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莎
摘要:目的 不同護理方法對新生兒臍部殘端的影響。方法 我院于2017.1月-2018.1月間收治的165例經剖宮產出生的新生兒,根據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3組,A組55例采用中藥敷臍法、B組55例采用包扎法、C組采用暴露法,評價3組新生兒臍部殘端脫落時間與家長滿意度。結果 A組新生兒臍部殘端脫落時間≦3d占比明顯高于B組與C組,≥7d占比最低,P<0.05。A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18%,高于B組90.91%、C組83.64%,P<0.05。結論 相較于包扎法與暴露法,采用中藥敷臍法對新生兒臍部殘端護理可縮短殘端脫落用時,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新生兒;臍部;中藥敷臍法
胎兒在宮內生長發育過程中臍帶發揮重要作用,是維持胎兒與胎盤之間的連系結構,形如繩索,包含一支臍靜脈與一對臍動脈,主要連接胎盤后與母體血液進行物質交換,支持胎兒發育的需求[1-2]。新生兒出生后需剪斷臍帶,剪斷后一般情況下臍帶愈合時間多為一周,但新生兒免疫力低下、機體防御功能不全,如出生后臍部護理工作不當即可能增加臍部感染風險,因此積極護理臍部殘端,促進殘端愈合脫落是降低臍部感染風險的重要步驟[3]。文章納入我院于2017.1月-2018.1月間收治的165例經剖宮產出生的新生兒,分析不同護理方法對新生兒臍部殘端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7.1月-2018.1月間收治的165例經剖宮產出生的新生兒,根據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A、B、C3組各55例,A組:男39例、女16例;B組:男37例、女18例;C組:男38例、女17例;3組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納入3組新生兒家長各55例,年齡范圍在23-32歲,平均為(26.8±2.1)歲。所有參與本項實驗研究的受試者或家屬均在獲悉操作程序和潛在的不適和風險后提供了知情同意書;均為足月單胎新生兒;均為出生后健康新生兒。
1.2方法
3組新生兒出生后均給予常規臍部護理,早期按需哺乳,每日進行一次新生兒洗浴工作,清潔全身皮膚,護士為新生兒提供每一項護理操作前均需嚴格洗手,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勤換紙尿褲,避免臍部潮濕,及時查看臍部與臍周皮膚表現,觀察殘端變化,早期發現感染征象及時干預。
A組采取中藥敷臍法:斷臍后常規使用酒精消毒臍部殘端,待干后將中藥(復方枯礬散:枯礬30g、龍骨10g、黃柏10g、甘草10g、茵陳10g;研磨成粉后)放入敷臍帶中,將中藥內芯對應臍部包裹后固定;每日沐浴后更換中藥包,持續5d。
B組:常規消毒后使用基本護臍帶完成包扎,每日更換1次,持續5d。
C組:常規消毒后持續暴露臍部。
1.3觀察指標
科室自行設計滿意度評價表,觀察項目包括新生兒喂養、皮膚、睡眠;每項分滿意、一般、不滿意3種選擇,將結果轉化為百分率計算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評估3組新生兒臍部殘端脫落時間
A組新生兒臍部殘端脫落時間≦3d占比明顯高于B組與C組,≥7d占比最低,P<0.05;見表1。
2.2評估3組新生兒滿意度評價
A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高于B組、C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斷臍后臍部殘端成為具有開放性特點的創口,臍帶殘端自然脫落時間一般在一周以內,而在殘端愈合期間多伴有分泌物,如未及時清理可能滋生厭氧菌,增加臍部感染風險,因此積極采取臍部護理干預,以促進殘端早期脫落愈合是新生兒護理的重要措施[4]。
文章研究結果表明A組新生兒臍部殘端脫落時間≦3d占比明顯高于B組與C組,≥7d占比最低,P<0.05。A組新生兒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18%,高于B組90.91%、C組83.64%,P<0.05;分析原因發現,中藥敷臍法是中醫特色方法之一,是結合藥物與穴位作用于一體,相較于口服給藥安全性更高、藥效穩定,臍部屬神闕穴任脈,與督脈、沖脈共同調節五臟六腑,敷臍后藥物滲透性較強,可迅速進入血液,通達全身,研究中采用復方枯礬散組方,方中包括黃柏、甘草、茵陳、枯礬等,多藥聯合后具有止癢、燥濕、收斂防腐的效果[5]。B組與C組采用包扎法與暴露法,其中包扎法護理過程中可能影響臍部水分揮發速度,增加局部滲血風險,影響臍部殘端愈合;暴露法護理過程中可能因環境、護士手衛生等因素而影響臍部殘端愈合[6]。
綜上所述,相較于包扎法與暴露法,采用中藥敷臍法對新生兒臍部殘端護理可縮短殘端脫落用時,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郁蔥,黃欣茵.清潔暴露法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2):3504-3506.
[2]劉玲伶.不同護理方法對新生兒臍部殘端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7):138-139.
[3]徐愛霞,郭允娟.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觀察與護理[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9(1):20-21.
[4]馮婷花,梁婷婷,譚彩云等.綜合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臍帶殘端處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7):121-122.
[5]張俊燕.綜合護理在60例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2):187-188.
[6]端木艷艷,劉彥彥,洪黎等.優質服務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40(4):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