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摘 ? 要:分別介紹了“張雜谷”與黃芩的種植技術要點,并探討了“張雜谷”與黃芩糧藥套種的高效旱作栽培技術,以提高種植效益,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關鍵詞:“張雜谷”;黃芩;糧藥套種;旱作;栽培技術
“張雜谷”是張家口市農科院選育出的雜交谷子優良品種,其抗病、抗旱、抗逆能力強,產量高,效益好,但不能連作,需要2~3年的倒茬期[1-8]。黃芩與“張雜谷”糧藥套種,利用谷子遮陰保濕,不僅解決了黃芩夏播高溫出苗難的問題,還解決了“張雜谷”倒茬問題。
1 ? “張雜谷”
1.1 ? 品種選擇
選擇抗旱性較強、生育期較短的“張雜谷3號” “張雜谷6號”。
1.2 ? 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便于機械化作業的地塊種植。播前精細整地,可以達到蓄水保墑、保證全苗,耕地深度一般在20 cm左右,耕后要及時耙磨、鎮壓保墑。結合整地,每667 m2施農家肥2 500 kg、磷酸二銨15 kg、氯化鉀10 kg。
1.3 ? 播種
春播區,播種期一般安排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采用機械穴播方式,每穴播種8~12粒,用種量為400~500 g/667 m2,播后要及時鎮壓。播后10 d左右查苗,由于“張雜谷”分蘗力強,缺苗不嚴重,以加強管理、培肥地力為主;缺苗斷壟嚴重的,要及時補種,保證苗量。
1.4 ? 田間管理
1.4.1 ? 留苗密度
“張雜谷”系列品種分蘗力強,留苗密度應以稀植為主,根據地力條件一般在0.8萬~1萬株/667 m2調節,要在谷苗4~5葉期一次性完成定苗。
1.4.2 ? 中耕除草
當谷苗出苗長到3~5葉期,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中耕采取淺除保墑的方法,深度在3 cm左右,疏松表土,消滅雜草,圍苗穩苗。
1.4.3 ? 除草劑的應用
除草方式鼓勵采用物理方法,如果需采用化學除草時,可使用“張雜谷”專用除草劑,在谷苗3~5葉期,均勻噴施在地表面。如果采用地膜覆蓋種植的,每667 m2用藥量減少1/2。
1.4.4 ? 防治病蟲害
谷子蟲害主要有粟鱗斑肖葉甲、擬地甲、鉆心蟲、粟負泥蟲等;病害主要有白發病、黑穗病等。發生病蟲害時要及時噴藥防治。
1.5 ? 收獲
在蠟熟期或完熟期及時收獲。
2 ? 黃芩
2.1 ? 選種
選擇黃芩種子時,要選擇顆粒飽滿、成熟度好的種子。播前要作發芽試驗,根據芽率確定播種量。
2.2 ? 播種時間
進入7月中旬后,選擇雨水較為集中的時期進行播種。
2.3 ? 播種方法
播種前,首先要對“張雜谷”進行中耕除草。播種時,將黃芩種子與小米混勻,在“張雜谷”壟間撒播,用種量為2 kg/667 m2左右。
2.4 ? 田間管理
黃芩播種后,田間管理以“張雜谷”管理為主。第二年春季秧苗返青后,要及時中耕除草,中耕宜淺,不能損傷根部。雜草是影響黃芩生長的主要因素,要注意及時清除雜草,做到隨長隨除。結合中耕,進行間、定苗,間出的幼苗可移栽或出售。
2.5 ? 采收種子
二年生以上黃芩種子可作為種子進行銷售,也是種植黃芩的主要經濟收入之一。黃芩種子成熟期一般在9月,待果實變成淺棕色時及時采收,采收時可連果枝一塊剪下,陰干后收獲種子。種子收獲后要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2.6 ? 采收根部
黃芩根部采收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采收時采用機械深翻,盡量避免挖斷根部。采收后,及時晾曬。晾曬達到銷售標準后,及時出售,如果不能出售的,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參考文獻:
[ 1 ] 于浩.趙治海:用“張雜谷”添滿更多飯碗[J].中國人大,2011(9).
[ 2 ] 劉曉婕,奚玉銀.對張家口市“張雜谷”推廣限制因素的思考[J].現代農村科技,2016(1).
[ 3 ] 常德軍,張景斌,李霄峰,等.張家口市“張雜谷”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5(13).
[ 4 ] 楊陽.“張雜谷”:小谷粒成了“金疙瘩”[J].中國農村科技,2017(9).
[ 5 ] 王方杰,李增輝.“張雜谷”大旱之年667 m2產高3倍力爭10~15年在全國推廣666.7萬hm2[J].北京農業,2010(12).
[ 6 ] 劉曉婕,奚玉銀.張家口市雜交谷子現有推廣模式特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6(2).
[ 7 ] 李明哲,劉國榮,宋凱,等.雜交谷子種子產業發展現狀與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4(5).
[ 8 ] 奚玉銀,劉曉婕.中國雜交谷子走出國門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8(11).
(收稿日期: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