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
摘 ? 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要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基于此,對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難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難點分析;對策
2007年我國頒布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狀況也在不斷改善。但是仍舊存在一些監管難點,為此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1 ? 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難點
1.1 ?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尤其是直接面對農產品一線生產經營者的鄉鎮街道部門,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由于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農產品質量的源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鄉鎮農產品監管人員大多屬于兼職,年齡偏大,對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監測任務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實。
1.2 ? 我國的農產品生產經營缺乏規模化經營
仍舊以傳統的小規模經營模式為主,即使是現有規?;霓r業產業基地,其標準化程度也遠遠不夠,甚至有的基地因為位置偏遠而無法實現網絡監管??傊?,農產品生產經營規?;潭容^低,經營主體點多面廣的特點也是制約其監督管理的重要原因。
1.3 ?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檢測能力存在不足
尤其是鄉鎮一級,農產品質量監督人員較少,且大多為兼職,流動性大,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監督非常不利。另外,由于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導致監督人員只重視食品安全工作而忽略了農產品的監督工作。
1.4 ? 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缺乏完善的準入機制
監管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方面投入的資金、人力以及檢測能力有限,導致檢測檢驗機構的功能單一、檢測能力較弱,使得市面上經常會檢測出不合格的農產品,甚至是一些含有高毒禁用農藥的農產品。
1.5 ? 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不足,導致優質農產品在價格上得不到體現
目前已有一些農產品生產廠家加入了信息庫管理,配備了二維碼追溯設備以及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確保了其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可追溯率達到了96%。但是該類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優勢并不明顯,導致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不高,使得很多儀器設備被閑置起來。
2 ? 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對策
2.1 ?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意識
上級部門要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在綜合工作考核中的比重,落實監督責任。同時,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報紙等多種載體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常識,提高質量安全意識,爭取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中做到全民參與[1]。
2.2 ? 擴大規模,提高生產
針對目前農產品規模小、缺乏標準等問題,進一步推廣標準化生產,同時擴大經營主體的規模。可以通過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健全土地流轉市場,發展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模式的經營主體。另外,建立健全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范以及操作規程,并將其簡化為操作手冊、明白紙以及掛圖等,同時積極地進行宣傳推廣,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程度。
2.3 ? 重視鄉鎮一級作用
鄉鎮一級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的一線,其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因此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中心和力量配置下移到縣、鄉鎮一級,在該級別內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站,并增加監管人員,樹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層防火墻,將食品安全風險消滅在萌芽階段。同時要加強對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并加大對檢測設備的投入,提高檢測水平。
2.4 ? 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
對于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不可追溯的農產品,要禁止其進行消費市場,從而迫使農產品生產廠家提高產品質量,從根源上阻止劣質、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進而促進無公害產品、有機農產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發展,使食品安全進入良性的發展趨勢。
2.5 ? 加大對優質農產品的扶持力度
質量監督部門應建立示范性生產主體的信息庫,對其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相關的方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評價[2]。在進行等級評價時要重點考核農藥殘留和二維碼標簽的運用,對于評級較高的農產品經營者可以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及政策傾斜,而較低者則要給予一定懲罰。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重視程度不高、缺乏規?;洜I和準入機制、監督力度不夠以及消費者安全意識不高等。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通過高標準、嚴監督、嚴處罰、嚴問責的方式來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 1 ] 劉偉偉.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點分析與對策[J].農技服務,2016(28):44.
[ 2 ] 肖華.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點分析與對策建議[J].農技服務,2017(16):138.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