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春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趣味性教學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它可以讓學生一節課都沉浸在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行為特征,并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開展趣味性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小數數學教學的興趣。本文以自身教學經驗為例,對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實踐進行了一番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游戲;情境;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許多學生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興趣不高,他們認為數學學習比較困難,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內容的理解比較淺顯,并不能深入消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基礎,并采用趣味性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興趣。
一、借助游戲開展趣味性數學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的年齡階段,相比較于在課上學習數學知識,他們更喜歡在課下玩十分鐘的游戲。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并借助游戲對學生進行趣味性教學,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歡樂的學習樂園,還可以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壓力。
例如,以“認識鐘表”為例,為了讓學生認識鐘面以及整時,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為學生準備了鐘表的模型,并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究了鐘表的組成。然后,為了讓學生認識整時,我為學生組織了常見的“我撥你猜”游戲:我先將鐘表撥到了某一時刻,如8時。然后,我讓學生進行了搶答,并讓學生在黑板上將我撥出的時刻寫了下來,其余學生則對這名學生的回答以及書寫進行了觀察,判斷了這名學生的最終結果是否正確。然后,我向學生說了某一時刻,如10時,并讓學生撥出了我說的時刻。之后,我讓學生以同桌為一組,按照上述規則,進行了游戲。在學生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我及時進行了巡視,并對出現錯誤的學生進行了指導,使學生了解了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了改正。這樣,教師通過借助游戲,對學生進行了趣味性教學,不僅為學生打造了一個歡樂的學習樂園,還降低了學生數學學習的壓力。
二、借助情境開展趣味性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創建教學情境是實現趣味性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瞬間將學生玩散的心從課下收回來,并讓學生認真進行數學知識的鉆研,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并借助情境對學生進行趣味性教學,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對數學新知識探究的欲望,還可以降低學生對數學教學課堂的陌生感和排斥感。
例如,以“克和千克”為例,為了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并掌握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為學生出示了以下場景: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經常和父母去超市購物呢?你們一般去超市都買些什么呢?有沒有買過水果呢?那么,售貨員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確定我們買的水果的重量呢?售貨員在確定我們買的水果的重量之后,是用什么單位來表示我們買的水果的重量呢?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我為學生講述了本節課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并掌握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最后,為了讓學生認識感知1克和1千克,我讓學生分別掂了掂重量為1克和1千克的物體,并讓學生根據自己掂的感覺,估算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重量,如一枚雞蛋,一袋水果等。這樣,教師通過借助情境,對學生進行了趣味性教學,不僅使學生產生了對數學新知識探究的欲望,還降低了學生對數學教學課堂的陌生感和排斥感。
三、借助問題開展趣味性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一直是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并借助問題對學生進行趣味性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可以讓學生有興趣去探索數學新知識。
例如,以“2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為了讓學生掌握退位減法的算理,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老師手里有13個氣球,放飛了9個,那么,老師手里還有多少個氣球呢?然后,我引導學生閱讀了題目,并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列出了算式:13-9。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對上述算式的結果進行了探究,找出了求出上述算式結果的方法。之后,我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了退位減法的計算算理,并讓學生使用數學新知識求出了上述算式的結果,加深了學生對數學新知識的理解。這樣,教師通過借助問題,對學生進行了趣味性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還使學生有了興趣去探索數學新知識。
總而言之,趣味性教學是十分適合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它可以讓學生掌握不同的獲得數學知識的技巧,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不斷實踐,并積極探索各種能夠發揮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的策略,以此構建高質量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廖書珍.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J]. 小學生(下旬刊),2018(1):17-17
[2]馮小云.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之微探[J]. 南北橋,2017(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