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
摘 要:當今社會是一個“終身閱讀”的時代,閱讀應該是一個一直堅持的事,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從而真正的愛上閱讀,而不是被迫的去閱讀,去學習,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齡段制定相關的的閱讀計劃,幫助學生養成一個生態性。生動性的閱讀思維,不斷從閱讀中汲取營養,并將閱讀與寫作良好的結合起來,使得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升個人能力與綜合素養?!耙虼耍疚囊猿踔姓Z文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初中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閱讀方法;數字課堂;文學素材;讀寫結合
良好的閱讀習慣、較快的閱讀速度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思考能力,閱讀是人類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一個熱愛閱讀的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增大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眼界。
一、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效率
方法對了才會提升閱讀的效率,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認真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對于不同類型、不同文體、不同篇幅的文章都應該進行合理閱讀。閱讀方式包括精讀、范讀、通讀、默讀、熟讀等多種方式,一堂精彩的閱讀課程一樣要教師教給學生運用合理的閱讀方法,針對不一樣的文本來進行不一樣的閱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勾畫關鍵詞法、選擇重點句閱讀法、以及增加批注法,這些閱讀方式都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的。教師可以挑選出5-6名學生,分別朗誦一篇文章的幾個段落,然后對重點語句進行詳細講解,同時找到其他文章的段落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們找到其中的差異處與相同處,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內涵和中心主旨,感受作家的語言風格和文字魅力,豐富閱讀體驗。
例如,在講解《狼》這篇課文的時候,筆者開展了“1+X”閱讀方法,,教師以教材課文的《狼》為例拓寬了文章的素材范圍,將包含這篇課文的《聊齋志異》中的其他課文進行的講解,運用到“1+X”群文閱讀的理論,“1”是《聊齋志異》,“X”是指其他的文章,這樣更廣的范圍閱讀有利于學生的寫作思維,在閱讀《狼》的時候,有注釋的地方一定要認真弄明白,首先通讀,然后去提問、討論,然后品讀、精讀、析讀,讀的時候選取好重難點,對于不明白的、不理解的地方要反復讀,最后總結讀。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才會提升閱讀效率,增強閱讀能力。
二、構建數字課堂,激發閱讀興趣
單純的讀很難一直吸引學生,教師要融合新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興趣,讓那人們可以一直沉浸在閱讀當中。語文教師要構建一個場景,教師通過多媒體課堂、微課課堂、翻轉課堂等等形式進行文字的生動化講解,教師應當善用這些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熱情。意境可以說是意象的升華,詩人在設置意境時不僅要考慮到所感事物的廣度,更體現了事物的深度,這也是意象與意境的不同之處。因此,教師需要利用課堂構建來充分營造出一個意境,讓學生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多樣化的形式來進入詩歌的情景,并學習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手法。
例如,我在講解《黃河頌》時,就構建了數字化的課堂,因為這是一首歌詞,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其音頻,活躍課堂氣氛,這也是一個讓學生可以在最快時間了解課文的好方法,作者在創作時設計了一、三兩節為典型的首尾呼應,第一節的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的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這首歌的視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文出現了許多次的“啊”,感嘆詞的出現加強了文章的氣勢,也增強了情感態度,教師可以根據這首歌詞鼓勵學生進行演唱表演,教師通過播放視頻進行學生的歌唱教學,這樣有趣的實踐活動有利于豐富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有利于培養多才多藝的綜合性人才。構建數字課堂有利于激發閱讀興趣,提升和學生能力。
三、積累文學素材,擴大閱讀范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中的語文教師要大量為學生提供素材,對于課本要充分利用,挖掘其中的素材,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同時,教師還應該開展課外素材的教學,指導學生大量收集素材,提升自己的寫作基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積累的素材按不同的類型整理,人物、事物、景物,制定不同的單元來整理,梳理清學生的思路,每天進行積累,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教師可以開展積累本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的寫作與閱讀習慣,有了素材的積累,學生的寫作就會變得更加順暢與高效,靈感也倍增寫作素材是教師需要向學生大量提供的,有了寫作素材如人物故事素材、名人名言素材以及好詞好句素材都會讓學生覺得寫作變得更加容易。
例如,在講解葉圣陶的《蘇州園林》這篇課文時,我就構建了文學積累課堂,這篇課文以精湛而細膩的景物描寫成為經典佳作,因此,筆者要求學生進行仿寫練習,以生動形象的筆法,嚴謹合理的寫作結構描寫一處自己去過的風景名勝,教師為減輕學生的畏懼感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其他文章,同樣描寫景物,讓學生自行總結,這樣就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得到更多的靈感。積累文學素材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熱情,素材積累可以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責任心,增強文學積淀。
四、讀寫有效結合,增強閱讀能力
“筆”是文人的武器,文字是作者抒發情感的靈魂體,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科素養,一定要激發學生活的靈感,鼓勵學生多閱讀、多寫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才華。讀寫結合是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增強學生的內在讀寫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來激發課堂的閱讀情趣性,再通過閱讀來指導寫作,用文字構建一個美麗的意境世界。
讀寫結合是一種具有實踐性、高效性、可操作性的教學方式,為了提升學生的讀寫結合的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開設專門的“讀書角”、“精讀書房”、“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將班級打造成一個“讀書沙龍”,定期舉辦學生的的讀書交流會,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可以提升學生內在氣韻與內涵,使學生更有有人文情懷。
綜上所述,會讀書,善讀書,樂讀書”是我們奉行的讀書宗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新興閱讀模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語文教師需要創新教學設計,將新的閱讀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云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N].語言文字報,2018-3-3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