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萍
摘 要:幼兒階段的教育是人一生當中十分關鍵的發育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的動作發展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大班幼兒的動作發展在走步、跑步和跳躍等方面都有相應的發展水平標準。游戲教學模式對于幼兒的動作發展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于大班幼兒動作發展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本文以研究幼兒的游戲行為為例,從幼兒大班的游戲行為觀察、游戲行為尚存的問題探究和自主游戲行為的觀察策略三個方面,來完成大班動作發展之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的研究論述。
關鍵詞:大班;動作發展;幼兒行為;游戲行為
游戲教學由于其強大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日漸成為大班幼兒極為鐘愛的動作發展教育方式。就目前而言,我國全國各地的幼兒園的教育管理系統對于游戲教學十分重視,已經將游戲教育當做重點項目實施到幼兒的動作發展的教育體系當中。然而游戲教學的實施比較復雜,十分考驗幼師的時間控制水準,稍不注意將會造成時間浪費而導致教學事件。因而幼師在游戲教學當中需要觀察且精準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游戲教學的質量。
一、幼兒大班的游戲行為觀察
幼兒大班的游戲教育當中,游戲行為的觀察環節不可缺少,幼師作為游戲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指導者,對于游戲教育當中幼兒的游戲行為需要進行比較細致和完善的觀察。首先是大班幼兒在走步動作發展要達到的水平:行走步幅大而均勻,落地輕而擺臂協調,身端體正,節奏協調有精神,排隊走步要保持隊形節奏的一致性。
例如,走步動作發展方面,幼師可以組織幼兒做前腳掌走,腳跟走、高抬腿走等走步游戲項目,讓大班幼兒在游戲教育當中,學會如何按照各種當時進行練習在這個環節,比較難以掌握的應當是排隊走步,尤其是幼兒處在一個自然發展的狀態,自身的行為控制尚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在排隊走步時,幼師應當及時提醒幼兒,保持步伐的一致性,讓幼兒可以根據口令進行配合,讓幼兒找到并排走的默契。幼師可以讓所有幼兒單人練習開始,之后可以兩個人,三個人,一排人,多排人的方式,循序漸進。幼師指導幼兒逐步掌握走步的要領,并通過重復練習來有效提高幼兒的走步水平。幼師幼兒練習過程當中,一方面要注意正確引導幼兒,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幼兒的心理狀態。幼師的游戲行為觀察對于幼兒教育十分重要,對于幼兒走步練習十分重要。
其次是跑步動作發展要達到的水平:擺臂正確放松,蹬地有利,落地較輕,可以自如調節跑步速度,有提高跑步速度的想法,且能有克服困難,堅持到終點的毅力。
例如,跑步動作發展方面,幼兒需要幼師的正確指導,幼兒對于跑步的理解并不徹底,可能認為只要不停地快速跑動就是跑,事實上跑步是一項有一定規范的體育運動。對于幼兒而言,在跑步游戲環節可以組織安排圓圈跑、往返跑和四散追逐跑等。在該環節,幼師需要在游戲進行之前,公布跑步的規則,讓幼兒能夠按照既定規則,在跑步過程當中擺臂正確放松,蹬地有利,落腳較輕,且可以自由調節速度。對于游戲教育而言,不同的學生對于走步的領悟不同,所以練習的效率也大有不同,教師應當十分耐心、細心地觀察大班幼兒的游戲行為,對于幼兒的一切行為觀察都要保持絕對的敏銳,以便于及時發現存在的行為問題并予以糾正。
最后是對于跳躍動作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熟練掌握跳躍動作要領,做到起跳有力,動作協調落地輕穩,姿態優美;第二,掌握多種跳躍方式,例如橫跨跳、向側跳和雙腳交替跳等不同形式的跳躍;第三,能夠掌握雙腳連續跳繩。
例如,跳躍動作方面,幼師可以組織原地縱跳、立定跳遠等游戲項目。在這個環節,幼師需要特別注意幼兒在練習跳躍的連貫性,其連貫性關系到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最終會影響到幼兒立定跳遠的成績。。一方面幼師要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教育,由于初次練習,幼師需要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適度練習,速度可以從慢到快,以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幼師需要仔細觀察幼兒的走步動作,及時糾正幼兒走步練習尚存在的問題。
二、游戲行為尚存的問題探究
游戲教學作為幼兒的有效途徑,解決了不少有關教育幼兒方面的問題教育問題,尤其是在幼兒游戲行為方面,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依舊在一些問題,使得育兒的效果明顯受到影響。例如,在并排走這個游戲當中,幼兒往往自己練習階段沒啥問題,但是和其他幼兒一起進行練習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一順子”,節奏不一致以及“忽快”和“忽慢”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幼兒的游戲教學。在四散跑過程中,幼兒容易出現擺臂緊張和蹬地無力等情況,對于幼兒的跑步協調性和跑步游戲效果形成了較大的威脅。在立定跳遠中經常會出現幼兒動作做得不協調,甚至部分幼兒起跳不順會有摔倒的傾向,這些在游戲行為當中暴露的問題值得深究。由于部分幼師對于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不夠深入,缺乏有效性,使得幼師對于幼兒的游戲行為的觀察成為一種淺層次的觀看和監督,使得游戲育兒教學的效果下滑,幼師需要針對容易出現的這些問題,同家長進行溝通,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一起對癥下藥,通過解決幼兒存在的心理生理問題,進一步提高幼兒游戲教學的針對性,強化對于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深度,進而提高觀察幼兒游戲行為的有效性。
三、自主游戲行為的觀察策略
自主游戲教學對于幼兒來講,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合作的方式,在雙方交換意見想法的基礎上,一起出謀劃策。選擇幼兒樂于接受的方式,糾正幼兒在各個游戲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后促使幼兒在游戲行為觀察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對于幼師在游戲教學開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使得自主游戲教學進展遇阻。幼師通過系統地了解和研究之后,發現了一些頗為有效的策略來應對:第一,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掌控全局,適時介入。第三,協助練習,解決幼兒尚存問題。
針對自主游戲行為出現的問題,幼師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整。首先,針對幼兒在并排走游戲環節出現的協調協調能力和配合方面的問題,幼師需要與家長一起為幼兒做心理輔導工作,讓幼兒樹立信心,然后開始合理單項練習,多讓幼兒在集體中練習。在幼兒出現問題,通過說話的方式,讓幼兒及時調整。通過自主游戲環節,對于幼師介入游戲環節,一般都是在不得已情況下介入,或者是為了解決幼兒的疑惑介入,但是時機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則會影響游戲進度。其次,對于幼兒在四散跑環節,當幼兒通過口令的方式無法糾正的時候,幼師可以讓幼兒單獨練習,同時需要給予語言鼓勵,爭取讓幼兒樹立自信心。最后,是在立定跳遠游俠環節,當幼兒通過自己無法調整的情況下,幼師可以以自己作為榜樣,帶動幼兒進行同步練習,讓幼兒可以通過模仿和學習自己來完成對于立定跳遠游戲動作發展的練習。幼師在觀察期間做一些真實客觀的記錄對于觀察幼兒游戲行為十分重要,幼師要勤于反思自己的游戲行為觀察的不足之處,還經常調節觀察方式,對于幼兒的游戲動作發展觀察指導會十分有利。
綜上所述,研究幼兒的游戲行為對于大班動作發展之幼兒行為的觀察與指導具有典型的指導意義。在幼兒游戲動作發展研究過程當中,首先要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其次是要把握好幼師介入的時機,最后需要有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法。幼師在進行幼兒游戲行為觀察時,需要綜合考量各方因素,才能在一次次游戲發展觀察的過程當中逐步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袁鑫,王麗巖,王麗靜,劉歡.沈陽7~8歲兒童大肌肉群動作發展與動作能力感知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05):738-741.
[2]張穎,蔡國梁,趙晨瓊,王春曉,王丹丹.基于人類動作發展視角的幼兒動作發展規律研究進展[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02):37-39+52.
[3]呂海寧.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與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8(20):25-26.A9B9B084-9982-44CE-8A5D-697F2C6E20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