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國
摘 ? 要:林業資源作為我國的一項重要資源,如何進行建設非常重要。紅松作為東北地區主要的林場植物,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其進行培育和移植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特別是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要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夠更好地保證紅松的成活率。探析了紅松育苗和移植工作的相關問題,并就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紅松;育苗;移植;病蟲害防治
紅松是一種常綠性的喬木,大面積種植不僅能夠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更是因為其具有耐用的特點,成為多種工業生產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并且以紅松木為原材料進行壓榨,可以榨出優質的食用油,因此其在林業市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 ? ?紅松的育苗工作
1.1 ? 紅松苗地的選擇
在紅松苗地的選擇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選擇土質松軟肥沃、含水量適中、土壤呈微酸性的地段來作為紅松苗的固定培植土壤。同時,要盡可能地選擇平坦的地勢且避免選擇風口處為培植土壤。此外,在紅松苗地的選擇上,應盡可能地選擇能夠提供良好灌溉條件的區域,以保證水分充足。
1.2 ? 紅松苗的林地整理
秋翻地和春翻地都屬于紅松苗林地整理工作,一般情況下,在秋翻地的工作中要保證翻地深度為24~80 cm,春翻地要保證翻地深度在10~15 cm。春季對于林地來說是病蟲害的高發時期,所以工作人員要做好相關工作,可以利用1%~3%的硫酸亞鐵溶液來對土壤進行殺菌,消毒液用量為500 g/m2[1]。
1.3 ? 紅松育苗的土壤改良
深耕、施肥及拌土等工作都屬于土壤改良工作。在土壤改良工作中,對于含沙量比較高的土壤,可以通過添加有機肥或草炭土的方式對其進行改善;對于黏性較大的土壤,可以將沙摻入其中;酸堿性土壤應該加入沙壓堿和草木灰,以提高磷肥的用量。做好土壤改良工作才能為紅松育苗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為其茁壯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土壤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辛硫磷和甲拌磷進行防治,辛硫磷為乳油,甲拌磷為粉劑。
1.4 ? 紅松育苗階段的施肥
在紅松育苗苗圃當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土壤性質的檢驗工作,平均3~5年1次,根據所得的監測數據來進行土壤改良和補給工作。一般應用在苗圃當中的是有機肥料,一般情況下用量為10 kg/m2及以上,并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營養成分進行調整。例如,在對山地區域中的紅松育苗苗圃進行施肥的過程中,需要均勻地撒入二銨,用量為30 g/m2。在對紅松苗移植的過程中要注意,基肥的用量為10 kg/m2,保證養分的供應充足。在紅松苗生長到第三年時,相關工作人員要注意二銨的用量為30 g/m2,最好是在春季進行此項工作。
2 ? ?紅松的移植
紅松苗生長較為緩慢,一般要在苗圃中生長至少3年以上才能夠成為造林樹木。所以,相關工作人員為了能夠讓紅松苗長出更多的根系,提高紅松的成活率,一般在其生長到兩年左右的時候對其進行移植。在移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起苗后要及時地將其進行移植,盡可能地降低紅松苗的假植時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紅松苗的成活率。如果是從外地購買的紅松苗,那么相關工作人員在裝車運輸前,要將紅松苗的根部用塑料袋包好,保證根部水分充足。裝車后應該再對其進行1次澆水,在運輸途中要做好苗木的觀察,必須保證根部水分充足。苗木進入到苗圃中后要及時假植,并做好澆水工作,澆水時既要給予苗木足夠的水分也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其因為澆水過多而澇死。
在松土工作中也要特別注意對紅松苗木的保護,不要選擇太過鋒利的截根工具。因為苗木移植一般都會選擇在早春時節,這個季節的土壤隨著環境變暖會有所解凍,這樣就會有頂漿的情況,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使用打壟雙行的方式,壟的底部寬度要大于60 cm。合壟環節中可以加入二銨肥料來增加土地的養分,用量為20 kg/667 m2。紅松苗移植時密度大概為3萬棵/667 m2,行距為7.5 cm×10 cm,要分級移植,移植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苗木的水分含量,要不窩根、不露根,最大程度地保證紅松苗木的存活率。
3 ? ?紅松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病蟲害對于紅松木的生長有著特別嚴重的影響,影響樹木的成活,因此對于紅松木的病蟲害防治,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提高紅松木的成活率。在我國東北地區,松大蚜是較為普遍存在的一種病蟲害,對于此種病蟲害,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噴灑800~1 000倍液的40%氧化樂果乳油;對于紅松落針病,可以在每年5—6月對其噴灑300~500倍液的代森鋅溶液或代森銨溶液;松苗立枯病也是紅松木生長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一種疾病,在幼苗階段最容易發生,松苗立枯病會隨著林木的生長而不斷加重,表現為爛芽型、莖葉腐爛型和根腐型。對于此種病害,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30%或以上的蘇化911粉來對其進行治療,用量為1 kg/667 m2[2]。
綜上所述,紅松木的育苗和移植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在我國東北部的林業建設中是非常重要的,相關工作人員要想更好地提高其成活率,就必須要重視每一個工作環節,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不斷提高紅松育苗移植技術水平,為林業建設提供更好的紅松木樹種。
參考文獻:
[ 1 ] 于洪春,張之林,劉銀玲.紅松育苗移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2):125.
[ 2 ] 孫文成.紅松育苗移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8):19.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