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強
摘?要:本文針對山區公路復雜地質條件勘察進行分析,點明不同構筑物的地質勘察重點與不同勘察方法的應用,主要有高路堤、高邊坡情況與深路塹、高邊坡情況兩種。并分析了山區公路地質勘察中的常見問題例如山區公路選線問題、對于環境的破壞問題、勘察水平較低和勘察標準不完善的問題,并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本文的論述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山區公路地質勘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
關鍵詞:山區公路;地質勘察;復雜地質
一、山區公路地質勘察主要方法選擇
常用的山區公路地質勘察方法有兩種:(1)宏觀控制;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遙感系統實現從宏觀上了解施工區域的主要地況,這種方法簡單高效,對于大型地質災害能夠輕松識別。同時結合該區域的地質情況資料,能夠掌握該地區的主要地質災害。(2)微觀分析;該方法主要是采用鉆探、取樣、原位測試等方式對地質條件進行微觀分析。該方法能夠對線路關鍵點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準確判斷地質影響。但是工作量比較大,分析過程相對比較復雜。
二、山區公路不同構筑物的地質勘察重點與方法應用
(一)高路堤、高邊坡的勘察重點與方法應用
高路堤主要會發生的危害有滑移、沉降與路基的破壞等。故對于高路堤路基的勘察要檢驗路基是否具有合格的承載能力與抗滑能力??辈熘幸鞔_路基基底土層受力時的力學性質,明確基底是否存在軟土層以及其他軟弱結構,并勘察明這些軟弱面的產狀與力學性質,為今后驗證路基穩定性提供數據支持。
對于勘察方法,大多數是進行鉆探或進行原位測試。鉆探對于巖芯的采取率與取樣的質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原位測試是在巖土原來所處的位置上或基本上在原位狀態和應力條件下對巖土性質進行的測試。常用的原位測試方法有: 載荷試驗、靜力觸探試驗、旁壓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及其他現場試驗。在有軟弱結構面存在的地方需要在勘察鉆孔所在剖面上進行原位測試,通過試驗對土層進行劃分并比較不同圖層的力學特性。
(二)深路塹、高邊坡勘察重點與方法應用
對于深路塹與高邊坡情況,在勘察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不同組成的巖土體勘察重點有所區別。(1)對于土層邊坡的勘察,需要勘察土層的粘聚力與內摩擦角的相關情況,那些具有易軟化崩解的特殊條件土層,需要明確飽和抗剪條件下的粘聚力與內摩擦角。(2)巖質邊坡的勘察中,需要明確巖層的坡向與巖層傾向的關系,明確是否具有軟弱帶與軟弱夾層,并采取相關計算得到邊坡的穩定情況。(3)實際勘察中也存在土巖混合邊坡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需要針對不同的厚度進行不同的勘察。
勘察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方法有:(1)地質調繪:確定邊坡是否位于大的滑坡體上,邊坡巖層產狀與傾向等地質情況。(2)鉆探:垂直邊坡設置鉆探剖面線,干鉆進入取到有價值的樣品,對于含有軟弱夾層的土巖層,需要雙管鉆進或多重管鉆進來確保取芯的代表性。(3)物探:通常是采用瞬態面波法得到邊坡巖土層的瑞雷波波速,通過波速得到邊坡巖土層的內部空間劃分規律。
三、山區公路復雜地質條件地質勘察常見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一)山區公路選線問題
山區公路建設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確定公路的線路走向。線路的選擇需要綜合不同方面的因素,才能確保線路的選擇滿足公路的建設要求。在地質勘察中,線路的選擇與勘察結果不相符合是公路建設勘察中的主要問題,該類問題的發生將影響后期公路建設的質量,拖延工程進度,從而影響整個施工過程。所以,為防范此類問題的發生,相關技術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實施操作,落實勘察工作施工細節,來確保公路選線的合理與最優。為后期施工帶來便利、保證施工質量。
線路選擇過程中,應充分考量環境、經濟與地質條件在內的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優先選擇線性線路。對路線需要經過的區域進行地質調查,包括水文地質調查與工程地質調查。如遇不良的地質環境條件,需要采取避讓、繞過等不同的方案進行解決。注意沿線的礦產資源等的調查,研究確定它們是否會與公路相互影響。
(二)沿河線設計問題
山區公路地質勘察中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沿河線設計問題。出現這種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會對施工造成嚴重影響。過去為了減少地質勘探任務、簡化工程設計,山區公路一般采取沿河線。但是這種設計就導致線路繁復,地質情況復雜,嚴重者可能威脅工程質量與安全,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近年來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對于山區公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山區公路的簡捷性與安全性是未來山區公路設計的重點。所以打破沿河線設計是一大趨勢。對于線路的地質狀況進行嚴格勘察,對于重要數據進行反復核算,選取最優方案,處理好沿河線設計問題,保證施工安全與穩定性。
(三)生態環境問題
近年來,各項工程建設都應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公路業的發展與運營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山區公路建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包括:不合理選線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防護措施不到位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公路建設破壞自然風光、棄土、棄渣破壞當地水文地質等。
針對以上問題,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協調好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首先,加強線路方案的綜合對比,對于方案的資源占用情況與環境破壞情況進行量化,選擇有利于環境的方案。其次,做好施工范圍內棄土的收集與利用,及時恢復臨時用地的植被,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加強對復合材料的回收與循環利用,保證資源的合理分配,不浪費資源。
(四)山區公路勘察技術水平低、標準選擇不合理的問題
山區公路勘察過程中,勘察水平較低,勘察設計與方法選擇較為單一,勘察方案與當地的地質條件不符。技術方案的選擇通常存在不合理現象,不遵循科學的理念,導致方案的落實與實施存在問題,困難重重??辈烊藛T整體水平較低,對于相關標準不能做到合理準確運用,影響勘察效果。當前隨著公路業的發展,如何合理確定勘察技術標準對于公路建設勘察的促進具有重要意義。針對不同的山區公路勘察設計提出不同的技術指標,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針對這一問題,需要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不同的勘察方式,有效保障山區公路地質勘察的合理與有效性。主要體現在(1)結合道路特性選擇合理的勘察方式。(2)在勘察的不同階段選用不同的勘察方式。山區地形復雜多樣,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加強對當地地質環境的了解,并以此研究選擇出最適合的勘察方式。并隨著勘察工作的深入,及時調整思路,更換方案,從而提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另外,重視技術指標的選取。勘察人員應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從工程實際出發,根據路段設計時速、沿線的地質條件等合理選取勘察技術標準,確定路線平縱面、視距、超高、加寬等主要控制指標。然后結合不同的控制指標與各部分的功能,綜合確定路基寬度與斷面組成等各部分數據。
四、結語
地質勘察是山區公路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對山區公路勘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綜合本文的分析,公路地質勘察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山區公路選線問題、對于環境的破壞問題、地質勘察標準不完善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地質勘察水平的發展。所以為保證山區公路建設的效率與安全性,提高地質勘察水平勢在必行。我們應該在工程實際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以此有效幫助我國公路建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鵬.山區公路勘察設計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09):71+73.
[2]趙夢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中常見問題對策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5):224-225.
[3]葛義林.淺析地質工程勘察技術與應用[J].價值工程,2018,37(21):213-214.
[4]魏敏志.淺談丘陵山區高速公路不同構筑物的地質勘察重點及勘察方法的綜合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18,30(06):8-9.
[5]羅軍玲.山區公路勘察設計分析[J].中國公路,2018(02):114.
[6]王軍偉.山區公路復雜地質條件地質勘察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8,14(01):177-178.
[7]蘇瀧.山區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問題研究[J].科技風,2017(20):95.