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天津市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及相關指導意見精神,緊密結合全市基礎教育實際,聚焦開放、共享、優質,推動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數字化校園。
構建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數字校園建設。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級各類學校網絡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陸續制定《天津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及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等指導意見,做到系統化設計、項目化推動、精準化落實。建立“市—區—校”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數字教育資源質量標準和監管制度。市級層面,為線上線下各教學環節、數字教材使用、網絡教研、家校互動、教學管理等提供支撐和服務;區級層面,開展特色應用建設,為所轄學校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源和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服務;校級層面,積極探索網絡教育新模式,鼓勵師生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選擇資源、建設校本特色資源。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建設,集成基于國家課程教材的教師備授課系統、學生學習空間人人通系統、基礎教育網絡教研平臺系統等資源。
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學方式變革。充實數字教育資源,為全市中小學師生配備與國家課程教材配套的數字教材、微課等資源。豐富名師優課資源,推動全市教師近15萬人次參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完善校本資源,全市建有校本資源庫的學校比例達71.8%。拓展個性化學習資源,建設全市中小學個性化學習服務系統,服務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實現個性化發展。
拓展網絡學習空間,助力學生個性發展。以國家課程教材及資源為載體,以測評、課程、活動、群組、課題、統計等應用為輔助,整合數字教材、視頻微課、測評練習、拓展知識等多類別資源,圍繞“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工作目標,建好用好“天津市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系統”。創新應用推廣模式,分階段、分類型拓展智慧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創新考試評價,運用“人人通系統”實施信息技術應用實踐考試。強化網絡育人,組織開展數字化經典閱讀、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科特色活動,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廣泛參與。以網絡學習空間為紐帶,通過空間交互應用及資源共享機制,為全市中小學師生提供服務,推動實現有品質的教育均衡。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