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8月底前,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紛紛披露中期業績,A股5家上市險企2019年“中考”成績單全部亮相。得益于踩準權益市場的投資時機及降稅的雙重利好,5家上市險企的凈利潤大幅增長。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775億元,按天計算日賺9.8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0.5%。
凈利潤同比大增
整體來看,中國平安凈利潤位列A股五大上市險企之首。
《理財》雜志記者從上市險企半年報獲悉,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凈利潤達976.76億元,同比上升68.1%。中國人壽凈利潤達375.99億元,同比增長128.9%。中國太保凈利潤達161.83億元,同比增長96%。中國人保凈利潤達155.17億元,同比增長55.4%。新華保險凈利潤達105.45億元,同比增長81.8%。
從上半年盈利狀況看,5家A股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775.2億元,上半年日賺9.8億元,同比大增80.5%。
對于中期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中國人壽表示,主要受投資收益以及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其中在投資收益方面,自2018年年底以來,公司在既定戰略資產配置策略安排下,及時布局,主動操作,疊加2019年上半年境內股票市場大幅上漲影響,公司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人保集團董事長繆建民表示,上半年取得良好業績有三點原因:一是集團整體發展質量提高,各板塊發展更加均衡;二是上半年投資收益良好;三是因為稅收政策調整,人保集團以財險為主,財險行業手續費稅前抵扣由15%提高到18%,稅收政策調整對今年合并報表貢獻利潤約47億元。
受益A股,投資收益率上漲
受益于上半年權益市場收益大幅增長及固收類資產收益穩定增長等因素,5家上市險企的投資收益率表現均不錯。
《理財》雜志記者從上市險企半年報獲悉,2019年上半年,平安保險年化凈投資收益率4.5%,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5%,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中國人壽上半年總投資收益率為5.77%,較2018年同期上升199個基點。中國太保實現年化凈值增長率5.9%,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8%,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年化凈投資收益率4.6%,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中國人保集團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4%,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5.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新華保險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5%,年化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7%。
解析投資收益回暖的原因,不難發現,上半年各上市險企均增加了股票等權益類投資資產的配置。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的權益投資配置均有提升,如中國人壽的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分別由2018年年底的9.03%提升至10.78%;中國平安對股票和權益型基金合計占比由2018年年末的9.9%增長至11%;中國太保股票和權益型基金占比7.4%,較上年年末提升1.8個百分點。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上半年險資的投資回報率較高,主要和上半年A股市場大幅反彈有關。年初時市場估值較低,處于歷史大底的位置,險資明顯增加了股票的投資量,而隨著上證指數回升到3000點之上,險資的投資回報就出現明顯回升。
不過,在下半年,險資收益或將走低,一位保險公司資管人士直言,“預計下半年投資收益會有一個均值回歸的過程,整體要低于上半年。影響險資投資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資產戰略配置比例、資產戰術配置比例、各子類資產超額收益情況”。
非車險業務異軍突起
從上市險企財險板塊來看,今年上半年車險業務增長乏力,而非車險業務增長迅猛。
一般而言,財險公司的非車險業務是指除了車輛保險業務外的所有業務,具體包括企財險、家財險、工程險、責任險、信用險、保證險、船貨險、農險、特險、意外健康險、社保類業務等。
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的車險保費分別為1274.87億元、923.38億元、461.33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4.1%、9%、5.2%。其中,人保財險和太保財險非車險業務增長迅猛。
從人保財險來看,上半年人保財險非車險與車險保費占比近乎平分秋色,其中車險占比54%,非車險占比46%。具體來看,非車險方面的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險、信用保證險、企業財產險、貨運險保費收入分別為409.37億元、220.31億元、156.45億元、104.37億元、93.88億元、21.4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41%、18%、32.5%、115.3%、13.1%、2.7%。且在眾多非車險業務中,僅有意外健康險出現承保虧損,其余均實現承保盈利。
對此,人保集團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謝一群表示,非車險業務占比提升的趨勢會隨著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車險業務方面,由于新車銷售量下降,其業務量有所下降,而非車險領域發展空間非常大。
銀保渠道“縮水”
從渠道來看,銀保渠道的昔日風光已然不再,而在《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印發后,部分險企的業務發展放緩或將延續。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的銀保渠道總保費為473.57億元,同比下降15.4%;人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61.89億元,同比下降15.4%。
對于銀保渠道保費下滑的原因,某人身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一方面與險企主動調整保費結構,壓縮銀保渠道、發展個險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保險業調整產品期限結構,加大中長期保障型產品有關。
銀保渠道保費的下滑從側面反映出各險企轉型成效,各上市險企的個險渠道位置進一步鞏固,長期期交保費增速顯著的同時,躉繳保費占比進一步降低。
壽險人力PK
作為壽險公司的生命線,壽險代理人隊伍的數量會直接決定貢獻的規模保費。
目前國內保險營銷員超過800萬人,上市5險企的壽險代理人數量就占一半,共計460萬人。其中,中國人壽、新華人壽的銷售隊伍持續上升,平安人壽的銷售隊伍有所下降。
《理財》雜志記者從上市險企半年報獲悉,2019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銷售隊伍達189萬人,同比增長7.1%。
平安人壽代理人數量為128.6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9.3%。人保壽險營銷員數量為25.06萬人。太保壽險代理人隊伍月均人力79.6萬人,同比有所下降。新華保險個險渠道,規模人力達到38.6萬人,同比增長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