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波 費利霞
摘 要: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水利工程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防洪、發電、灌溉的功能。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環境同樣重要,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管理,提高生態效益。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重要作用,詳細說明了該施工技術,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土木工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TV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10-0065-02
Absrt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as the functions of flood control, power generation and irrigation. The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qually important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relevant department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river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to improve ecological benefit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river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explained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river ecology;slop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1 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概述
目前,水利工程生態護坡技術從兩個角度入手,既兼顧自然環境保護,又能起到保護邊坡的目的。在運用生態護坡技術的過程中,將工程學、物理學、植物學和生態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結合起來,使護坡技術有理論支撐,增加護坡技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生態護坡技術主要包括兩大要素:第一個是有效抵御河道抗洪的能力,建立滿足植物生長的環境和平臺;第二個是滿足生態平衡,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堅持可持續性原則、地域性原則和生態環保原則,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保障河道穩定,為邊坡支護提供支撐作用。也就是說,人員需要對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參數和土木參數進行分析,選擇對邊坡支護最有效的參數值,從而利用生態邊坡技術降低對環境的破壞,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總之,生態護坡技術不僅能夠發揮護坡作用,還能維持區域內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最終促進工程內河道的生態平衡,推動水利工程的發展[1]。
2 我國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重要作用
2.1 具有防洪功能
河道生態護坡技術在我國水利工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未來護坡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防洪功能是護坡施工技術較為重要的功能之一。生態護坡技術能夠根據自然條件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水文和水質情況會發生改變,這時河道生態護坡工程就可以維持區域內的水域平衡。當洪水來臨時,護坡上的植物可以發揮抵御洪水的作用,減少洪水的沖蝕能力。
2.2 具有生態功能
河道生態護坡技術與傳統護坡技術相比,具有較大差別。該技術不僅具有傳統的護坡防洪功能,又加入了新的生態功能,即維持生態平衡,在護坡防洪的基礎上保護了自然環境。生態護坡技術應該以生態保護為主,在遵照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施工,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護坡施工時,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包括水文水質條件、氣候和植被狀況等,選擇最適宜的植被類型,為周圍的動植物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棲息環境,維持生物鏈的平衡,實現生物多樣性,有效減少其他施工行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2]。
2.3 具有景觀功能
生態護坡技術要依據生態理念,一切以綠色環保為主。護坡植物多采用原生態植被,如林木、花草種植等,人員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間距與種類,減少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在進行生態護坡施工時,利用原生態植物護坡的這一做法可以修復被破壞的河道水域,恢復原有的自然生態景觀,使水利護坡工程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在進行護坡施工時,施工單位要對區域內的植物有所了解,選擇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的植物種類,達到植被與護坡相結合的目的,最終實現景觀與工程和諧統一。
3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分類
在生態護坡技術中,為了充分體現生態理念,需要在加固邊坡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生長的植被,發揮出原生植物的優勢,比如,選擇具有新陳代謝功能的植被,將邊坡上的污染物排出,從而達到凈化水源的目的。選擇植被種類時,需要滿足植物生長原則,根據植被本身的生長特性來凈化河道,起到穩固河道、凈化水源的作用。比如,常見的植被搭配有喬木種植與灌木種植,在空間上合理分布,利用灌木和喬木易存活,具有一定穩定性、好管理的特點,達到護坡的目的。在河道系統中,水生植物通常具有發達的根系,能夠減少水土流失的發生概率,能涵養水源,提高土壤肥力,并能夠抵御洪澇等自然災害。總之,要善于利用原生植被,達到預防水土流失,保護河道的目的[3]。
3.1 土工加固種植技術
土工加固種植技術利用土工材料種植植被,需要根據不同的土質類型選擇不同的施工加固方案,根據施工方式的不同,將土工施工分為網墊固土施工和單元固土施工技術,這兩種施工技術充分利用了工程力學這一物理性質對植被進行加固,從而增強了植被防洪的功能。利用土工單元種植時,需要將化工材料進行高密度處理,將其打造成馬蜂窩的結構,在孔洞中填滿植物,將物理力學和植物學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加固河道的目的。網墊固土種植技術在現階段的應用較廣,將砂土和植被一同放入網墊結構中,網墊具有較強的柔韌性,能夠在結構上滿足植被生長條件,植物的根穿過網墊孔洞,與網墊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僅降低了洪水對邊坡的沖刷,還具有加固河堤的作用。
3.2 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
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主要將肥料與水源相結合,保證植物生長的穩定性,從而達到護坡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施工單位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配置,選用適當比例的骨料和水,經過攪拌配制,保證混凝土具有較好的透氣性,為植物提供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在表面覆蓋一層混凝土之后,需要再加蓋一層土,從而促進植物發芽,且表層土具有降溫作用,能夠為植物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在使用該技術時,可以適當使用保水材料,保水材料能夠涵養土壤水源,給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加入一點肥料,為植物生長提供養料。在邊坡種植適宜生長的植被,比如高羊茅草,這類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快速適應混凝土的環境,并與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增強水土保持能力,起到良好的護坡效果。
3.3 厚層基材噴薄技術
施工單位可以利用厚層基材噴薄技術,將肥料、種子、土壤等充分混合,然后將其涂在支架表面。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攀附在支架上,等到植物長成后,既具有提升美觀度的效果,還能形成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該項技術適用于坡度1∶0.5的邊坡,利用厚層基材噴薄技術不僅能夠修復已毀壞的植被,還可以保護一些具有特殊土質層的邊坡。
4 結語
水利工程中的生態護坡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生態綜合工程,給我國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不僅能夠提高經濟效益,還能維持生態平衡,實現經濟與生態同步、同時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秀才.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J].裝飾裝修天地,2019(4):23-25.
[2]陳娟.水利工程中的分析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4):69-70.
[3]李維.闡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J].文淵,2018(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