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8、96、95……隨著工作人員對近千份小微企業滿意度調查表的計分報數,洛陽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以下簡稱“兩創示范城市”)小微企業滿意度調查工作接近尾聲。
為檢驗洛陽市國家小微兩創示范城市工作成效,洛陽市開展了包括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政策及制度環境的滿意度情況等10項指標的兩創示范城市小微企業滿意度調查工作。初步統計,洛陽市小微企業滿意度調查綜合平均分超過96分,較上年度提高了兩個百分點。這兩個百分點凝結著小微兩創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代表著廣大小微企業對洛陽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的認可。
“科技中介超市”打通科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一項項“清華技術”在洛快速落地,一個個“清字頭”公司在洛陽市投入運營。近年,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成果轉化,為我市產業發展升級提供創新動力。“各類創新平臺是孵化、承載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需要持續提升數量、優化質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實施‘雙倍增’行動,讓我倍感振奮。”市政協委員、清華洛陽基地執行主任馬明星說。
圍繞構建現代創新體系,洛陽將創新能力作為破局“題眼”,集中全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四個通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四鏈融合”,推動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36億元,是2015年年末的1.84倍;其中小微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3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774.1%。隨著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加速打通,“科技中介超市”這個為創新創業創造提供“全覆蓋、全要素、全周期”的科技服務平臺應運而生。洛陽科技中介超市位于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構建線上線下平臺,完善洛陽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和打通科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洛陽科技中介超市立足“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全維度釋放政策紅利、全要素集成科技創新資源、全過程管理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面向企業和社會公眾重點提供精準政策服務、專業中介服務、高端智庫服務和優質孵化服務等四大服務。
專業化眾創空間有效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全球首家研制家禽用免疫增強劑、高通量診斷試劑水平國際先進、打造國內首個動物疫病檢測獨立實驗室連鎖機構……在中科科技園獸用生物制品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筆者聽到最多的詞,是“先進”“首家”“首個”等。
各類孵化載體,是創新要素集大成者。洛陽市圍繞科技企業孵化、文化產業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等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布局了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業化眾創空間、小微企業工業園、商貿物流電商區、文化產業園、鄉村創業創新基地、農民工創業基地、星創天地等類型空間載體,涌現出一批以國家大學科技園、洛陽北航科技園、伊川樂活自然園等一批優秀小微兩創空間載體,實現了縣區兩創載體的清零目標,可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需要的創業者提供足不出縣區的空間載體支持。示范期末,全市建有市級及以上創業創新空間載體130余家,數量超過了2015年的6倍。
探索新型兩創載體建設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快專業化眾創空間發展實施辦法》,引導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促進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融通創新,在優勢產業領域和新興產業領域謀劃布局,建成專業化眾創空間18家,其中國家級3家,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有效促進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科技部首期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工作座談會在洛召開,洛陽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激發 創業創新活力
從兩創辦獲悉,自洛陽市2016年6月列入國家兩創示范城市以來,初步核算,截至2018年年底,我市小微企業三年累計新增就業人數超26萬人、小微企業營業收入超6 000億元、小微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超13億元、小微企業授權專利數1 800余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23.1%、105.6%、215.7%、129.0%。
“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三十五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是兩創示范城市的重要事項之一,作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突破口,我市做到能放盡放。在全市范圍內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國家示范工程,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實效;實施“三十五證合一”制度,實行“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網歸集”模式,成功探索在河南省推廣的“簡易注銷”成功經驗,建成“全程電子化”自助打照系統。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由原先的1個月縮短到現在的3個工作日,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成本,使“看不見的手”靈活自如,“看得見的手”堅定有力,市場更加規范而有活力,極大地釋放了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活力。《人民日報》《中國工商報》《河南日報》等媒體多次對洛陽商事制度改革進行報道。持續激發了創業創新活力,示范期末,全市小微企業戶數(包括個體工商戶)超過42萬家,是2015年年末的1.67倍;其中小微企業法人數超過11萬戶,較2015年增長了256.9%。
展會賽事促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
展會賽事,是小微企業的“選秀臺”和成果轉化的“催化劑”。示范期內,洛陽市成功舉辦了創業之星大賽、直通硅谷創新創業大賽、中國·洛陽(國際)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多場會展賽事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創業團隊來洛創業,促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發起直通硅谷創新創業大賽,建立與硅谷的常態化對接機制,已吸引海內外眾多創新企業和創業團隊參賽,賽事規格逐年提升,項目數量、參與機構、投資案例、投資金額等逐年增多。累計7 000多個創新項目報名參賽,項目來源地域深度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以及美國、大洋洲、加拿大、新西蘭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業者,培育了神策數據、智充科技、中科慧遠、訊飛幻境等一批知名企業。大賽已經成為國內外人才、資本、技術、產業等對接的高效通道,政府服務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成為河南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的一張國際金名片。 洛陽創業之星大賽一等獎獲獎企業落戶洛陽并成立洛陽拓博爾鐵路設備有限公司,與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聯合,攻克了銑削裝置設計技術、作業單元控制技術、集屑裝置設計等技術工藝,研發世界首臺雙動力鋼軌銑磨機器人,銑磨精度達到行業領先的0.01毫米,助力我國鐵路鋼軌銑磨重大設備實現國產化替代。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給創業者提供了絕好的平臺。2016年9月,何華還是清華大學的一名在校學生。“當時,我跟實驗室的老師和師兄一起組建團隊,帶著項目到河南洛陽參加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何華說,沒想到這一來,就在洛陽扎下了根。項目獲獎后,他們看中洛陽制造業的基礎和創業氛圍,就于2017年在洛陽成立了公司。現在,何華的身份是洛陽清科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年多的時間,他的團隊已成功推出數十種激光增材制造強化核心零部件,產品已相繼投入市場。
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人說:“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連續三年在洛陽舉辦,彰顯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洛陽市委、市政府對創新創業工作的高度重視。”作為國內規模最大、輻射最廣、影響最大的創新創業盛會,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已經在洛陽“梅開三度”。這些兩創“國賽”,不僅吸引了全國數百家優秀的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同臺競技,彰顯了“創新之城”的魅力、實力和使命,成為眾多創業者圓夢的“沃土”,更為洛陽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和活力。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洛陽以推進示范工作為契機,以打造“雙創”升級版為目標,依托重點龍頭企業、重大科研機構、厚重歷史文化,實施“重微共振”工程,構建了“1+3+X”支持小微兩創的政策體系,加快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了創新創業載體提升,兩創示范政策紅利逐步呈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兩創生態體系,為廣大小微企業、創業者營造了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
(來源: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hotnews/tuijian/2019/0327/51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