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平
摘 ? 要:伴隨著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北方地區蔬菜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蔬菜種苗產業化培育技術的發展?;诖?,重點對其產業化培育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設施蔬菜;種苗產業化;培育技術
設施蔬菜是當下農業生產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組成部分,其能夠充分利用環境因素來縮短蔬菜的生長周期,確保蔬菜質量與產量。提升產量才能增加收入,所以種植戶們在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同時,更應該要重點掌握其種苗產業化生產技術。
1 ? 選擇合適的苗齡
在當下的育苗方式中,穴盤育苗是集約化程度最高、在充分的資金與技術的支持下、短暫育苗期內能培育出好種苗的最佳方式。一般大苗具有早熟性,在早期的時候產量高,但是經常早衰,所以產量會下降;小苗活力強,產量可以得到保障;而中苗能夠兼具這2類苗齡的所有優勢,因此要堅持培育中等秧苗。例如:番茄苗為5~6片葉子,苗齡在40~45 d;黃瓜苗3~4片葉子,苗齡在30~35 d;茄子和辣椒等葉子在7~8片,苗齡在50~55 d即可。在進行穴盤育苗的時候,最好使用72孔穴的穴盤。
2 ? 選擇合適的育苗基質
育苗基質分為有機和無機2種。其中有機基質包含草炭、鋸木屑以及碳化稻殼等。草炭應用相對比較多,是沼澤發育過程的重要產物,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沒有被分解的植物殘體等礦物質,其有機質含量超過了30%,質地容易散碎,密度在0.7~1.05 kg/m3,pH值5.5~6.5,并且不易分解,非常適合作為育苗基質[1]。另外,無機基質包含有珍珠巖、爐渣、蛭石以及河沙等。如果選擇爐渣,其直徑應在2~3 mm,并要隔年對其進行消毒;如果選擇河沙,其粒徑最好在0.1~2.0 mm。蛭石因為含有較多的磷和鉀,基質處于惰性狀態,能夠直接被運用到育苗中,應用方便;雖然珍珠巖運用方便,但是因為其顆粒質量較輕,對于種苗的固定性相對較差。總的來說,在選擇基質的時候,其容重應該要在1以下,并且總孔隙度需要超過60%,大空隙必須要占到20%~30%,其溶出物不能給種苗帶來傷害。
3 ? 確保出苗的全面性和整齊度
在種苗產業化培育過程中,一次性的育苗數量非常大,因此實現出苗的全面性和整齊性是保障種苗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前提。所以,這就需要重點關注幾項問題:首先,確保種子的質量,在播種之前進行發芽試驗,如果發芽率能夠達到95%以上就可以進行播種;其次,不論選擇哪種播種方式,一定要保證播種的質量,也就是要把苗盤澆透之后再進行播種,且播種的深度要確保統一性,基質覆蓋均勻;再次,在播種之后要馬上將其送到催芽室,催芽室溫度控制在28~30 ℃,對于茄子等蔬菜還應該要進行變溫處理(日間28~30 ℃、夜間20 ℃),以便出芽。另外,整個濕度還需要超過90%[2]。如果以上要求達不到,則應給苗盤覆蓋上薄膜。倘若是進行夏季播種,在薄膜上還應該要添加防曬層,出苗期其苗盤基質溫度需要在24~25 ℃。當有2/3的種子出苗,需要將其從催芽室當中取出。在幼苗出齊之前,溫室日間溫度應該要在25~26 ℃,夜間需要在16~18 ℃,基質的溫度也需要保持在20 ℃。
4 ? 掌握種苗生長調控技術
當幼苗的葉子全部出土并且展開之后,應將其溫度控制在正常水平,一般辣椒的日均氣溫需要在18~19 ℃,茄子的日均氣溫需要在17~18 ℃,黃瓜的日均氣溫需要在16~17 ℃,番茄的日均氣溫需要在16 ℃。如果溫度高于此2~3 ℃,那么種苗能夠快速生長,但是卻會影響到種苗的質量,并且能耗也會增大。反之,一些喜溫的幼苗其分化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生長速度減緩,最終容易出現老化苗。
5 ? 積極優化光合營養環境
對于光照來說,在冬季育苗的時候,需要在保溫的基礎上,將種苗的見光時間延長。在雨雪天氣的時候,需要將溫室覆蓋的材料揭下,如果溫室受光不均勻,還應該要將苗盤的位置進行更換,確保種苗生長的一致性,一般溫室當中進行產業化種苗培育,育苗量能夠達到大約30萬株/667 m2,這樣干物質的生產量就會達到4.5~5.0 kg/d,一般此時都需要給其供給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氧化碳施肥,以確保種苗的正常生長。
6 ? 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發現,當下北方地區設施蔬菜種苗培育技術已經獲得了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實現產業化發展,開始將其技術放在了適宜苗齡的選擇、科學的育苗基質、出苗整齊性以及種苗生長調控等方面。只有控制好這幾個重要環節,才能夠實現種苗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陳全興,張勝平,車寒梅,等.華北地區設施蔬菜生產技術存在問題及對策[J].蔬菜,2017(7):61-69.
[ 2 ] 齊琦.我國設施蔬菜種苗產業化繁育的現狀及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5(4):154.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