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嗣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康復治療介入時機對腦梗死后偏癱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收的腦梗死后偏癱患者100例,分成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使用晚期介入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早期介入康復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評分和生活活動能力。結果:在經過不同時期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活動能力高于對照組,在治療第4周和第6周時,觀察組患者的運動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其結果是p<0.05。結論:使用早期康復治療腦梗死后偏癱患者具有明顯的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能力,其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康復治療;介入時機;偏癱
前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生活節奏與壓力也越來越大,腦梗死疾病屬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與發病率高,且病情發展迅速,在經過有效的治療后,腦梗死患者能夠存活下來,但是會有一些后遺癥,最主要的后遺癥是偏癱,這些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疾病的恢復和生活質量。有專家表明,存在傳統的治療手段后使用科學的康復訓練可以改善患者的后遺癥,但是在臨床上選擇合適的時間介入患者的康復訓練尤其重要[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使用最佳的時間介入治療進行分析,其結果顯示為早期介入治療更適合腦梗死后偏癱患者,現將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從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收的腦梗死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將所有對象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使用不同時間介入治療,研究應該取得家屬同意。所有患者男女比例是54:46例,年齡在40~75歲之間,其平均值為(56.71±8.05)歲,病程平均值在(7.71±2.98)天。以上患者資料,其結果p>0.05.
1.2方法
在進行對比之前,對兩組患者使用內科對癥治療的方式,其治療內容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內部循環和改善神經營養的藥物,并對患者進行腦功能能力的評估,根據結果來制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并實施。
對照組患者使用晚期介入治療方式,給予患者使用傳統內科治療手段從30天后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早期介入治療方式,給予患者在進行傳統內科治療手段14天內進行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主要內容是以下六個方面,①對患者運動功能進行康復治療,根據患者自身恢復情況進行對運動訓練,其訓練內容是體位治療、促進性運動訓練、抑制痙攣訓練、肢體負重訓練、軀干控制訓練、協調肢體訓練。②使用超聲波和磁刺激儀對患者進行肢體和神經刺激和腦部進行治療,使用的超聲波是多功能超聲,對患者的心腦血管進行治療,使用磁刺激儀用來刺激患者的肢體,用法是使用重復不同頻率對患者經顱磁的刺激。③使用中醫療法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使用針灸、推拿等中醫對患者的運動功能區進行治療。④輔佐康復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合患者輔助工具來改變患者的自理能力,使用部位是患者健康的肢體或是有部分運動功能的肢體。⑤對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復治療,使用簡單的訓練手段對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改善,來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運動神經和反射能力。日?;顒悠鋬热菔撬⒀馈⑾茨?、吃飯等。⑥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康復,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康復的信心,加快恢復進程[2]。
上述康復內容需要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康復治療使用時間為每天需進行一次,一次20分鐘左右,10天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與運動功能的評分,使用改良版的Barthel指數來評估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使用運動功能評分表對患者進行運動功能的評估。
1.4 統計學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軟件是SPSS 19.0,將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檢驗值是t,結果顯示是P<0.05,證明明文中數據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活動能力經過對比發現沒有統計學意義,兩組不同的時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都有所提高,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高于對照組,其結果P<0.05。如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運動功能評分沒有統計學意義,經過不同的時間介入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都有所提高,第二周觀察組運動評分小于對照組,第四周與第六周觀察組患者的運動能力評分要高于對照組,結果為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在腦梗死疾病中,,死亡率是較高的,還是有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活下來,但是患者會有一定的身體缺陷,臨床癥狀是永久性運動功能損傷,有研究表明,康復訓練可以減少患者腦梗死的面積,促進患者的神經側支循環與患者的運動功能,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和時期不僅是對腦梗死后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活動能力恢復有著明顯效果,還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家庭壓力有所改善[3]。本次研究中,在治療前期,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沒有統計學意義,在不同時期的康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能力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平評分和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結果是p<0.05.
總的來看,對腦梗死后患者使用早期康復介入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其優點適合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韋玉魯.康復治療介入時機對腦梗死偏癱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8):2112-2114.
[2]高明巖.不同時機康復治療與腦梗死后偏癱病人康復效果之間關系的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20):3287-3288.
[3]劉衛霞,賈秀賢.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治療介入時機的選擇[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