測試員做好測試工作?;顒咏Y束時,學生根據居民護照上的獎章數量進行等級評定,領取闖關獎品。
與傳統式評價相比,闖關式評價將學生的成長置放在全面、科學的軌道上,由閱讀向其他方面生發開來,多層次、多角度地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它堅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在闖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它本著發展性原則,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進行了保護。
總之,閱讀不應當只是知識信息的獲取,而應該回歸學生本位,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閱讀的意義與價值。“陶淘小鎮”嘉年華活動,是在書香校園建設過程中做出的試驗,產生的效果比較好。然而,怎樣才能夠在書香校園的建設中應用這樣的理念和策略,改變我們長期遵循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擁有創新思維能力,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教師要以閱讀為載體,繼續探索具有普適性、可行性、有效行、創新性的書香校園建設策略,最終落實培養終身學習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