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鳳

摘要:目的:分析對于老年人心絞痛患者開展循證護理對于提高其醫囑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治療期間僅開展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循證護理。結果:觀察組的總體康復有效率為97.62%,對照組為82.50%(P<0.05);觀察組的醫囑依從率為95.24%,對照組為85.00%(P<0.05)。結論:針對老年人心絞痛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有助于提高其醫囑依從性并改善康復效果。
關鍵詞:心絞痛;循證護理;老年患者;依從性;康復
心絞痛的高發人群為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深,心絞痛患病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該疾病的病因機制在于冠脈硬化后導致動脈產生供血不足,進而表現出心肌缺血及缺氧,最終誘發患者心前區疼痛癥狀[1]。為了改善患者臨床療效并促進其康復,需要配合科學高效的臨床護理。本文旨在分析運用循證護理對于提升老年人心絞痛患者護理效果的臨床價值。
1資料及方法
1.1常規資料
抽取院內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1月的82例心絞痛老年病人,以數字法隨機分組。觀察組:42例,男女性別比為24/18,年齡區間處于62~86歲,均值(70.6±1.3)歲,病程4個月~6年,病程均值(2.2±0.4)年。對照組:40例,男女性別比為21/19,年齡區間處于60~87歲,均值(71.2±0.9)歲,病程3個月~6年,病程均值(2.3±0.3)年。兩組線性資料比較,P均>0.05。
1.2方法
對照組老年患者于治療期間僅開展常規護理,即加強常規用藥指導,并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同時給予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循證護理,措施如下:(1)護理前準備:由科室護士長負責組織全科室的護士,并依據護士職稱和臨床工作經驗等對其工作職責進行具體劃分,并對老年人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全面收集,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和是否存在合并癥等情況;(2)詢問問題的提出:需要結合老年患者病情特征和疾病嚴重程度等,為其制訂具有個體化的臨床護理方案,同時提出護理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明確護理主題,包括有效提升老年人的醫囑依從性以及提升康復效果;(3)護理內容制定: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及患者病例和現階段最新的臨床科研論著等,對于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提供理論基礎,同時結合老年患者的病情具體開展臨床護理工作;(4)心理護理: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對于臨床護理的具體措施進行集體討論,主要內容有心理護理。需要增加與老年人間的良好溝通,拉近與老年人的心理距離,對其負性情緒進行疏導,并盡快幫助其樹立康復信心,改善其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而提高老年人的臨床配合度和醫囑依從性。(5)強化基礎護理:為老年人營造溫馨舒適的療養環境,對病房內溫度及濕度等進行合理控制,通過開窗通風來維持室內空氣清新和流通。同時需加強老年人生命體征的監測,若發現存在體溫、脈搏及血壓等指標異常時,需要立即上報醫生并進行協助。(6)服藥護理:針對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記憶力衰退情況,需要強化用藥指導,可采取手機短信提示或者以表格形式粘貼于病室內等方式來提醒老年人嚴格按時按量服藥,并且需要密切觀察服藥過程中的異常情況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產生。(7)營養調配:在生活方面需要為老年人制定科學適宜的日常食譜,確保每日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在飲食過程中堅持低熱量、低鹽、低脂以及高維生素的飲食原則,確保機體的充足營養。同時治療期間禁食生冷刺激的辛辣食品,確保良好的睡眠注重勞逸結合,促使老年人逐步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8)護理效果評估: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臨床護理效果予以綜合評估,對于出現的相關護理問題需要重點討論,同時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1.3評價標準
(1)對兩組老年患者康復效果予以評估,分為顯效:即心絞痛癥狀全部消失,或者其發作次數與護理干預前相比減少>80%;有效:即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明顯下降,且減少幅度達50~80%;無效:及心絞痛的發作頻次未改善。(2)對比兩組患者的醫囑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即能夠嚴格根據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同時可遵醫囑保持科學飲食與休息,并能夠按時回院復查;部分依從:即能夠基本上根據醫囑進行服藥,且進食情況基本規律;不依從:患者未嚴格遵醫囑服藥,同時未能按時回院復查,無法保證良好的睡眠及休息,常進食缺乏規律性。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描述,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康復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總體康復有效率為97.62%,對照組為82.50%(P<0.05)。
2.2兩組醫囑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的醫囑依從率為95.24%,對照組為85.00%(P<0.05)。
3討論
心絞痛患者患病后若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容易誘發患者心肌梗死甚至死亡,該疾病對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均產生嚴重影響,為了提升患者療效并降低其死亡率,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循證護理旨在通過運用科學的循證依據,并結合相關臨床護理干預經驗,能夠更好的為患者制定具有個體化的臨床護理方案,結合影響其生理及心理的不良因素給予針對性護理[2]-[4]。從本次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的醫囑依從性和康復效果均好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運用循證護理在老年人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中臨床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人心絞痛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有助于提高其醫囑依從性并改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莫麗燕.循證護理對心絞痛疾病老年患者醫囑依從性和康復效果的影響探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9):101-102.
[2]雷云婷.循證護理對老年心絞痛患者醫囑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影響效果[J].母嬰世界,2018,19(15):253.
[3]潘曉,朱燕,郭榮榮.藥物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老年患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9,6(11):194.
[4]秦艷.老年心絞痛患者的循證護理方式及對康復影響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5):157.D498D58D-9934-4195-8966-D0B98489D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