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會強
這是發生在扶貧現場令人難忘的一幕。到底怎么回事?
原來谷老漢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就他和兒子兩口人,他今年已75歲,腰幾乎彎成90度,兒子50多歲,先天性下肢重度殘疾,不能行走,家庭無勞動力,生活全靠低保金過日子。因為重度肢殘,兒子天生自卑,脾氣暴躁,不愿與人溝通,對人有排斥心理,對村干部極度不信任,動不動就揚言要去北京上訪告狀。
2017年5月,縣審計局開始幫扶該村,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按照“一戶一策,精準施策”的原則,對谷老漢家確定了“以禮相待,真心溝通,贏得信任;宣傳政策,落實措施,增加收入,幫助脫貧”的精準扶貧思路,并要求幫扶責任人堅持“把貧困戶當親戚來看待,把貧困戶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來辦理”,開啟了“政策落實+感情投入”的幫扶模式。局領導帶領幫扶人隔三差五來家里看望問候。每次見到谷家兒子,局長都主動彎下腰來同他握手問好,甚至坐在地上跟他拉家常,讓他認識到身殘雖然不幸,但黨和政府一直都在給予其關懷照顧,做人應該有感恩之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隨著家訪和交流次數的增多,谷家兒子終于打開了心結,走出了心理陰影。考慮到他個人的身體和年齡等實際情況,該局又多方奔走,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當年就為他協調辦理了特困供養手續,年補貼收入一下子增加了2000多元,還為其申請了每月320元的特困供養人員護理補貼,解決了照料費用問題。2018年,根據他家無自我發展能力的狀況,為其辦理了企業帶貧手續,幫助其申請了“無抵押、無擔保、基本利率、財政貼息”的小額扶貧貸款3萬元,然后入股帶貧企業,當年穩得收益3000元;還幫其申請了光伏扶貧,每年取得收益1000元。這幾項收入進賬,他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觀。谷家兒子感激地說:“以前我也多次申請過扶貧貸款,可從來沒有批下來過!你們幫我申請了貸款,還讓我不操心不費力,每年坐收3000元的穩定收入,你們扶危濟困,落實政策不含糊,真是習總書記的好干部!以后這狀我再也不告了!”
在兩年多的幫扶過程中,該局幫扶人每周幾次到谷老漢家里來看望,跟蹤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查看飲食起居,詢問衣食寒暖,還舍得花時間陪谷老漢聊天,叮囑他注意身體,甚至動手幫他打掃庭院,整理家務。春節前夕,還帶著米面油來慰問。聽說他因行動不便沒有及時前去進行資格認證而影響到養老金的按時發放,幾個幫扶責任人專門下載了手機APP,幫他足不出戶完成資格認證,還跑到縣人社局有關部門詢問養老金如何補發的事情;聽說他降血壓藥未能及時領取,幫扶人員又跑到村衛生室去詢問相關情況,敦促藥物按時發放……
在幫扶人看來,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理所應當的小事,但谷老漢卻逢人便說,如數家珍,記憶猶新,直夸他們是共產黨的好干部,貧困戶的貼心人。
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谷老漢激情贈詩的那一幕。谷老漢動情地說:“共產黨的政策好,黨和政府關心我們貧窮人,恁審計局的干部們也經常來落實政策,看望照顧俺,及時幫俺解決困難,俺給你們寫這首詩,表表心意!”劉望喜接過來一看,一張A3紙大小的黃色包裝用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左邊是感謝共產黨和感謝習總書記的話,右邊是感謝審計局及幫扶責任人的話。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感動和滿滿的幸福之中,不約而同地讀了起來。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這獎那獎不如老百姓夸獎!谷老漢只有小學文化程度,認得一些字,但平時很少動筆寫字,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如春風化雨,滋潤了他的心田,撥動了他的心弦,使他喜不自勝地提筆寫詩。嚴格說來,他的詩連自由詩都算不上,有些語句也不那么通順,甚至里面還有白字,但一字一句都洋溢著貧困群眾對黨和政府最純真、最質樸的感激之情。(作者單位:汝陽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