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歡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技術的發展,媒體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種新媒體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應運而生。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很多優勢,對傳統媒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此情況下,廣播電視臺若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則需要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及時更換工作觀念和思路,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創新編輯工作,使地市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地市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創新能力
一、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創新
對于編輯記者來說,在整個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都需要其參與,才能保證新聞節目的質量,這對編輯記者就有很高的要求,其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基礎,還需要具備文字組織、設備操作、設計采訪提綱、后期編輯剪輯等能力。這就需要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不斷強化自身的理論基礎,在借鑒前人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為編輯工作的創新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二、增強捕捉新聞的敏感度
編輯記者捕捉新聞的敏感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在長時間的工作經驗和自身對新聞的價值判斷上形成的,如果編輯記者具備較強的新聞敏感度,則能夠敏銳地發現新聞線索,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同省級電視臺的編輯記者相比,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的編輯記者生活在基層,更能深入群眾,獲取更多直接的線索,對新聞事件進行有效的傳遞,在最大程度上能夠滿足受眾對新聞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加自身的閱歷,還能夠不斷提升自身捕捉新聞的敏感度,對編輯記者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創新新聞呈現的形式
創新新聞呈現的形式是編輯記者提升創新能力的基礎,也是增強電視節目收視率的重要途徑。編輯記者在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使用新媒體設備跟蹤現場將新聞事件進行還原,能夠增強新聞信息的可信度。
因此,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在新聞制作過程中,則要對當下流行的新聞形式進行全面的了解,依據受眾的實際需求,對新聞形式進行在創造,再不改變新聞內容的基礎上,將整個新聞事件進行原原本本的還原,以原生形態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增強受眾對新聞事件的接受度。
四、強化編輯記者的實踐能力
在新媒體背景下,地市級廣播電視臺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創新新聞視角和內容,并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本土特色節目,更好地實現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在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地市級廣播電視臺若想做好新聞事件的實時跟蹤工作,就需要對社會實施動態監控,這對于編輯記者的實踐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因此,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要明確自身職責,不斷學習優秀經驗,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創新,不斷提升自我,在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借助先進的技術經驗,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新聞服務。
五、不斷強化自身政治修養
地市級廣播電視臺作為當地影響力、公信力最大的媒介,編輯記者就要具備政治意識,借助唯物主義辯證法分析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掌握事件的規律性,做好社會輿論的向導,更好地發揮城市文化代表的作用,將城市建設的精神內涵傳遞給受眾,增強受眾對地區建設發展措施的接受度和支持力度。
因此,地市級廣播電視編輯記者,就要明確認識到地方電視臺的建設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修養和創新能力,在遵循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將民生信息及時傳遞給受眾,為政府政策的推行做好客觀的宣傳,為受眾做出積極的輿論導向,增強受眾對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接受,不斷提升地方電視臺在受眾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進而實現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的進一步發展。
六、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大新聞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如何增強地市級廣播電視的市場競爭力是實現其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地市級廣播電視臺要不斷提升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編輯記者要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增強稿件的質量,進而增強節目的效果和質量,增強受眾的關注度,更好地實現地市級廣播電視臺的價值。
(作者單位:常德市安鄉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