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斌
摘要: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為大眾新聞傳播的方式也帶來了新的變化,新聞受眾的需求也在隨之發生改變,對于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來說,如何在新時代下,尋求自身的發展與出路,成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新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帶來的沖擊,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從而促進傳統媒體的發展,為廣大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下;傳統媒體;沖擊及措施
一、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弊端
(一)互動性欠缺,傳播方式單一
隨著新媒體的日益普及與發展,以往媒體新聞傳播的欠缺之處,也逐漸暴露出來。對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現狀分析的同時,能夠幫助新聞人更好地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從而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與研究,制定出科學的應對方案。新媒體改變了原有的新聞傳播格局,任何人都有成為新聞傳播者的機會,同時也可以接收到他人傳播的信息。而傳統新聞媒體,其自身管理政策的滯后性、工作體制欠缺、新聞傳播方式單一等缺陷就顯得異常醒目,其一貫的傳播方式,決定了觀眾只能被動接收信息的狀態,其單向的信息輸出方式在新媒體背景下,已經難以再讓人們滿意,與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也顯得格格不入,難以為人們提供自由發表個人想法、交流思想與信息的平臺。
(二)傳統媒體信息受眾人群流失
信息時代下,人們對信息文化的追求也在不斷發展改變,更新、更快是當今社會人們不斷追求與超越的目標,特別是對于年輕一代的信息受眾來說,其更加追求實時更新的批量信息,刺激新鮮的事物更加能夠吸引其注意力。而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獲取方式也變得更容易,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為新媒體信息傳播提供了便利,互聯網媒體受到了青睞,而傳統新聞傳播方式,例如:電視、廣播、雜志、報紙等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難以滿足青年信息受眾對信息與文化的需求,從而導致自身的受眾地位逐漸在降低。
二、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應對策略
(一)分析自身優勢,提升信息的公信力
對于新媒體環境帶來的沖擊,傳統媒體要想求得生存,謀求發展,勢必要對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進行轉變,分析自身的優勢所在,提升信息的公信力,從而具備對抗新媒體的核心力量。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新聞媒體可以對信息進行完整系統的梳理,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權威性,從而提升信息的公信力與可利用價值。在歷經多年的成長與發展中,傳統新聞媒體在公眾面前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公信力,獲得了廣大公眾的普遍認可,這一優勢是新媒體不可否認的,也是其目前的不足之處。由于當前并沒有對新媒體進行嚴格的限制與管控,信息傳播十分自由隨意,加之新聞內容的復雜性,有些時候,公眾需要親自對信息的真偽進行辨別,但實際操作起來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而真實性,恰恰是新聞的基本要素。
由此可見,傳統媒體要充分把握自身的優勢,不斷提升自身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從而在競爭激烈的新聞傳播環境中獲得發展的機會。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具備專業的采訪團隊與新聞采訪權,其傳播的新聞信息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因此,傳統新聞媒體要體現出自身的優勢,獲得更多的認可。
(二)將信息進行細致劃分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更多的新媒體會將信息進行細致化的處理。很多學者都認為,將信息細致劃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創造價值的原動力就是差異性的存在。新聞傳播也是同樣的道理,傳統新聞媒體勢必要改變原有籠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將信息進行細致劃分,根據信息受眾人群的類型進行文化傳播,為新聞受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與多變的需求,從而獲得到更多受眾人群的喜愛。
例如,針對老年人,可以設置一些健康養生類的項目;針對中青年人,可以設置一些有關社會熱點的新聞;針對青少年,可以為之提供一些學習與潮流文化板塊。在建立起一定的新聞受眾群體后,傳統媒體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從而減輕新媒體帶來的壓力與沖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媒體環境的沖擊,傳統新聞媒體傳播要懂得在時代下分析新媒體與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在認清自身優勢的前提下,抓住發展的機遇,結合當前的環境特征,創新媒體優勢,尋求新的發展機遇與方式,更多地考慮新聞受眾的需求與喜好,從而促進傳統媒體在當今時代更好地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教育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