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英 顏輝
摘?要: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并且還有很高的要求。要強化森林采伐管理,確保采伐調查設計精度,促使森林穩定經營和利用,維護森林生態安全,就需要針對森林類型與原則,使用不一樣的經營舉措。
關鍵詞: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方法;技術要求
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是森林三類調查工作,其是森林經營管理與利用的核心部分,關鍵任務就是調查林分蓄積與出材量。長白縣屬于林業縣,而長白縣林業局下屬四個林場,十一個鄉鎮林業工作站,在十三五期間,每年的計劃出材指標為6萬多米,實際出材1.4萬米左右,所以調查設計工作任務繁重,對于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林業規程標準要求,同時針對調查設計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迫切需要對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方法和技術要求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方法
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是森林生產經營主要依據,也是林業經營的科學分析依據。森林調查工作做的好壞,關系到科學合理的保障森林調查設計質量的前提,這一點也是提高林業生產作業的基礎條件。
(一)區劃和測量
首先,區劃小班要求。在森林采伐區內,需要按照權屬與森林類別、公益林保護級別與起源等分劃小班。不相同的林分無法劃分于相同一個作業區里面,森林類型的差異性無法分劃在一個小班內。其次,區劃線測量。1.測量方式。多種區劃線都可以使用GPS測量。該測量借助GPS航跡記錄多種區劃線或收集各個測點縱坐標值與橫坐標值。2.測量精度。使用GPS進行測量,需要充分滿足精度方面的需求,通常需要在GPS穩定接收3顆以上衛星信號,精度值小于10m才能夠采用。也可以使用羅盤儀閉合導線測量,這種方式就是采用羅盤儀來測量方位角以及仰角,進而讀取半度,采用米繩測量間距,最小的讀數為半米。該方法的測量精度為地形較為復雜的山區閉合差不應當超出1/150,坡度大于5度及以上需要換算水平距離。3.繪圖和求積。使用GPS進行測量,借助地理信息系統計算面積編輯成圖,使用羅盤儀區劃小班,需要按照外業測量區劃野賬,繪圖使用方格紙,運用量角器以及比例尺按照角度與距離進行人工制圖,并注明比例尺,可使用透明方格紙或求積儀求積。但根據多年調查設計經驗得出羅盤儀閉合導線測量法存在測量誤差,繪圖累積誤差,其測量精度要低于GPS測量法。
(二)小班調查法
小班調查旨在了解小班地況與林況。給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提供科學依據,著重調查地形與林分情況。1.地形調查。需要按照小班界與集材道測量,測出坡度與小班坡向,坡向是平坡、東南西北、東南與東北、西南與西北,而坡位的確定需要使用目測的方式明確小班所在位置,海拔高度在地形圖中進行查詢或GPS測定。2.小班蓄積量調查。森林采伐類型是主伐與更新采伐、低產低效林改造小班使用全林每木檢尺方式;采伐類型是撫育采伐小班使用標準地調查方式推算出全小班蓄積量。應伐木都要每木檢尺且做好標記。以小班為單位的蓄積量調查精度:標準地調查與全林每木調查方式達90%左右,應伐木每木調查蓄積量精度是95%以上。
二、傳統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的缺陷
過去的森林采伐調查設計伐木數目誤差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往的調查設計在抽樣比例與方法、精度與樣地的代表性等方面提出了各種要求,可是因為森林于大自然中分布較為特殊,讓其并不會依據一定規則與要求進行分布。所以,任意一種抽樣方式均無法真實且全面反映出森林分布情況,不管是林木株數還是林木的蓄積量,均僅能夠限制在某一精度范圍以內。因此,在進行實際設計的過程中使用抽樣的方式得到的數據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充分滿足了生產需要,可是和林分的實際狀況還有著很大的誤差,直接反映于應伐木數目上,如此就會出現很大的偏差,致使生產經營單位無法做到設計和施工相符。
三、森林采伐設計技術要求與成果編制
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是森林生產經營主要依據,也是林業經營的科學分析依據。森林調查工作做的好壞,關系到科學合理的保障森林調查設計質量的前提,這一點也是提高林業生產作業的基礎條件。森林采伐設計通常涵蓋了采伐的種類與方法的確定。公益林采伐種類涵蓋了撫育采伐與低效林改造、更新采伐與其它采伐。而商品林采伐種類涵蓋了撫育采伐和低產林改進、主伐和其它采伐。其中,撫育采伐方法涵蓋了透光伐、生態疏伐、生長伐及母樹林撫育;更新采伐涵蓋了更新擇伐與皆伐;低產低效林改造涵蓋了綜合改造與皆伐改造;最后主伐涵蓋了擇伐與漸伐還有皆伐。
(一)更新皆伐、皆伐與皆伐改造技術要求
第一,最大小班規模限定,坡度不超出5度,而最大小班規模不大于10公頃;坡度應當控制在6到15度,最大小班規模不大于5公頃,坡度控制在16度到25度,而最大小班規模不大于3公頃。
(二)撫育采伐技術要求
撫育蓄積量強度根據有關撫育采伐技術控制指標實施,人工林透光伐株數強度需要比蓄積強度大。而幼林與中齡齡里面的散生木并不參與撫育采伐強度計算,可是需要計算采伐量。閥后郁閉度嚴禁小于撫育采伐技術指標表里面的要求,保留株數需要根據我國有關森林經營密度實施。撫育間隔時間依據有關撫育采伐技術指標實施,人工林透光伐間隔階段需要按照撫育以后的林分密度確立。
(三)主伐采伐確立與撫育采伐確立
首先,主伐采伐確立,需要堅持伐劣留優、伐密留稀等原則進行,分別樹種明確采伐木。優先伐除病腐木與風折木、瀕死木與枯立木等林木,以及影響優良林木生長的林木。撫育采伐確立,需要堅持砍劣留優、砍密留稀、郁閉合適、株間合理的基本原則挑選采伐木。砍伐不具備天然下種能力的散生木,還有被壓木與無頭多頭木、枯立木、霸王木及生長不良的林木。
(四)其它采伐方式技術要求
其它采伐方式不受森林類型、齡組及采伐強度的限制。伐除災害木的時候,僅允許清除被災害損壞的林木。清除危險林木的過程中,應當按照實況嚴格確定清理對象,科學使用修剪、截干與砍伐等清理方法進行。
(五)調查設計成果編制
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成果包括設計說明書與設計表、設計圖這幾個部分。第一,采伐調查設計說明書編制,關鍵內容就是自然情況與調查設計關鍵點、調查設計的最終成果及對生產單位的要求以及建議。第二,采伐調查設計表主要有森林采伐調查設計總表、小班采伐設計表及小班采伐木調查表。第三,采伐調查設計圖包括森林采伐調查設計平面圖以及林班位置圖。
四、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采伐調查設計是一項非常嚴謹且科學的工作,該工作十分艱辛,與此同時工作任務量較大,經過開展標準化的調查設計,把可持續發展的里邊運用到林業和森林資源發展中,指導森林調查設計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保護和有效利用森林資源,才可以確保誤差減小,如此才能夠促使森林采伐調查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郭群,陳亞非.淺談中國森林可持續經營[J].經營管理, 2010,(6).
[2]張牛美玲.淺析森林可持續經營[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