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
摘 ? 要:在整個造林綠化過程中,苗木培育是比較重要和關鍵的因素之一,也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苗木直接影響著林木生長、生態環境以及經濟效益等方面,因此,做好苗木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針對苗木培育技術進行了闡述,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營林;造林;苗木培育技術
為了能更好地發展林業建設的水平與質量,應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基礎的工作質量。育苗的成活率及生長狀況對造林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必須科學地使用育苗技術,從而能更好地提高林業的造林質量與水平。
1 ? 營林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經濟建設發展水平的提升推動了諸多行業的發展。目前,隨著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國家與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的支持,同時制定了多項扶持政策和方案來促進林業的發展。我國國土面積廣袤,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因素,對開展營林造林工作難免會帶來一定的阻礙。另外,也存在著林業工作人員對造林技術等問題掌握不足的現象,最終導致樹木的成活率普遍不高。為此,應加大對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以便提高樹木的質量與成活率。
2 ? 林業育苗存在的問題
2.1 ? 育苗技術及管理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的育苗技術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相應的技術與管理都較落后。育苗工作者往往堅持使用比較老舊的育苗方法,對新型的育苗方法不能及時地進行學習與更新,使得新型育苗技術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育苗技術的落后還導致樹木成活率低、生長緩慢等問題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林業的發展,也無法滿足市場對林木的需求,使得當地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2.2 ? 工作機制有待改進
林業育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需要靠健全的工作機制來支持,然而從目前整個林業的育苗情況來看,在育苗工作機制方面我國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林業育苗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無法參照相應的標準與條例來開展工作,導致育苗工作出現眾多不符合規范的情況出現,也使得育苗的管理與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政府部門應加大相關機制的制定與改革,為育苗的發展做好相應的管理與支持工作。
3 ? 育苗前的準備工作
3.1 ? 苗木栽培地的選擇
在栽種苗木時,地塊的選擇尤為重要,要選擇有水源、排水良好、光照好、地勢平坦的地塊,土質要求比較疏松肥沃,滿足苗木生長的所有需要。同時,還應開展整地工作。首先,應對土地進行翻整,清除碎石,還要將周圍的雜草清理干凈,以便可以更好地確保土壤風化的效果。其次,在完成深翻工作后,應對地塊進行施肥處理。最后,按照造林要求制作苗床。
3.2 ? 選種
苗木的好壞直接影響造林的質量,因此,選種時一定要注意種子的質量,好的種子可以極大地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對種子的外形應進行仔細觀察,選擇顆粒比較飽滿的種子,確定好種子后應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以此來達到降低種子受病蟲害影響的概率。另外,還要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工作,此種處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蟲對樹木產生侵蝕作用,可以對種子形成有效的保護機制[1]。
4 ? 播種技術
4.1 ? 浸種
在播種前應先用溫水將已經選好的種子進行浸泡,浸泡種子的水溫應控制在40 ℃左右,要把握好浸種的時間,浸泡的時間為1 d。初次浸種時,可以把種子放在案臺上用稻草進行覆蓋,每天用30 ℃的溫水淋澆1遍,這樣有利于提升種子的成活率。
4.2 ? 育苗
播種育苗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可以分為點播、條播、撒播3種方式,應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播種方法。不同大小的樹苗對空間的要求也不同,對于生命力強、生長速度快的樹苗不需要太大的空間,生命力較弱的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結合以上特征來選擇播種的方法。①點播。此種方法比較適合較大的種子,若種子大則相對種子間隔的距離也比較大,足夠的空間可以使樹木得到更加充足的陽光。②條播。該方法對行距有要求,在進行翻地、整地時要留有壟溝和壟臺,播種方法大多采用機器進行播種,操作方法比較簡單,適用于中粒大小的種子。③撒播。此種方法比較適合小種子種植,特別適合種植體積小并且長勢茂密的樹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率。
4.3 ? 覆土
覆土一般是在播種后進行,覆蓋的土壤應當有一定的濕度,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避免水分的流失。另外,使用較濕潤的土壤能更好地調節地表的溫度,優化樹苗的生長環境。土壤的覆蓋厚度可以根據相關的數據及參數進行科學的計算,如果覆蓋的土層過厚,種子就不能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也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若覆蓋的土壤過薄,栽
4.4 ? 田間管理
在種植后需要對樹苗進行田間管理工作,除草、灌溉都是田間管理工作的基礎內容,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關乎苗木的健康生長情況,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施肥,掌握好肥料的使用量,同時也應對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避免溫度出現較大的起伏。對病蟲害也應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進行防治,從而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
參考文獻:
[ 1 ] 張元新.營林造林中播種育苗技術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8).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